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周海婴用压岁钱交学费考夜校 曾建议推广廉价书

2011年04月08日 09:0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2岁终与父亲相会

  父与子

  孩子生于前年(指1929年)九月间,今已一岁半,男也,以其为生于上海之男婴,故名为海婴。”

  ——鲁迅在给挚友李秉中的信中写道

  希望他只是暂时的昏迷,暂时的假死,忽然一下苏醒睁开眼睛。然而父亲终于没有苏醒,终于离我们而去,再也不能慈爱地叫我“小乖姑”,不能用胡须来刺我的双颊了……

  ——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之“诀别”

  鲁迅之子

  周海婴去世

  作为一代文豪鲁迅之子,周海婴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走出父亲巨大的光环。昨日,他在北京病逝,走完了自己充满个性的一生。

  鲁迅和夫人许广平膝下只有一个儿子,昨日凌晨5时36分,这位叫周海婴的老人在北京走完了82岁的人生旅程。

  他生前曾说:“我是在一个‘人场’的环境下长大的,‘人场’,你明白吗?就像磁场,我被这个‘人场’控制着。父亲一直在鞭策着我,也在给我压力。”如今,他可以一身轻松地和父亲在天堂相会,终于没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地说:“喏,那就是鲁迅的儿子。”

  周海婴生前所在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官方网站昨日公布,周海婴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1年4月11日11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他的一生】

  出生 鲁迅异乎寻常的爱

    成长 鲁迅教育顺其自然

  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9月。在他将出世时,许广平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当医生征求鲁迅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也许鲁迅认为这孩子是意外的收获,为了孩子的坚强,他对新生命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海婴这个名字,鲁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这一意思。他对海婴的教育完全按照他于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尽量创造机会让海婴自由地成长,希望海婴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鲁迅病重、逝世的那一年,周海婴年仅8岁。

  周海婴曾回忆说:“父母对我的启蒙教育是顺其自然,从不强迫,不硬逼。”鲁迅曾在遗嘱中表示,“希望后代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

  海婴小时候,很喜欢一种叫积铁(也叫小小设计师)的玩具,这是一盒用各种金属零件组成的玩具,他用这些零件学会了组装小火车、起重机,装好了再拆,鲁迅总在一旁予以鼓励。

  鲁迅去世后,家境曾一度困难,但周海婴热爱技术的兴趣不减,他用储蓄多年的压岁钱交纳学费,报考南洋无线电夜校。1952年考进北大物理系,从此走上严谨的科研道路,开始了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的无线电通信工作者生涯。

  【他的秉性】

  叛逆  走出不一样的路

    渴望  远离父亲的光环

  周海婴坎坷的经历、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待人处事格外小心谨慎。周海婴曾表示,不愿在鲁迅的光环下生活,也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谁的后代;他反对靠父母的余荫生活,虚度人生;强调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绩,去赢得社会的承认。

  他还说,自己对名与利想得不多,看得很淡,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小时候,父母就教导他不能以名人的孩子自居。周海婴夫人马新云回忆说,1945年她家搬到上海霞飞坊62号,与住在64号的周海婴是邻居。

  弄堂里的孩子们常在一起玩耍,大家并不在意周海婴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也从不刻意去摆架子,孩子们彼此平等、感情融洽。

  周海婴的离世让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总编辑安波舜相当伤感。他表示,“周老和蔼可亲,为人敦厚,虽为名人之后又是政协常委,但待人处事却平易近人,事事处处为别人着想。”

  【他的直言】

  检讨  我也买过盗版书

    力挺  应推广“廉价书”

  2007年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身为政协委员的周海婴就图书盗版现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话题从“于丹现象”说起。周海婴认为,于丹签名售书成了一道风景,说明广大群众都是有求知欲的。

  周海婴诚恳地向在场的数十位委员“检讨”:“有关部门花了很大力气反盗版。但是我检讨一下,我也买盗版书。一本书五六块钱,想了解一下,就买一本翻翻,看完再当废纸卖掉。”现在一本书动不动三四十块钱——书价虚高,使许多老百姓不得不去买盗版书。周海婴质问:“书价为什么总是定得这么高?”周海婴建议从广大读者角度出发推广普及本和“廉价书”,将虚高的书价降下来,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知识的阳光。

  【他的爱好】

  最爱  摄影和桥牌

    可爱  80岁自称“80后”

  作为鲁迅之子,周海婴的身份世人皆晓,而他作为一位摄影师的身份却一直鲜有人知。从10岁起拿起相机摄影至今70年来,周海婴拍摄了数万张照片,不乏重要历史瞬间。

  第四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期间,他的作品展《镜匣人间》展出。

  鲁迅50岁时,周海婴出生。出生后的周海婴仿佛注定要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第100天,小海婴就被鲁迅抱到上海的照相馆拍了照片。

  鲁迅先生在1924年写过《论照相之类》,1934年又写了一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里面还特别提到了周海婴小时候照相的事。鲁迅去世后,许广平自己带着周海婴,节衣缩食,却为儿子购置了一架照相机。

  在生前回忆在北大物理系读书时,周海婴说,同学可以打桥牌、跳交谊舞,他出于好奇,偶尔走去观看,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舞”。

  桥牌和摄影一样,是周海婴一生相当钟情的“雅好”。河南作家赵中森是周海婴在晚年在网上认识的牌友。他介绍,周海婴网名叫周老汉,报的岁数是80岁,有网友问是不是“80后”?周老笑得好开心,以后对话也不时称自己为“80后”。

  ●以父之名

  鲁迅的手迹他仅存两幅

  1949年以后,许广平、周海婴母子将鲁迅的遗物、手稿全部捐献给了国家。魏明伦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许广平去世后只给周海婴留下了3000元人民币的遗产,“他的生活一直都过得很清贫。”

  一次,某媒体记者去周海婴家采访他,周老指着客厅墙壁上用镜框镶嵌的鲁迅手迹说,“这是仅存的两幅中的一件,而右边那幅诗句中辕字的一撇因着墨过浓写坏了。当时父亲想丢掉,母亲却收了起来。”

  他说:“父亲从不在意自己的手迹,而许多手稿都是母亲背着他偷偷地收起来的。”而另一件最珍贵的是鲁迅《两地书》

  手迹,周海婴尚未懂事时,鲁迅曾将他与许广平传达爱意、遥寄思念的《两地书》重新工整手抄一遍送给年幼的周海婴。

  周海婴曾在1980年向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追讨鲁迅版税,当时轰动文坛。他声明,对鲁迅著作的稿酬“保留自己的支配权”。1981年9月2日,国家出版局向两家出版社发文,将人民文学出版社存的27万元、中国青年出版社存的2万元鲁迅稿酬全部交周海婴。如今不断再版的《鲁迅全集》则不再给周海婴版税,在有一次接受采访时他说:“鲁迅去世距今近70年,《鲁迅全集》90%以上内容都已进入公版领域,不用支付版税。”

  这些“文二代”

  巴金小儿子——李小棠笔名李晓。四川成都人。任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编辑。著有小说集《小镇上的罗曼史》等。

  巴金女儿——李小林《收获》副主编茅盾之子——韦韬茅盾先生的独子,生于1923年。被茅盾称作“我大半生活动中始终在我身边的唯一的一个人”。著有《父亲茅盾的晚年》。

  老舍之子——舒乙当代著名作家,老舍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说“我这一生,25年念书,25年当工程师,20年办文学馆”。著有散文集《老舍散记》、《父亲最后的两天》等。

  冰心之女——吴青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曹禺之女——万方著名剧作家,曾创作《空镜子》、《空房子》。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 实习生罗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