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炜22年手写450万字 叹文学已回不到黄金年代

2011年05月08日 10:42 来源: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一场题为“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学”的沙龙,最后竟引发出“文学已死”的感叹,作家评论家如此悲观的论调历年实属罕见。

  “文学已死”最坚定的支持者是担任本届大奖终审评委的著名小说家马原。昨天他对人们说,1980年代文学最火的时期,有一次他坐火车没买到卧铺,就向列车长出示了自己的中国作协会员证,结果列车长免费给了他一个卧铺,还兴奋地对马原说:“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活着的作家!”当时作家的地位就有那么高。

  可是最近几年,不要说马原走在路上很少再有机会被人拉住合影,就连他的那张中国作协会员证似乎也变成了鸡肋,一些作家退出了作协。在马原看来,这就是文学已死的表现,“过去文学中那些悲怆、宏大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网络等新媒体培养出了新的作家,但是他们写的东西,和传统文学相比,已经不是同一样东西了!”

  事实上,“文学已死”之说,已成为作家们的一个心结,让他们对自己创作的意义产生怀疑。本届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张炜就坦言,自己曾为此深深痛苦,直到看到一些资料上显示,莎士比亚和左拉在他们的时代,都曾被问及“文学都死了,你们该怎么办的问题”,这才稍感欣慰。本届大奖年度诗人欧阳江河表示,文学也许就活在“你以为它已死的状态中”。

  在文学不景气的当下,不少作家纷纷改行当收入高一点的编剧,这引发了文坛众人的不屑。按照坊间的说法,诗是用血写出来的,小说用汗,电视剧就是用口水。中山大学教授、华语文学大奖终审评委谢有顺就曾这样揶揄过一个转行的作家,谁料对方反问谢有顺,“你想过没有,90多年前的小说是什么地位?”当时小说还没进入主流,是“不入流”的低贱之物,变得高贵是后来的事。这话点醒了谢有顺,“我在想,今天的电视剧是否就是90多年前的小说?”在传统文学已死的今天,电视剧可能正是文学存在的另一种形态。

  》年度杰出作家

  张炜:文学回不到黄金年代

  “现在整个环境都变了,不仅呼吸的空气也不一样了,连吃的油也不一样,是地沟油,所以今天的文学绝对没法达到过去黄金时代的水准。”张炜昨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一语惊人。这位山东作协主席刚以450万字的超级长篇《你在高原》,成为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杰出作家,独享10万元奖金。他的演讲集《午夜来獾》也同时首发。

  22年手写450万字

  有的作家一辈子作品也不超过100万字,但张炜的一部《你在高原》就有10卷450万字,所以当这部作品宣告面世,引得人们惊呼中国史上最“重量级”的小说(据称有十几斤重)诞生。《你在高原》写得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整个创作过程非常隐秘,交稿之前,张炜没有透露任何消息,而且写了22年之久。

  “30多岁,年轻气盛时,我就想写个长的,计划10年完成,结果写到40岁体力就不行了,就拖到现在才写完。”张炜完成《你在高原》时已经54岁了。在中国文坛,有两位一线作家至今保持着手写的习惯,一位是贾平凹,一位就是张炜。张炜告诉本报记者,那450万字全部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由他的大姐帮忙输入电脑。

  贾平凹是不会用电脑才手写,但张炜对高科技却是有意躲避。“我其实1988年就用电脑了,但除了写论文和散文用电脑外,我其他均用手写。”他对本报说:“总觉得手写下来的文字的个性更多一点,而涵盖了大量词语联想功能的电脑,更多的却是共性。”

  吃地沟油写不出好作品

  和贾平凹一样,张炜的手粗糙且变形,这都是写字写出来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即便《你在高原》不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光凭张炜这双手,也应该给他颁一个“勤奋奖”。毕竟,在这个讲究“高产”年代,能用22年专心写一部长篇的作家近乎绝迹。

  不过,张炜倒不认为写的时间短就一定很粗糙,“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几乎是一气呵成,时间很短,却是举世名作。现在一些80后写手虽然也很高产,但写得很有灵气。”问题不在于创作时间长短,而在于整个文学环境已变,在张炜看来,这正是文学不可能再回到19世纪黄金时代的原因。“屠格涅夫写《白净草原》时,当时文学享有崇高地位,人们谈论文学,有很多文学沙龙。但现在谈文学的人少了,呼吸的空气改变了,连吃的油也是地沟油,这些东西吃下去真的可能改变我们的思维。”

  张炜认为,“现在作家写作考虑的事很多,要为读者写,赢得发行量,要为社会写,赢得社会肯定,想得事情太多,放弃了个人化写作,反而使作品枯燥乏味。”

  据了解,《你在高原》已由作家出版社申报今年的茅盾文学奖,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作品之一。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