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3日电 题:从“哥德马尔森”到“南海Ι号” 中国水下考古任重道远
中新社记者 应妮
1984年5月,英国“职业捞宝人”迈克尔·哈彻在南中国海上探得清代沉船“哥德马尔森”号,悄悄盗捞起15万件中国瓷器,125块金锭和两门青铜铸炮。一年后,这些瓷器现身荷兰的嘉士德拍卖行,拍卖会前后进行了九个月,最终实现了两千万美元的成交金额。一次性拍卖数量如此巨大的中国文物震惊了全世界,更震惊和刺痛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心。加强水下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和组建中国水下考古队成为当时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
在国家文物局的积极努力下,1987年底,中国第一家水下考古机构——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成立了。当时的中国水下考古完全是“一穷二白”,不仅极度缺乏资金,更无专业知识和人才。
从1989年起,中国开始了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训工作。当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在青岛举办“第一届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培训班在青岛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海洋考古理论学习、轻潜水技术培训后,又在福建连江定海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沉船遗址水下调查、发掘实习。所有学员都获得“国际水下联合会(CMAS)”二星级潜水员证书。大部分学员都成为中国此后20余年水下考古的骨干力量。
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首任主任张威说:“这个培训计划的完成标志着当代水下考古技术、方法传入我国,为十多年来我国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的开展和水下考古专业队伍的不断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后,这样的培训班又接连举办了四期。与第一届不同的是,后来的培训班完全依靠中国自身的水下考古力量进行,表明中国已形成水下考古队伍自我更新、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对即将于今年6月举办的第六期,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介绍,这一期的培训除了进行以往常规项目之外,还要增加水下文物保护的理念、法制宣传等方面的培训。
经过20年发展,中国水下考古的整体实力终于在“南海Ι号”项目上得到最充分体现。国家文物局先后四次组织文物考古、水下工程、岩土力学、海洋打捞、海洋水文气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召开论证会对打捞方案进行了科学论证。2007年1月,在进行最后一次海底勘查后,“南海Ι号”沉船进入整体打捞阶段,打捞工作在历经沉井安放、底梁穿架、沉箱起吊三个重要阶段后,终于在2007年12月22日成功浮出水面,并在6天后安全运抵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对‘南海Ι号’实施发掘保护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下考古项目,所采用的整体打捞,迁移至博物馆,然后进行考古发掘、保护、展示的方法,是我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一次创举。‘南海Ι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成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成果,必将以水下考古方法的创新而载入史册”。
然而,即使有“南海Ι号”的巨大成功,中国水下考古面临的种种问题依然无法回避。
首先,水下文物家底还不清楚。由于水下考察的不确定性比较多,中国的水下文物摸清家底的工作刚刚开始,到底有多少水下遗产点目前都还没有明确掌握。目前,在水下文物的“十二五”规划中,首项任务就是进行普查工作。
其次,水下盗捞现象依然严重。由于国际拍卖市场的疯狂炒作,国际犯罪组织在背后负责销赃,中国法制环境相对不健全,非法盗捞屡禁不止;在利益刺激下,普通渔民参与非法盗捞难被查获。
再次,出水文物保护难度更大。由于在海水中浸泡年月长久,所有出水文物要进行脱盐等基本处理,这一过程耗时长久,须动用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同时,即使发掘上来,水下文物的后期保护依旧问题多多,如“南海Ι号”面临的水体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