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鲁迅教育影响周海婴一生:要敢说敢笑敢骂敢打

2011年04月08日 11:27 来源:成都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鲁迅近50岁才得子,对小海婴无比深爱。

  ■鲁迅对海婴的教育完全按照他于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希望海婴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

  ■鲁迅去世时,海婴才7岁,他甚至不知道他的父亲就是大文豪鲁迅,那是鲁迅刻意不让孩子知道的结果。

  ■身为文学巨匠之子,周海婴遵守父亲的遗训“不做空头文学家”,以科学安身立命,是一名无线电专家。

  昨日凌晨,鲁迅之子周海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虽然周海婴曾说,他不愿在鲁迅的光环下生活,也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谁的后代,但是他的一生都在为世人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而努力。据悉,周海婴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11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鲁迅教育影响周海婴一生

  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9月。周海婴即将出世时,其母许广平曾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医生为保住孩子还是保住大人征求鲁迅意见。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也许鲁迅认为这孩子是意外的收获,他对新生命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海婴这个名字,鲁迅是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这一意思。鲁迅近50岁才得子,他对儿子的深爱,读者可以从他那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中看到。他对海婴的教育完全按照他于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尽量创造机会让海婴自由地成长,希望海婴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

  据已故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回忆,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时,海婴7岁,却并不知道他的父亲就是大文豪鲁迅。这是鲁迅为了让孩子逃避“文网”,随时保持警觉不让孩子知道的结果。

  周海婴曾回忆,童年的他体弱多病,父亲为了他的身心健康煞费苦心,可是对他的教育却是顺其自然。小时候 ,周海婴很喜欢一种叫积铁成像(也叫小小设计师)的玩具。这是一盒用各种金属零件组成的玩具。他用这些零件学会了组装小火车、起重机。他常常是装好了再拆,拆了又装,鲁迅总是在一旁鼓励他,不干涉他的创造。而“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红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这是当年鲁迅夜晚看护宝贝儿子,给“小红象”(海婴的小名)唱的催眠曲 。可以想象作为父亲的鲁迅,是一副怎样的慈父心肠。

  在周海婴尚未懂事时,鲁迅还曾将他与许广平传达爱意、遥寄思念的《两地书》重新工整手抄一遍送给年幼的周海婴,这也足见他对儿子的深情。鲁迅在遗嘱中“希望后代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这一教诲始终贯穿于周海婴的一生。

  为世人还原一个鲁迅

  周海婴的一生其实也是研究父亲鲁迅、为世人还原一代文豪的过程。他说自己的心愿就是“还原历史中的鲁迅。”在周海婴眼中,鲁迅不仅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个“爱开玩笑、非常幽默和蔼的人。”周海婴所写下的,都是他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从母亲和亲朋好友口里听到的有关鲁迅以及鲁迅真实的家庭生活,包括一些零星琐事。“我写出这些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父亲不仅是文学家,更是一位学者、教授、青年人的朋友。”

  多年来,他撰写编著了《我与鲁迅七十年》《鲁迅家庭大相簿》等书,担任主编,整理出版了《两地书·原信》、《鲁迅回忆录》等作品,还为电影《鲁迅》担任监制,倡议并发起了“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等等。今年8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将推出36卷、1500万字的《鲁迅大全集》。昨日,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总编辑安波舜透露,今年3月25日,他们才和周海婴签署了出版《鲁迅大全集》的附加协议。“此后的几天,周老一直询问该书的进度。没有想到这竟成了周老的遗愿。”安波舜遗憾地说道。

  除了图书出版,对保护父亲鲁迅的著作权等方面,周海婴也是不遗余力。早在1980年,他就以强硬的姿态,开始了自己的维权路。他向人民文学出版社索要父亲的著作版税,这在当时很罕见。去年,安徽省一商户以“鲁迅”名字注册了域名,并在网上转让,结果被周海婴告到法院。该案件以周海婴胜诉为结束。

  从事无线电 热爱摄影

  在父亲光环的背后,周海婴的生活其实也很精彩。父亲去世后,周海婴用自己储蓄多年的压岁钱交纳学费,报考南洋无线电夜校,1952年考进北大物理系后开始走上科研道路,最终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他曾担任过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一直从事广播电视规划工作。周海婴从事无线电事业长达55年以上,家中摆满了所获的各类荣誉证书。据了解,周海婴从1946年就开始喜欢业余无线电了,为这国民党当时还要抓他。周海婴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后第一个提出了要恢复开放业余无线电台,在周海婴等人的呼吁下迄今恢复开放业余无线电台已经12年了。周海婴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家里的短波电台,跟世界各地的无线电爱好者互相交谈和问候。周海婴说:“我觉得我这一辈子都是一个爱好业余无线电台的老‘火腿 ’。”

