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之子周海婴去世
“他是一个很可敬的老人”
1
他一生最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鲁迅之子”,但他说,“要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绩,赢得社会的承认”;父亲临终前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他最后成为一个无线电专家;在儿子周令飞眼中,他则是个坚持原则不妥协的父亲……2011年4月7日凌晨5时36分,周海婴因系统性血管炎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82岁。旁人曾对周海婴有过这样的描述:“他年届花甲,两鬓微斑,浓黑的两道眉毛,颧骨突出,依稀可见乃父鲁迅先生昔日之风采。”而周海婴赢得世人的尊重并非仅仅依靠父亲的虚名。学者孙郁这样形容他:“第一,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说不要做空头的文学家,周海婴做到了。第二,他为鲁迅研究做了很多工作,他和他妈妈把很多资料,很多东西都捐献给国家。第三,他平时与人相处很耿直、率真、幽默,他很敢说,不怕得罪人,有什么说什么,他认为不对的就会说,但说完就完了,是很可敬的一个老人。第四,他比较低调,过普通人的生活。”与周海婴有接触的人评价,“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责任感的人,社会上有什么不好的现象,他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切中要害。他是学理工科的,但是他对文学、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他研究的学科范围。”
父亲说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而周海婴似乎也没有做个“文学家”的志向,他更喜欢鼓捣一些机械零件,喜欢摄影。1952年,周海婴考入北大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毕业后进入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在追悼会现场,不少80多岁的老无线电爱好者前来吊唁,周海婴在世时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业内称为“火腿”。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内业余无线电活动还未开放,已退休的周海婴为此四处奔走呼吁,经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使业余无线电活动获准开放,周海婴也成为首批注册的22名老“火腿”之一,呼号为BA1CY。按照惯例,一个无线电呼号停止使用5年后,将被重新分配给他人。而周海婴作为“火腿”名人,他的呼号BA1CY将被永久保存,作为对他的纪念。
除了无线电,周海婴还很喜欢摄影。而在一些资深摄影人看来,他的摄影作品中也蕴含着鲁迅的精神传承。周海婴拍过两万多张照片,记录下的茅盾、巴金、萧军、季羡林等人图像都已是珍贵史料;他不仅记录了鲁迅的挚友、周氏家族,还以平民真实的视角记录了大量底层的人,比如解放前上海难民生活的《难民》系列。这与鲁迅的精神一脉相承,“因为他是鲁迅的儿子,心灵深处有着和父辈一样的关注”。
这个顶着巨大光环却低调生活的老人,来不及看到自己最大心愿的完成就匆匆离去。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周海婴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看到《鲁迅大全集》尽早问世。四年多来,他一直为此奔走。据悉,《鲁迅大全集》将于今年8月份出版。据出版方长江文艺出版社介绍,目前该书已经全面进入“三校(校对)”阶段,包括封面设计等最后的冲刺工作也在紧张进行。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安波舜是该书的责任编辑,他表示,本次的《鲁迅大全集》分36卷,1500万字,其内容是之前版本的两倍多。书中不仅包括了鲁迅所写的小说、散文,还包括了鲁迅所作的译文、学术文章,及其美术作品。文集中还将收入许多由周家人提供和收集、首次披露的文献和作品,包括鲁迅本人与妻子许广平,以及和其他友人来往的私人信件,鲁迅的私人书画作品等。纪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