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林怀民:我只是云门中的“一个”(图)

2011年04月22日 13:47 来源:文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林怀民:我只是云门中的“一个”(图)
《流浪者之歌》剧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

  林怀民,作家,编舞家,云门舞集创办者。他14岁开始发表小说,22岁出版《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1972年,他从美国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小说创作班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1973年,他创办“云门舞集”,经过多年的艰辛与磨难,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因独特的艺术追求获得巨大声誉。“你为什么不写小说,去跳舞?”面对这样问题,他时会幽默地回答:“跳舞是我的初恋,写作是我的妻子。结婚后,遇到老情人,旧情复发。”“云门”在台湾演遍城乡,屡屡造成轰动,并经常出国作职业性演出,获得佳评无数。

  4月,由林怀民创作的“云门舞集”经典作品《流浪者之歌》巡演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六城。《高处眼亮:林怀民舞蹈岁月告白》一书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推出。——编者

  没有舞者就没有“云门”

  父亲曾告诉我,舞蹈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但这个行业又是一个“乞丐”行业。我那时完全不懂,我说,你等着瞧吧。1973年,我回到台湾,有人说,我们来做环保。可是命运不是这样安排。我回家的第二天、第三天,作家三毛和几个导演、音乐家、舞蹈老师就来邀请我合作。我说不行,我只学了一点点舞,在美国上的舞蹈课大概只有一百堂左右吧。他们说,可以,我们来合作。舞蹈老师第二天就去了纽约,学校的系主任就来让我去教课。我去学校看了看,觉得自己好像可以教一点什么,就糊里糊涂地开始教授舞蹈。然后,他们要表演,我说好,台湾应该有自己的舞团。那时,我觉得两年后他们就可以把舞团移交过去。

  舞团演出之后非常轰动,第一次演出在台北市就卖掉3000多张票。我完全吓坏了,初入社会就获得这样的好评如潮。我天天在家里喝酒,觉得非常苦闷。而且我很久没有去给学生上课。那时,我们在一个差不多12平的地方排练,晚上学生就在那里打地铺。我不在时,他们跟一位老师学京剧。一个刮风的晚上,我在街上徘徊,决定去探访他们,空空的练舞场里面,两个女孩子对着镜子练习臂腕动作。我站了一会儿,脱下鞋子开始为他们上课,教着教着我发现自己兴奋起来。下课后,舞者习惯性地趴在地板上喘息,我正要离去,她们坐起来,静静地说,老师谢谢你。我冲下楼,在无人的黑巷里头狂奔。第二天,林怀民改邪归正了。

  大家都觉得“云门舞集”等于林怀民。其实应该说,没有舞者就没有“云门”,舞者对舞蹈有最纯真的挚爱。在那个年代,台湾基本上只有业余舞蹈社。舞蹈也不是一个很受尊重的行业。一直到我成名之后,排练场楼下的杂货店老板看到我,还是一种看不起的眼神,所以很多第一代的舞者都遭到家庭反对。他们是离开家庭,住在排练场里,有的舞者没有饭吃,一样练习。你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去做,收入大概就是一个女工的收入,到今天为止还是一样。那些跳了二十几年的资深舞者,就是这样过来的。

  “云门”是众人的努力

  一个舞团不能自绝于社会之外。一开始,社会就给予“云门”很大的掌声,现在想想真不好意思。那时,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是觉得台湾要有更好的舞团。我们这样想着,而且这样做过来,直到今天。而观众在我们很年轻、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就给予我们最大的鼓励。1980年,从美国公演归来的“云门”,面临前所未有的债务。我们就决定出去做点事,给自己一点鼓励。那年春天,我们决定到低收入地区做免费演出。两台戏在雨中进行,观众自始至终不肯离去,每演完一支舞,工作人员立刻上台抹地板,舞者在滑倒之后笑嘻嘻地起来继续舞下去。戏散后,观众把椅子送回教室,闹哄哄中,一位矮胖的妇人说,她一直在报上看到我们的消息,可是她晚上走不开,不能去看演出,“今天你们到我们社区来演出,说什么我都要把杂货店关掉来给你们加油”。她认为我们都太瘦了,掏出三千块钱塞给我,用双手抓住我的手。

