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盐用光了想买包盐,喵的排队都是买盐的!!开着私车来抢盐的!!!拉帮结队来抢盐的!!!!大箱大箱来抢盐的!!!!!”“老百姓那脆弱的小神经,又一次走上了不归路啊!东边起朵云西边雨淋淋啊!这比蝴蝶效应还来得猛啊!”
近日随着日本核泄漏恐慌在国内蔓延,老百姓中开始流传吃碘盐防辐射等谣言,抢盐囤盐风潮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屡屡上演,也在虚拟世界里引发了网友新一轮咆哮热潮。在这“无盐以对”的关头,之前风头正劲的咆哮体不但没有淹没于“谣盐”中,反而寻到了新的现实契合点,在“自伤身世”的抱怨之外,融入了对公共事务的关怀。网友发挥丰富的创造力,炮制出五花八门的咆哮文:《囤盐的孩子你伤不起!!!》、《百姓餐桌伤不起啊!》,用咆哮的方式抒发着对谣言的无奈和愤怒。
其实这种带有大量感叹号、“有木有”、“伤不起”、“啊”的咆哮体最早出现于豆瓣网,其中分贝最高的莫过于景涛同好组。因琼瑶剧演员马景涛常用夸张的姿态、亢奋的情绪咆哮出大量感叹句和反问句,而被小组成员戏谑地推举为“咆哮教主”。在申请入组时,不咆哮上一句则不能通过,而要是你的发言或回复后不跟着几个粗黑醒目的惊叹号,甚至还有被删帖的危险。
不过,半个月前将咆哮体带到公众视线中,将其演绎至登峰造极的却是一篇《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在一片“笑晕”、“笑抽”、“笑到肚子疼”的夸张评论中,此“神帖”在新浪微博上的转发量已接近5万次。博友夏茗悠感叹:受法语迫害4年啊!光数数外教就教了一学期啊!!每次翘课都被班主任抓回去说不许破坏中法友谊啊!!!像我这样的忍者神龟你们伤不起啊!!!
语言学习者的咆哮热情随即被引爆,《学德语的人你伤不起啊!!!!!!!!》、《学韩语的乃们桑不起了思密达!!!!!!》、《学尼泊尔语的你们伤不起好吗!!审麻你们不知道尼泊尔有语有木有!!》……一时间,各大小语种学习者咆哮出的惊叹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同时学习4门语言的于佳雎觉得这不过是一种娱乐方式,“学习语言多少都会遇到困难,这只是对困难的一点点调侃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德语系的冯乐乐显然没他那么乐观,“咆哮了一下,就可以继续有动力学德语了吗?还是让那些在德语门口徘徊的孩子不要学德语呢?我后来发现,貌似每个专业都有了咆哮帖。那么如此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何止语种、专业,咆哮体一路狂飙突进、势不可当,网友咆哮的范围迅速向四面八方扩展。豆瓣网甚至出现了即时更新的“‘伤不起’系列大全”,样本有数百种之多。地域、职业、生活方式等等,都成了“伤不起”的对象。日本地震发生后,作为话题的“咆哮体”在热门话题排行榜上的位置虽然有所下降,但“咆哮”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却进入了网友的时事讨论中。
“我觉得热衷或效仿无非是想得到别人的呼应,尤其是跟作者有相同感受的人。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很在乎个人的被重视感,看到别人的跟帖回复就会很有成就感。对于咆哮体也是这样,我觉得看的人也许仅仅是得到一种娱乐,但是写的人应该不少都抱着被认同的期望。”网友AnitaXu这样理解人们对咆哮体的追捧和模仿。
作家、词语收集人黄集伟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咆哮体流行的原因:“从形式上看,咆哮体具有很强的形式感,方便表述。从表达规律上看,方便是最重要的原则。咆哮体就是用现成的文体表达自己的情绪。从内容上说,现在能看到的样本有百种之多,而且还在增长。跨度非常大,有关于个人生活、情感方面的,还有很多家国大事的,像抢盐,南京砍树。这些关乎家国大事的咆哮就有一种很重的底色。咆哮体,表面上很凶猛,其实是人们一种无助、无望、无力感的反向折射,是老百姓不满、郁闷情绪的宣泄。”
尽管网上关于咆哮体的争论很多,但大多数人还是纯粹抱着好玩儿的心态在围观或追逐,享受狂敲shift和数字键1的快意。网友傅踢踢干脆用咆哮体回复了针对它的种种质疑:“偶看到有人开始撰文分析伤不起系列背后折射的当代大学生精神疑难一二三了,还有人开始担心咆哮体会贬损汉语的美感,导致会写文章的人越来越少。嗯,你们都很有道理,但是请容我感慨一句,连开开玩笑的权利都被剥夺啊有没有!!!中国人真是伤不起啊!!!”
至于这种集体表达会走多远?咆哮体会不会像它的“前辈们”,一时喧嚣过后被追逐新鲜感的网友抛弃在记忆的角落里呢?黄集伟认为,咆哮体是一种时尚,而时尚却是个不断送旧迎新的叛徒。
但愿正如有人所言,咆哮体会过时,灾难也终会过去。实习生 吴曼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