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美术馆免费大妈挎菜篮进 参观者把休息椅当床躺

2011年03月17日 09:4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美术馆自3月2日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截至昨天已半个月。随着人流的增多,个别参观者不文明的观展行为成为一道特有的“风景”,这道“风景”显得特别扎眼。

  “请勿喧哗、追逐、打闹”,“展厅内禁止吸烟、吃东西、喝饮料”,“爱护展品和建筑设备”,“未经许可不得摄录、临摹展品”,中国美术馆观众入场券上写着“参观须知”。

  不仅如此,经过安检后,入口处立着一块半人高的牌子,上面的《参观须知》更完整,包括“参观时请与展品保持一定距离”、 “言行要文明”等内容,并有英文翻译。但记者注意到,鲜有参观者在门口驻足阅读完整版“参观须知”。

  9号展厅正在展出廖冰兄漫画展,昨天下午3时许,一位参观者竟然躺在休息座椅上打起了盹儿。工作人员走到他面前轻声道,“休息椅是为了让走累的参观者休息用的,不能用来睡觉。”这个人非常不好意思,立马起身,逃了出去。这位逃跑的曾先生说,他来自江西,以前从来未进过美术馆,不知道展厅里的椅子不能躺下,“我以为,这里的椅子和公园的一样。” 此前,在“帕米尔情缘”画展开幕式上,人流密集时,还发生了参观者为了能看见展品,将座椅踩在脚下的现象。

  一位大妈挎着菜篮子走进了展厅,她和旁边的老姐妹边走边大声招呼着:“一会儿回家,给老头子炖锅骨头汤,他就爱吃这一口。”再看不远处另一位女士,大声打着电话,和对方说得正热乎:“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呀,我可饿了啊!”

  还有几位家长结伴把孩子带到美术馆看展览,3个5岁左右的小家伙根本闲不住,咯咯大笑,你追我赶,展厅几乎成了他们的赛跑场地。家长们却没有丝毫制止的意思,依然笑容满面,分享着自家宝贝的教育经。可妈妈们也错失了一次礼仪教育的良机,也许就是几句话,能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前两天,在《复感·动观——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展厅,就在“不能触摸”标识的旁边,一位女性参观者试图越过安全线触碰一幅油画,被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了。该工作人员介绍,“触摸族”中,不听劝阻的情况也有发生。曾经有一位参观者上手摸一幅油画作品时,工作人员上前阻止,这位参观者故意以“强悍”示人,更加拼命地在画作上指指戳戳……当然,像这种情况只是极端行为。

  本报记者 路艳霞 实习生 李烨池

  专家支招

  美术馆公共教育可分龄分众

  访台湾美术馆推广组组长王婉如

  中国美术馆免费开放后,观展出现的不文明行为,令许多业内人士担忧。台湾美术馆推广组组长王婉如来京参加海峡两岸美术馆公共教育座谈会,前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说:“这些现象都很正常,台湾美术馆10年前免费开放时也一样。”她认为,参观者踏入美术馆公共教育才刚刚开始,出现这些现象更意味着公共教育的缺失。

  台湾美术馆位于台中市,占地9630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美术馆。这家美术馆刚免费的时候,有不少参观者是穿着拖鞋来的,还有的在报告厅里睡上了。王婉如说:“我们在给相关指导教师的资料夹里,都有关于观展礼仪的提示。每次教师对参观者进行指导时,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观展礼仪。”在台湾美术馆,10年公共教育的积累,终于看出明显效果了,现在几乎见不到不文明观展现象。

  而在王婉如看来,观展礼仪仅仅是公共教育的起点,公共教育的形式和主题更需要美术馆费心琢磨。她说:“台湾美术馆坚持分龄和分众的教育模式。”即公共教育分不同年龄层次进行,并根据一般观众、家庭观众、学校观众、专业观众和非专业观众等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方式的服务。

  王婉如举例说,台湾美术馆对观众实行Wi-FiPhone(语音导览设备)服务,该设备外观如同手机一样,可涵盖全馆5个展览,可以免费在服务台借用。此外,台湾美术馆将儿童公共教育作为重点,但美术馆并不仅仅针对展览或作品本身开展教育项目。美术馆设有儿童游戏区,强调动手做、阅读、说故事、欣赏等教育形式。美术馆还为儿童设立有1万多本儿童绘本的图书室,会根据绘本故事演木偶戏、皮影戏等。正是因为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孩子们从小懂得观展礼仪并越来越喜欢美术馆了。

  本报记者 路艳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