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迁徙三部曲”中《走西口》、《下南洋》的编剧,廉越已被誉为迁徙题材影视作品的金牌编剧。面对迁徙题材创作,廉越有了更多的想法。
谈风潮: 不想继续写迁徙题材
2009年,央视一套开年大戏《走西口》收视率创造了新纪录,编剧是俞智先和廉越。这部戏也荣获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而在今年,作为央视八套重点项目,《下南洋》开播后收视率持续走高,完成了央视“迁徙三部曲”的完美收官。这部戏的编剧,也是俞智先和廉越。
“我个人是不大想继续写迁徙题材作品。”接连取得成功的廉越反而将目光转移,“从题材上讲,如‘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样具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影响的迁徙题材已经没有了,央视‘迁徙三部曲’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要超越它们,很难了。”
廉越在写完《走西口》后接到不少“迁徙剧”创作的邀请,但她都拒绝了。“地方上希望打造地方品牌,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那些事情大多不被人们熟知,影响力较小。当前,电视屏幕是多元化的,应当有不同类型的作品出现,不要让‘迁徙剧’也陷入如谍战剧一般‘跟风’的尴尬局面,最好不要出现‘迁徙剧’热潮。”廉越自称是“见好就收”,现在她正创作一部抗战题材作品。
廉越承认,无论是《走西口》还是《下南洋》,都有遗憾,希望能有机会提高。她也表示:“如果要重拍,还是过几年吧,不要这么快。现在大部分的重拍剧都没有实现超越。”
谈创作:在宏大与微小中求得平衡
迁徙题材作品大多涉及遥远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加上特殊的文化背景,就要求在细节上也要严肃雕琢。廉越的操作方法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她认为,迁徙题材作品,要反映时代背景变迁,也要展现个人命运改变,这就要求在仰仗大量历史资料、实地采风的情况下,发挥广阔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不被时代局限。“我们不是创作历史剧,我们是在讲故事。这种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充分的想象力。比如创作《下南洋》时,我就说不妨写大一点。那个时代,或许比现在更浪漫更张扬。”于是,《下南洋》中的爱情故事浪漫而温馨。
“创作《下南洋》时,我买了本《广东话、客家话大辞典》,没事就翻。虽然不需要用广东话、客家话写作,但常用称谓还是要原汁原味。”廉越介绍她的案头工作。实际上,她遇到的困难更多。写下南洋的华侨,势必要写锡矿,但廉越此前对此知之甚少。这些全得依仗查阅大量的锡矿资料。
廉越说,在厚重悠远的历史前,选择的道具、人物、细节等,都应该能够为这部戏的核心思想起到最大的烘托作用。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下南洋》里贯穿全剧的“红腰带”和“侨批”。红腰带就像是“没有词曲的《走西口》”,饱含迁徙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情感。如同“汇票”的侨批,不仅承载金钱的往来,更是海外华人华侨维系家国的重要纽带。“通过对这两个细节的放大,可以生动表现客家人下南洋时的艰辛,也可以充分体现客家人爱国爱家的情怀。”廉越说。
“创作有时候就是自己挖坑自己跳,过程很苦很累,结果有酸有甜,但写戏的快乐总能占上风。像创作‘迁徙剧’,就要让自己变成那个时代的人,去用心体会。在永定土楼采风时,我触摸着土楼的木栏杆,感觉触碰到了那个时代的心跳声。”廉越如此表达其创作的感受。
谈建议:应拥有更多的文化使命感
“我喜欢写有文化厚重感的戏。”廉越毫不掩饰自己对历史文化的厚爱,“我们应当弘扬民族正气、传承优秀文化,让我们的文艺创作,有更大的时代意义。”
廉越在多个场合表示,如《走西口》、《下南洋》这类“迁徙剧”能够传承中国文化,向海外推广中国文化。她说,她的立足点是对中国文化信仰的坚守。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理想和追求就是道统担当,作为编剧,我希望自己的肩上也有个小小的担当,即通过受众如此之大的影视作品将我们优秀的文化精神传达出去。”廉越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充满信心,“从文化层面上讲,中国需要引进,也需要输出。”
《下南洋》播出后,引起了许多通过网络收看到该剧的新加坡观众发来邮件和廉越探讨。“华人寻根问祖的特质并没有因时空的阻滞而放慢脚步。《下南洋》这部戏,从心里唤起了他们对先辈的追寻,毕竟这段历史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廉越说。
编剧应当拥有更多的文化使命感,是廉越反复强调的,“一个创作者要有使命感。要让更多的弘扬民族正气、传承中华文化的作品亮相荧屏。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创作这样的作品,让我们在这个时代呼唤理想,寻找祖先的荣光。”
本报记者 简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