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花鸟画家谈“谢赫六法”:“骨法用笔”再认识

2011年05月17日 14:16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是中国绘画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述:“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山东艺术学院著名花鸟画家沈光伟教授对谢赫的“六法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日前,记者邀请沈教授做客山东新闻书画院五龙潭书画俱乐部,品茗谈艺,以新的认识逐一解读“谢赫六法”。 

  文/本报记者 樊磊

  记者:上次我们谈了谢赫六法之首“气韵生动”,明白了“气韵生动”是画面的灵魂所在。现在我们聊聊六法第二条“骨法用笔”好吗?

  沈光伟:“骨法用笔”要从两方面理解,第一是用笔,即“笔力”;第二是从画面去理解,那就是“画面的支撑”。不论从哪个方面讲,最终都是一个“得中气”。

  记者:用笔有什么讲究呢?

  沈光伟:中国画“笔力”主要体现一个“骨立”。“骨”很好理解,人没有骨头是立不起来的,坚强的人被称为硬骨头,所以这个骨是人内在性格的刚直和外在的表现。在书画上首先讲的也是个笔的内在和外在力量,即“笔力”。如书论《笔阵图》中所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笔力”并不是你下笔时有多大的力量,而是画面线条所呈现出来的感受,中国画主要是靠线条来完成的,画面形象的结构、形态、表情,要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现。

  中锋行笔自有骨立在,一般来讲中锋用笔比侧锋要厚实、饱满、有力量,中国画用笔是很丰富的,中锋、侧锋、逆锋、散锋变化多端,不论怎么用都要“骨立”,都要“得中气”。

  魏启后先生有个比喻很生动,他说用笔如骑摩托车,在直道上直着走,在弯道上要侧着走。虽然这个原理是因为离心力,和绘画不同,但是和书画中中锋侧锋的变化很相近,这种转化是很自然的。

  记者:黄宾虹先生讲的“捻管”,是通过对笔杆的转动,来体现笔墨变化,这是不是和魏先生的比喻是一个意思呢?

  沈光伟:黄宾虹讲的是方法,但这个方法要自然而然,不要刻意体现笔墨的小技巧,不然则小气,出来的线条就“连滚带爬”,不能直抒胸臆,容易失去中气。

  记者:如何理解“得中气”?

  沈光伟:中气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讲的,正所谓堂堂正气。骨法用笔的“笔力”体现的这种“自古以正压百邪”的力度感,刚才谈到的中锋侧锋都要体现“骨立”,都要得中气。有句话是很好的诠释:剑走偏锋而得中气。书法上常讲“公孙舞剑”,舞剑也不是只有“刺”,也有削、砍等动作,但是不论什么动作都要得中气,绘画用笔要讲丰富性,有顺、逆、侧等等,不论用的繁还是简,怎么运用都要体现中气。

  宋画繁,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他们繁复的用笔方式其实是“简”的,用笔方式都一样,大量的重复来表达一个物象,所以说“千笔万笔是简”。到了元画,倪瓒用笔少了,可是笔墨变化多了,可以说“一笔两笔是繁”,但是不论怎么用笔,最后得出来的气息同样是“中气”。

  记者:您刚才讲到“骨法用笔”从画面去理解是“画面支撑”?

  沈光伟:我认为“骨法用笔”宏观上讲更重要的是画面的支撑,不仅是用笔的方式。画面的支撑主要依靠的是线条,但这个线条不是简单的一条线。比如潘天寿的一幅作品,画面的支撑可能是他题的一个长款,也可能是画面中的一个蜘蛛网。李可染山水中两面是黑色的山,中间留白一个“人”字瀑,这个“白线”同样也可以是画面的支撑。有些画面并没有明显的用笔,以色块为主或晕染为主,有的是泼墨泼彩,但是有画面的支撑在,同样是“骨法用笔”。

  画面的支撑是靠什么存在呢?那就是“得中气”,中气十足,就是画面的刚直性格,堂正之气,画面就可以“骨立”。

  谢赫讲的“骨法用笔”也许原本没有这层意思,但是我前面说过,一个画论的意义是要后人去认识、发掘和升华,这样才有当代意义,才对创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