  在上大学时,周海婴曾因为看同学玩桥牌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人找他谈话。回忆往事,他曾无限感慨,“别人就把我放在一个框框里,觉得周海婴就应该在某一个框框中生活。当时我在华北大学读书,入了团,在别人眼中,学生应该念书。别人打桥牌我看看,好像就是影响了我的学业,或者影响了当时我的这种生活。想学交际舞也不行,所以我一直到现在都不会跳舞,这都是我的禁区。”但是桥牌的爱好他却保留下来,生前周海婴是一位桥牌高手。有时他还会在网络上打桥牌。他曾亲切地称网络世界的牌友为自己的朋友。“我的老友们分布在罗马尼亚、西班牙等世界各地,平时通过网络相约打上几把桥牌,也算是业余生活中的乐趣吧。”

  更鲜为人知的是,周海婴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摄影狂热爱好者。70年间,他拍摄了2万多张图片。如果不是2009年的《镜匣人间周海婴80摄影展》,知道周海婴热爱摄影的人恐怕还更少些。有人评论说,能够数出他的摄影成就的人,几乎都是摄影圈内人。所以,他总是称自己是“准摄影家”。

  周海婴曾在回忆自己的第一架照相机时说:“有一天母亲比较富裕的朋友借给我一只小方木匣镜箱,由此我正式开始学习摄影了。”对于儿子痴迷于摄影,母亲许广平非常支持。周海婴拍的早期照片都用几本厚厚的黑卡纸老式相册珍藏着,都是许广平帮儿子细心粘贴的,有些用了三角形相角。许广平还为海婴的初学摄影簿亲笔题字:“雪痕鸿爪”、 “大地蹄痕”。1948年,许广平将买防寒衣服的钱省下来,给孩子买了台照相机和20个胶卷。这架相机,周海婴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80年代。2009年10月到11月,一生热爱摄影的周海婴,在他80岁生日之际,举办了一次个人摄影展。本报记者 王嘉

  他与父亲之间有种秘密传承

  “周海婴与父亲之间有种秘密传承。”与周海婴十分熟悉的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认为,海婴先生从音容笑貌到思想性格都颇似鲁迅。鲁迅先生为人真诚、率性直言、容不得“拿、骗”等行为,也深深烙印在周海婴的性格之中。

  几年前的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周海婴的发言曾震惊全国。他坦率地“检讨”自己也买盗版书,并因此发出质问:“书价为什么总是定得这么高?”

  在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活动上,周海婴也毫无敷衍之辞,又一次直言不讳地批评当下青少年写作真心话太少,“假、大、空”太多,匠气太重。

  在一些资深摄影人看来,周海婴的摄影作品中也蕴含着鲁迅的精神传承。摄影评论家刘铁生说,周海婴摄影作品以平民真实的视角记录了大量底层的人,这与鲁迅的精神一脉相承,“因为他是鲁迅的儿子,心灵深处有着和父辈一样的关注”。据新华网

  周海婴与魏明伦因文结缘

  昨日,听闻周海婴去世,“巴蜀鬼才”魏明伦大感意外 。在唏嘘之余,他还透露了自己与周海婴的交往故事。 他说,上世纪80年代,他曾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雌雄论》的杂文,对许广平等名人之妻孀居的现象进行了评论。文章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让他意外的是,文章发表不久后,他收到了周海婴发来的信件。信中,周海婴对魏明伦的观点表示了支持。对于周海婴向出版社索要父亲版税,魏明伦也公开表示了支持。

  魏明伦说,之后他们就成为了朋友。同为全国政协代表的他们常常在两会开会的间隙聊天。“在我的印象中, 周海婴并不是外界认为的少言寡语。对于很多问题,他都侃侃而谈,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魏明伦说道。

  本土文化名人车辐也与周海婴有着深厚的友谊。昨日,车辐之子车新民告诉记者,3年前,周海婴夫妇曾应邀到成都青白江参加活动,活动后,还专程前来看望车辐。他透露,父亲与周海婴此前有书信交往,书信内容多是谈鲁迅的作品。

  本报记者 王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