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三·二九”广州起义: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2011年03月28日 09:0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纪念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越秀山下,黄花岗上,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的英烈们已长眠百年。光阴荏苒,沧海桑田。今天,后人们为他们焚香祷告,洒酒祭奠,缅怀着他们推翻帝制的民主理想,复兴中华的民族气节,投身革命的英雄情怀,慷慨赴死的大义凛然,缅怀着无数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建立的不朽功勋。英灵虽逝,英魂永在,他们的革命精神浩气长存。

  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发生在一百年前的1911年(旧历辛亥年)。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们为推翻帝制、恢复中华而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的延续,它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它和当年接下来各地举行的一系列起义一起,形成了辛亥年的革命风暴,最终以10月10日武昌起义获得成功为标志,使得清王朝土崩瓦解,终结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大地上树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翻开了历史新的篇章。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在总结百年历史时说,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之一。这三次巨变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毛泽东主席在研究党史时也说过,研究党史首先从辛亥革命开始,否则就不能全面了解中国革命发展过程。

  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的历史意义有多厚重!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着辛亥英烈的英雄群像;黄花岗烈士陵园里,埋葬着七十二位辛亥英烈的忠骨。在纪念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一百周年的时刻,让我们略加追溯,重现他们慷慨举义的壮烈画面。

  一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组织了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组织发动了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但都失败了。1909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同盟会的许多成员产生了悲观情绪。“举目前途,众有忧色,询及将来计划,莫不唏嘘太息,相视无言”。有鉴于此,当时在美国活动的孙中山于1910年3月向黄兴提出了在广州再次发动起义的建议。这次起义是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

  据史料记载,1910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亚槟榔屿召集秘密会议,参加者有同盟会的重要骨干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人。会议决定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广州起义,计划以广州新军为主干,另选革命党人500人(后增至800人)组成敢死队,首先占领广州,然后由黄兴率领一军入湖南,赵声率领一军出江西,谭人凤、焦达峰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最后会师南京,举行北伐,直捣北京。

  同盟会接受历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在起义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他们在香港建立了统筹部,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下设多个部门具体领导这次起义,并陆续在广州设立秘密据点,作为办事和储藏军械的地点。他们还在南洋、美洲华侨中开展了筹款购械的工作。统筹部成立后,派人进入广州开始活动。1911年4月8日,省城内外及各省革命力量大体联络就绪,统筹部在香港举行会议,预定4月13日在广州起义,分兵十路袭取广州城。但是,就在统筹部开会这天,发生了同盟会员温生才刺杀署理广州将军孚琦事件,广州戒严,清军大批巡防军开进广州,储备军火的单位也被破坏。而美洲的款项和由日本购买的军械也未到,起义日期不得不推迟。

  4月23日,黄兴由香港潜入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的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指挥部。因为内奸告密,清政府加紧了对革命党人的搜查,起义部署被打乱。黄兴临时将原定十路进兵的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攻总督衙门;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占飞来庙,迎接参加起义的新军和防营入城;陈炯明带队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临战前,黄兴写了《致南洋同志书》,表示“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以此当绝笔。”林觉民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涕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方洞声在给父亲的绝笔书中写道:“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则儿已不在人世都久矣。”“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表示“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这些信表达了革命党人勇于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1911年4月27日(旧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下午5时30分,黄兴带领“选锋”(敢死队员)120余人,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吹响海螺,直扑两广总督署。督署卫兵抵抗,革命军枪弹齐发,击毙卫队管带,冲入督署。两广总督张鸣歧逃往水师提督衙门,黄兴等便放火焚烧督署衙门,然后冲杀出来,正好碰上水师提督的亲兵大队,双方交战,林文昕被敌人一枪击中,当场牺牲;刘元栋、林尹发等5人也相继中弹。黄兴右手受伤,断了两指,便以断指继续射击。随后,黄兴将所部分为三路:川、闽及南洋党人攻督练公所;徐维扬率花县党人40人攻小北门;黄兴自率方声洞、朱执信等出南大门,接应防营。

  攻督练公所一路途中遇上防勇,绕路攻龙王庙。喻培伦奋勇当先,投掷炸弹。战至半夜,终因寡不敌众,全身多处受伤,率众退至高阳里盟源米店,以米袋为垒向敌射击。力战数小时后被迫突围,喻培伦被俘遇害。往小北门的一路也很快遭遇清军,经过一夜激战,徐维扬率部突围,被敌逮捕。黄兴所率一部行至双门底后,与温带雄所率计划进攻水师行营的巡防营相遇,温部为入城方便,没有缠戴白巾,双方发生误会交火,战至最后,只剩黄兴一人,才避入一家小店改装出城,4月30日回到香港。

  这次起义经过一昼夜的浴血奋战,终因孤军作战,双方力量悬殊,坚持一昼夜而失败,共牺牲86人。事后,广州革命志士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敛牺牲的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二

  有史学家评论,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是孙中山和同盟会发动的十几次起义中,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失败最壮烈、影响最深远的一次。