  “云门舞集”停止运营后,我在外面三年。回来第一天,遇到一个计程车师傅。他问我,“云门”为什么停掉了。我说,很辛苦。他非常谅解,但我下车的时候他告诉我,林先生,做每个行业都非常辛苦,我们在台北的马路上讨生活也很难,但台湾不可以没有“云门”,你要加油。我当时就呆在那儿。在那一个月里面,大概十几个计程车司机给我演讲。

  2008年,“云门”失火,两个月里,五千个企业和个人主动捐钱,其中包括小朋友捐的100块钱。那阵子,走到哪里都有人喊加油。最绝的一次是,我走在路上,有一位年轻的朋友带着所有的“武装”,黑眼镜,很大的衣服,走到我身边后突然停下来,说,你是林老师?我说,是啊。他说,加油!这是台湾对“云门”的支持,我们只能很高兴地说,当初只想做一个小小的舞蹈,到乡下去,到社区去,到学校去演出,38年之后,我们还在做这个事情,而且越做越大。现在,“云门”有两个团。二团除了正式的公演外,一年里,我们都会从城里开三小时车到原住民的地方,或者到学校去演出。我们到一个县里住两三个星期,为四万人跳舞,做很大的户外公演。我们一个团分裂成四五个,到学校住校,一住两个星期,给学生讲跳舞和舞蹈。而一团除了在世界各地巡演之外,例行在台湾做大型的户外公演做了十几年,每一场观众大概四五万。

  所以,“云门”是这么多人一起努力做起来的,我只是这其中的一个人。

  印度与《流浪者之歌》

  我的父母亲都是佛教徒,我小时候被牵到庙里晃来晃去。但是,直到今天,我都不是一个很认真的佛教徒。我不走庙,我不懂仪轨,我拿起《金刚经》来,觉得像读小说一样开心,所有的佛经读起来都像读小说一样开心。在这种状态里,我过我的日子。我读佛经,觉得它节奏很美,布局很好,像音乐一样,舞蹈布局也有。1994年,我去了一趟印度,变成了一个佛教徒。

  1994年,“云门”在新加坡演出时,我看到报纸上有一个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版面,上面就一个佛像,写着“印度———圣地”。我突然就想去菩提迦耶,去做什么我不知道,那年夏天,我就这样去了。一开始,我面临了很多吓人的事情,印度的生老病死都在路上,穷人穷得不得了。我到印度时每天哭泣,简直不知道怎么办,因为那些伸出来的手在考验你、煎熬你。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有一颗温暖的心,有人道主义情怀,可是你要给每一只伸出来的手多少钱呢?你要给几个人呢?你给三个人之后,转身一看,后面30个人跟上来了。我到了瓦拉纳西。瓦拉纳西是一个古城,恒河从城中流过。我在月台上面看脏得不得了的市容,牛跑上了月台,因为那是圣牛,谁都不许挡它。人站在月台上对着铁轨小便、大便,整个世界非常混乱。一个小孩过来,差不多5岁。他说shoe polish,shoe polish,我给你擦鞋。我说我是运动鞋,不用擦。他还是说Please,shoe polish,我看到他还领着一个3岁的弟弟。他说please。我就说好。然后我说多少钱?他说两个卢比。我给了他10个卢比。他抬起头来笑了,那个笑容我一辈子忘不了,他拉起弟弟来,一路回头看着我笑。我顾不得是在什么地方,彻底哭了起来。

