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你们认为切尔诺贝利的关闭就意味着结束吗?这只是一个开始。这座核电站即使关闭了,这里的问题不会解决。”
◎《中国青年报》驻俄罗斯首席记者 关健斌
这里是满目疮痍的景象:玻璃碎片满街,树木茂盛,杂草丛生;狼、熊、麋等动物常在荒凉的街头出没;燕子从废弃的办公大楼上空掠过;当地小河、湖泊里的鱼虾又大又多……渺无人烟的切尔诺贝利小镇已成为各种野生动物的乐园。目前,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区建筑物仍完好保留了当年被毁后的场景。
切尔诺贝利灾难何时真正结束
现在将爆炸的核反应堆包裹起来的“石棺”是灾难发生时紧急“建”成的,当时直升机向发烟燃烧的核反应堆撒了大量沙子和水泥,为的是掩盖闷燃的反应堆。另外,庞大的起重机在遥控之下,在上边又放上了重达数百吨的钢板,这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几乎变成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小山。
在小山下边,潜藏着近200吨重的放射性熔质、尘埃、有毒物质和各种建筑碎片,其中只有3%在爆炸时喷射出来,其余的仍然在里面,其中包括30吨放射性尘埃。这座反应堆根本没有被完全封闭起来,大量的雪和雨渗透到里面,每年进到里面的水有3000立方米之多。顶部时刻都有塌陷的可能,而且随着水的大量进入和流出,钚和铀等放射性物质也会跟着泄漏出来。如果控制水和尘埃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核燃料必须要抽出来,否则还会再次发生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负责人维塔利·托尔斯通诺格夫对问关闭核电站情况的记者说:“结束?你们认为切尔诺贝利的关闭就意味着结束吗?这只是一个开始。这座核电站即使关闭了,这里的问题不会解决。”
切尔诺贝利“石棺”是否牢固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死区”内,当初为了封存第4号核反应堆而浇注的混凝土“石棺”出现了多处裂缝,顶棚已开始下沉。专家称,“石棺”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而“石棺”下封存的近200吨核原料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再次出现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核泄漏,状况岌岌可危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仍将是悬在乌克兰和周边地区人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究竟多少生命死于这场灾难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当时的前苏联政府先后组织了约60万人进入隔离区进行清理抢救工作。当时的报道记载,在核电站废墟上,由于机械设备大量损坏,现场的清理等许多工作是依靠人工完成的。救援人员身穿防护服,以每组40秒的工作时间轮流进入现场,清理可能引发再次爆炸的危险品。
在外围污染地区的清理工作接近尾声之后,参与污染清理人员的命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报道说,因为遭受急性核辐射,当时参加清理抢救的60万人当中,已经有7000多人在事故发生后的5年内陆续离开人世。而这个数据与后来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公布的“6个月之内造成28人直接死亡”的数据相去甚远,究竟有多少人在事故中因为受到核辐射而死亡,成了此后20年世界各国媒体争论的焦点。
什么导致灭顶之灾
专家称,这次事故是由几个没有想到的事件综合作用所导致。当时为检修,计划4月25日第4号机组停闭反应堆。在停堆之前,以某种规定的方式在8号发电机上要进行一些常规试验,以保证在断电期间发电机维持机组的本身用电。在没有认真准备,也没有得到必要的审批的情况下,试验仍然进行。
反应堆设施的设计者,没有提供能够防止第4号机组这样的事故的安全保护系统,因为他们认为发生这样的组合事件是极不可能的。其实,切尔诺贝利爆炸事故发生前半年,库尔斯克核电站的一位专家就曾给国家核能监督委员会写信,警告说这种核反应堆的危险,但主管上级没有认真对待这一警告。
有专家指出,导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核电站的设计有重大缺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外部缺乏现在核电站都会加盖的安全壳,“没有这个安全壳,它一爆就都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