立誓不嫁自谋独立 少小出洋年老返乡
1月21日,广东顺德。93岁的自梳女黄齐欢和其他13名姑太终于恢复中国国籍。
这些曾经的南洋妈姐多数生于上世纪初,健在者年龄介于80岁至逾百岁。当初,她们有相似的“自梳”动机,有同样“过番”赚钱养家的使命,晚年遭遇却不尽相同。但落叶归根始终是她们内心深处不变的信念。目前仍在广东生活的妈姐,是中国最后的一批自梳女。
■自梳女
清末,广东未婚女子都梳有一根长辫子,结婚时才挽成髻。自梳女是指那些决心不嫁的女子自行将头发盘起,当地人一般称她们为姑太或姑婆,在南洋当住家工的自梳女也被称为妈姐。
自梳女产生于清朝后期,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获得经济独立,她们渴望自由的同时也被工作所束缚,情愿终身不嫁。番禺、南海、肇庆、东莞等地的自梳女情况也与顺德相仿。
自辛亥革命的发生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封建制度和习俗彻底破除后,自梳这风俗已经式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的自梳女不再出现。目前广东仅剩的几十名自梳女,是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
燕姑太带大李光耀儿女
经典个案
在顺德留洋自梳女中,职业生涯最为辉煌的是今年94岁的欧阳焕燕。18岁时,燕姑太随表姐到新加坡,她的两位双胞胎姐姐欧阳焕容、欧阳焕菘也先后自梳出洋。
“我们离家,母亲就当是少生了一个女儿……”燕姑太说,尽管远离家乡,一开始诸多不便,但她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妈姐职业,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一开始,我在著名华侨陈嘉庚家里干活,一直工作了9年,因为日军侵略新加坡,陈家回重庆,就想带我一起走,但我大姐没有同意。”欧阳焕燕回忆说,当陈家重新回到新加坡时,自己已经在后来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家当工人。
“李家小姐李玮玲是我一手带大的,我和他们家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燕姑太告诉记者,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从牙牙学语到出国留学这段时期,她一直在李家工作。如今,在她家里,还藏有大量与李家有关的相片。几年前,深圳一位学者希望探访欧阳焕燕做研究访谈,怕贸然上门被拒绝,还趁着见到李显龙,请求其亲笔写了引荐信。
她前后在李家工作了40几年。1986年,年近70的欧阳焕燕决定和姐姐回家探亲,李光耀夫人柯玉芝不舍得,挽留她再干几年,“我原本打算呆一阵子后就回新加坡,没想到姐姐回乡后一直生病,就一直拖着。”之后李玮玲还连续写了几封信问她什么时候返程,欧阳焕燕思虑再三,回信说“年纪已大不想出国了,请重新请人吧”。
现在,燕姑太的生活平静安详。
每天早上六七时,燕姑太准点起床,晚上会看电视到9时多,除非下雨,她都会坚持到市场买菜。有空的时候,她便在巷口散步,甩甩手锻炼身体。在每天的某几个固定时刻,她点燃香烛,敬拜神明。
年轻时回乡被全村人围观的风光归侨姑太,现在成为需要侄子照顾的老人,因为恢复国籍,她们的生活也比以前有保障。燕姑太每月能拿到村集体经济的分红,有500元,还有200元高龄补贴和100元新农保。据介绍,困难归侨每月还有100元—300元的补贴。
2月18日下午3时,记者走进顺德均安镇沙头村的冰玉堂,4位姑太正在热火朝天打“天九”。
“我不是外国人了。”93岁的自梳女黄齐欢一边招呼记者,一边利索地掏出从新加坡寄来的白咖啡,撕开包装,倒入开水,很快空气中就弥漫着咖啡的香味。
这位孤寂的老人终于和姐妹们圆了入籍梦。
黄齐欢12岁时就跟着堂姐到香港,两年后坐船到新加坡,直到14年后才第一次回老家,随后再次“过番”,在新加坡度过了70余年。
黄齐欢背后是一个曾经声势浩大、特立独行的女子群像。100多年前,广东顺德、番禺等地就有女子远渡重洋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打工,后来多数人加入了当地国籍,其中的许多人便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自梳女群体。
据现有资料显示,在1886年至1934年间赴新加坡的自梳女,仅顺德均安沙头村就有500多人。
立领斜襟白衣,黑色宽松长裤,一头黑发打成髻,干净利落——— 这是欧阳焕燕家里珍藏旧相片中,昔日妈姐自梳女的形象。据说当年在南洋,这些豆蔻年华的女孩聪敏勤快,奉行独身,很快获得青睐,成为家政行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