  瓦拉纳西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印度人有很深的宗教崇拜,他们最大的神是湿婆,据说瓦拉纳西就是湿婆在人间的家。所有印度教的人一辈子就想到瓦拉纳西去朝圣一次。据说如果在瓦拉纳西往生死掉的话,人们就可以跳过轮回,贱民下辈子不再是贱民。很多没有依靠的人、寡妇、一无所有的人,就要走到那里。瓦拉纳西市政府有一个部门,他们的工作就是整天在城里捡那些快要死掉的人。印度教的仪式是尸体火化,然后放在水里。他们把尸体烧成灰,丢掉恒河里。恒河真是个惊人的地方,你会看到教徒在那边撒花儿,河上漂着花,漂着蜡烛,很美。上游是焚烧的地方,有时候你坐的船边就会漂过来一个烧了一半的尸体。而就在火葬场下游两百公尺的地方,是一个很大的庙,很多教徒每天在那里朝拜。他们都到水里洗澡、祈祷,喝圣水。第一次看到这个情况时我吓坏了。后来,我忽然开心得不得了,我的开心是因为恒河像母亲一样养生送死。他们会把小婴儿也放在河里面洗澡来祈福,我看到生与死,我真的觉得人生百相就在那里。从那里往北走,就到了菩提迦耶。佛寺前有上百个乞丐,残废的、生麻风病的,那些人在地上爬。庙里则非常漂亮,大理石的地板,菩提树的枝叶蔓延出去比房间还大,非常舒适。可每天到庙里去时,门口简直像地狱一样。有一天我很冲动地跑到庙里,磕完头后开始骂佛像,我说,两千五百年都过了,你在干什么?发泄完以后我开始痛哭,因为突然间我发现佛也只是凡人,他不是真正的神。在这之前,我一直把佛祖当做神来看待,我们拜他,我们求他,可是突然间发现他只是一个凡人。哭完之后,我到了树下去打坐。我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很多人问我,你现在怎么不写小说了。真正的原因是我坐不住了。可是,我在树下打坐,坐了很久以后,发现身体有点温暖,额头发烫,我慢慢睁开眼睛,看到阳光从菩提树上照过来,从叶子的间隙落在我的额头上。这次我没有哭,但心里有一种从来没有的安静。那回离开印度,上飞机时我听到一个声音说,不要害怕,无惧。

  我真的听到声音了吗?还是我说给自己听的?我不知道。可是从那以后我过得很好,踏进飞机时就是我人生的分水岭。人生无常,今天,你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不再重要。那次旅行的确带给我很大的感动,以后我做得比较好,我的舞也编得比较好一点点。我从此不断地回印度,大概去印度十次,因为在那个地方忽然间看到了人生命的最原始的真。回台湾之后,我就进了排练场,编了一个不知道要编什么的舞蹈,叫做《流浪者之歌》。

  (文字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提供,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拟)

  相关链接

  据古籍,“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舞容舞步均已失传。1973年,林怀民以“云门”作为舞团的名称,成立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这也是华语社会的第一个当代舞团。云门舞作多由传统文化取材,以现代的观点,独特的形式呈现。《薪传》、《红楼梦》、《九歌》、《行草三部曲》等作品,成为台湾社会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1999年5月,云门在创立26年后成立子团,云门舞集2,深入台湾各地校园和社区,为更多的观众演出。舞团的年度公演《春斗》,以演出台湾年轻编舞家的作品为主。2000年启动的艺术驻校活动,获得大专院校学生热烈好评。2007年起,舞团进驻城乡,在当地密集举行舞蹈艺文活动。

  2003年,台北市将云门30周年特别公演的首演日,8月21日,订定为“云门日”,并将云门办公室所在地的复兴北路231巷定名为“云门巷”,“肯定并感谢云门舞集三十年来为台北带来的感动与荣耀。”

  2010年,台湾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将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云门”,表彰云门在艺术上的成就。

  从台北的国家戏剧院,各县市文化中心,体育馆,小乡镇学校礼堂,云门在台湾定期与观众见面。近年来,每年轮流在各城市举行户外演出,平均每场观众高达六万,演出结束后,会场没有留下任何垃圾纸片,建立了美好的广场文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