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作为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的主体活动之一,“中外著名导演对话”举行。执导《黑天鹅》的美国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执导《狮子王》、《功夫之王》的美国导演罗伯特·明可夫,执导《我的野蛮女友》、《雏菊》的韩国导演郭在容,创作《墨索里尼的情人》的意大利导演马可·贝罗齐奥,中国大陆导演冯小刚,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陈可辛,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等8位中外电影人围绕艺术创作、商业营销等话题展开对话。
商业性 VS 艺术性
“说故事不能让观众厌烦”
“商业性跟艺术性分不开,艺术性像小孩,比较天马行空,比较认真,比较任性。商业性像爸爸,比较势利,也比较负责任,因为他得赚钱养家。”陈可辛以这个活泼的比喻来解释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两者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我们既需要很有想法很天真的导演,也需要在票房上有贡献的导演。”
冯小刚补充道,导演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不断做出调整。他认为,在观众流失、离开电影院的情况下,电影作品里的艺术性可能稍微要让步于娱乐性和商业性,目的是使市场变得活跃起来;当观众看电影热情特别高的时候,就应该更加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导演个人对世界、生活的看法。“因为这也是观众的需要。”
由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导演的《黑天鹅》虽然是一部非常个性化的电影,但在世界各地都赢得了赞扬。导演自己的创作也经历了从非常个人化到关注商业性的过程,他认为拍摄电影要强调趣味性、娱乐性和真实感。“说一个故事,首先要使观众觉得非常有意思,不能让他们觉得厌烦。”
马可·贝罗齐奥认为,导演有自己的理念,他拍摄的电影中表达了意大利的传统文化特质,普通观众很难完全喜欢这样的电影,但在意大利,遵循的唯一规则就是控制电影的拍摄成本。
郭在容说,韩国电影起始阶段主要是爱情片,因为当时是女性观众占主导,现在观众可以接触到的电影类型越来越多,但电影仍然需要感性的东西。
韩三平总结,一部好电影应该是文学艺术性、工业性、高科技性和商业性四个属性的交融与协调,“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要大众来购买和消费的产品。但它是艺术产品。”
技术控VS情感流
“人物灵魂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热映,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以3D为代表的电影技术热潮。
对于技术热,马可·贝罗齐奥直呼自己属于“另一代人”,更多时候用笔写东西。但他对技术的未来使用颇具信心:新技术使很多人都可以变成拍电影的人。他说,我们在北京电影季展映的电影就是数码摄影,这项技术正引领着电影的未来。
罗伯特·明可夫以《精灵鼠小弟》为例,说明使用电脑三维技术,能够使这些动漫角色更令人思考,能够和受众进行沟通,感动观众。他认为,3D电影能够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因为它能够使得观众有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视觉感受。”但他强调,3D仅仅是一个工具,电影的核心还是人。“无论这个人是真人、动画人物,还是我们自己画出来的东西。人物的灵魂、精神才是电影当中最为重要的。”
吴宇森也坦率地表达了对于电影“技术惰性”的担忧:“有时候拍一个场面,拍一种东西,在现场环境里面拍不到,大家很容易说用电脑特技,用视觉来补救。”他认为,如果大多数电影都太依赖电脑特技的话,不仅会慢慢失去了自身特色,文化精神,而且会造成跟风。“还没有研究清楚的时候就去用的话,所谓3D电影很快就会被观众看厌,看得想吐。一个好的技术当然可以带来电影某种程度的娱乐性,但我们不可以跟着一窝蜂去拍。我拍电影的时候,会渴望观众看电影的时候有一种惊喜的感动,而不是有一些想当然的故事情节,或是特技画面。”
本报记者 余荣华 陈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