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宇和母亲在北城子的家里。
“竟打引儿的,你不听说。还领娜头四处浪张去。”
“站城坡上瞅吧,只要照老阳儿的地方,都是咱北城子。”
“等你长大了,马坊、华山、赞比亚、东京、缅甸、夏各庄,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
这几句话乍听着前言不搭后语,其实都是平谷话里的俚语。“竟打引儿”,就是故意,“不听说”就是不听话,“浪张”就是四处逛。“老阳儿”,指太阳。北城子、马坊、华山、夏各庄,则都是平谷的村镇子的名字。最近,一组名叫《辛头的故事》的视频在网上走红,片中这几句地道的平谷话,如今已经成了平谷城乡最流行的见面问候语。
听懂“辛头”,才是正宗平谷人
《辛头的故事》其实是卡通电影《狮子王》的平谷话配音版,“辛头”就是主人公辛巴。因为平谷人习惯把名字里最重要的字后面加个“头”,于是辛巴就成了“辛头”。按照正宗的平谷话发音,“辛” 的发音是二声,“头”的发音则是轻声,还带点儿化,听起来像“豆儿”。有人把《辛头的故事》称为平谷人的“试金石”。说白了,你要听得懂,说得准,就是平谷人;否则就是冒牌的。
创作这组视频的人叫张晓宇,平谷区大兴庄镇北城子村土生土长的80后。小伙子是平谷2003年高考文科状元,堂堂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外交系的毕业生,现在从事外事工作。学的是最洋的专业,干的是最酷的工作,却对家乡土话有着一番深厚的感情。
去年国庆节,张晓宇和几个同学一块儿在家看影碟。看到高兴处,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以后有条件了,一定用平谷话配一部大片儿。”此言一出,立即得到大家的支持。当晚,张晓宇拿着MP3就开工了。他从自己最喜欢的《狮子王》里挑出几段对白,因为对这部电影非常熟悉,根本没打底稿,张口就配上了夸张、诙谐的平谷土话。
一夜之间,小青年爱上平谷话
用张晓宇自己的话说,才把配音视频传到网上,“哇一下子就散开了”。当晚就有人打电话给他:“宇头,赶紧上网看看,有人给你评论了。”第二天上班,张晓宇发现视频的点击量已达2000多人次。第三天就超过了1万人次,现在5个月过去了,视频被大大小小的网站转载,总点击量已超过20万。
以前平谷人进北京城,说话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带着点儿自卑;可如今,走在平谷的大街小巷,时常可以听到人们拿“辛头”的对白当暗号,上下句对上,大家哈哈一笑。顺义至平谷的918路公交车上,听到平谷人大谈“辛头”,连顺义人也不禁好奇,想要回家上网看看。就连从平谷开往河北兴隆的长途汽车上,司机也会这样和乘客凑近乎:“你们80后,看没看过那个‘辛头’?挺够意思的。”
几乎是一夜之间,迷上了“辛头”的年轻人都以说平谷话为时尚。张晓宇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发现了平谷话和美式英语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长元音足够长,双元音夸张饱满,短元音短促有力。”还有人归纳出平谷话“青睐二声”的特色:管“老叔”叫“老熟”,“喝水”变了“河水”;要是平谷人托你买包烟,你八成得带回一包盐;平谷人问你有小烧(烧酒)没有,你准保以为他在找小勺。
流行背后,透着对家乡的自信
在外人的印象里,平谷人说话总是字尾拖腔带弯,缓慢夸张。平谷乡土作家、区文联主席刘廷海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平谷腔调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番善良和苦心。“总是怕对方听不懂,才故意念得长一点儿,顿一点儿,而且一句话里哪个字都想强调,恨不得个个都是重音。”而腔调里那份“硬邦邦、咯生生,有风折树木的感觉,有春碎冰罅的印象”则是人们性格耿直的反映。
平谷话里那些惟妙惟肖的俚语,听上去好玩儿,仔细琢磨还别有深意。比如《辛头的故事》里的台词:“那儿忒悬系(危险),不让孩子去。”“你不欢气(高兴)咋着?” “你真叫能纂邪主意啊(太有创意了)。”透出了人们对生活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淳朴乐观。
提起家乡,张晓宇忽然谈及一件小事儿。就在晓宇家村西头,一条崭新的崔杏路刚开通不久。“那边是个洼地,几辈人没敢想过在那儿开路。没想到现在成了!以前运大桃到首都机场得3个小时,现在半个小时就到T3航站楼了。”张晓宇说,“对家乡话的追捧,对家乡的热爱,就是源自家乡变得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李洋 通讯员 张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