  据史料记载,以往同盟会的历次起义,基本上依靠会党和雇佣军,但是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同盟会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参加起义的人,包括留学生、华侨、新军的军官--遇难者之一林觉民即是日本庆应大学的学生,被俘后牺牲的喻培伦,是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他们基本上受过很好的教育,就知识层面来讲,他们无疑是一批有文化的中国人。但他们却为理想、革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放弃了自己的未来,并且走上了革命的最前线。他们的死,令孙中山非常痛心,他说:吾党精华,付之一炬。

  牺牲者之一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底底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林觉民的理想,也代表了起义所有志士的理想,当国家有前途的时候,个人才会有前途。他们的行动虽然失败了,他们的生命也就此结束了,但是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的影响也许足能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从而促使全国民主革命高潮更快地到来。

  事后,孙中山多次评价这次起义。起义失败的时候,在美国的孙中山认为此役义军的“勇敢英烈”,为世界各国所“未曾有”,“革命之声威从此愈振,而人心更奋发矣”。

  1914年孙中山说:“第一次革命,虽由武昌起义,而实广东三月廿九之役为之先。”后来在他的《建国方略》中,他做了如下评论:“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1921年12月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孙中山悼念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这一年,孙中山又为黄花岗纪功坊题写了“浩气长存”四个字。

  在孙中山去世的前一年,他依然念念不忘这次起义,又发表了《祭黄花岗烈士文》,并出席岭南大学举行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大会。在会上,孙中山发表演说,号召学习烈士的志气,“我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

  1924年6月3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将黄花岗烈士纪念日由旧历改为公历的3月29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了民国时期的用法。

  三

  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是广州近现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打响的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引领了辛亥年起义的风起云涌,促使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的翻天覆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来说,居功至伟,彪炳千秋。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以后,中国人民几乎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十九世纪后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的爱国志士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在二十世纪初年,成为时代潮流的先锋。这个革命运动集中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愿望。由于清朝政府极端腐败,丧权辱国,不但是反动封建势力的集中代表,而且已经彻底地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革命党坚决主张,必须用革命的武力推翻这个政府。他们的号召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中国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中,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达到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预期目的,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未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但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辛亥革命后八年,发生了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开始表现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不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辛亥革命后十三年,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党同共产党实行第一次合作,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他的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由此举行了推翻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辛亥革命后二十六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因而中国人民能够进行历时八年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使台湾得以归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辛亥革命后三十八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民主,并且进而转入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在非常落后的基础上,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由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及一切革命先驱们的伟大抱负。今日之中国,到处是发展和进步的蓬勃场面,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昔日积贫积弱的历史旧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日之中国,各民族团结,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今日之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日之中国,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孙中山先生及一切革命先驱们憧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必将得到实现!

  一百年来的历史表明,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的开端,为以后一系列的历史发展打开了道路。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都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看作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对于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同志们抱着崇高的敬意。

  四

  今天,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隆重纪念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缅怀革命先驱,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激发广州人民的自豪感,推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告诉我们,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辛亥革命以后,不但民国初年两次复辟帝制的丑剧迅速遭到失败,而且任何形式的反动专制统治都不能不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违反帝国主义列强的意愿,推翻了他们所支持的清朝政府,这就在近代史上第一次证明了中国的命运不是帝国主义所能任意支配的。从此以后,任何以帝国主义为靠山的反动势力,不管有多么强大的武力,最后都不能不由于人民的反对而覆灭。既然几千年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都能打倒,还有什么反动的、落后的东西是不可侵犯、不可改造的呢?这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继续发挥首创精神,学习先进思想,不断地为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而英勇奋斗。

  历史告诉我们,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他主张“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敢于向几千年来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制度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宣战。他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期望中国迎头赶上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并为推动实现这个美好理想而顽强工作。他历经险阻,但百折不挠,忠实地实践了他所说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他把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作为自己四十年革命生涯的深刻总结,留给了后来的革命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实践,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深远的影响。这是辛亥革命伟大精神之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所在。

  历史告诉我们,自辛亥革命开始的中国近代革命,最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人民共和国,实践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抱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令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一切革命先驱们憧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再是梦想。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历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之路、必由之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和动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亦是历史之必然,当今中国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都要更加自觉地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不断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历史告诉我们,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为发端,到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从广州出发的北伐,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农民运动等等,这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让广州成为了近代革命的策源地,让广州成为拥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为广州留下了丰硕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一文化遗产的核心,就是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就是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这一优良传统,还让广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继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广州,是中国近现代走向共和、走向世界的起点;改革开放领风气之先的广州,是中国当代走进市场、走向世界的起点。广州以其光荣的历史向世人昭示了它对中国现代化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个广州人,都应引以为自豪,并在未来广州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将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今天,广州正在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为核心任务,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十二五”发展。中共广州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号召全市人民,要把建设幸福广州作为“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加快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为突破口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我们要在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面前,发扬广州这个英雄城市“勇于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广州市政协主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