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青年画家卢波与连环画的“美丽约会”

2011年05月22日 20: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青年画家卢波与连环画的“美丽约会”
卢波创作的《举火爵宁戚》封面。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长沙5月22日电 题:青年画家卢波与连环画的“美丽约会”

  记者 白祖偕 邓霞

  被称为“小人书”的连环画已淡出大多数人的记忆,但对于青年画家卢波来说,连环画是他生命轨迹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三岁学画到最初的临摹、再到独自创作……数十年来卢波一直没有中断过对连环画艺术的研究。带着一丝好奇,记者翻开了卢波与连环画这段长达30年的“美丽约会”。

  连环画临摹改变审美意趣

  生于70年代的卢波对连环画有着快乐的记忆。三岁时,卢波就用左手在纸上记录他生活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一年后,小卢波在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开始自发临摹起小人书。当时的卢波并不知道,这段经历会让他在以后的绘画中“如虎添翼”。

  “童年的那段临摹时光,让我在懵懂中就接触到线描、素描、速写甚至是变形艺术,为后来的基本功训练打下厚实的基础。”卢波回忆道,当时一位中学美术教师无意中翻到他临摹的连环画时大加赞赏,告诉他自已临摹的都是60年代线描大师的作品,路子走得很对,“从那以后,我就更加起劲地临摹起连环画。”

  “60年代的连环画里包含有古代绘画的乾坤。”卢波告诉记者,将60年代连环画精品如胡若佛的条屏仕女图、王叔晖的工笔人物、刘继卣的《闹天宫》等放大数十倍,就会发现其气韵绝不输于他们的条幅名作。也正因为如此,卢波在小学时便能看懂古代绘画,“线韵的生动、眉目间的高古之风,这些略带抽象的审美意趣彻底改变了我的审美方向。”

  如今,卢波已成为中国新兴的连环画作者,他绘制的“小人书”封面都极其精美,被读者赞为“画出了60年代连环画作者的风骨”。

  连环画艺术涵盖广泛

  对于连环画的内涵,卢波有着自已的见解。“我见过很多人用优美文笔复述看连环画的美好回忆,认为它是旧日时光的文化象征。但如果连环画艺术只有这点文化内涵,怎么能让如此多的大师为之勤奋努力呢?”在卢波看来,连环画从诞生起就是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出现,并非只是为普及文化知识而给儿童欣赏的“小人书”。

  这一观点可以从连环画的历史中得到佐证。连环画艺术一般被认为起源于青铜器时代,当时镌刻的纹饰如龙如鱼,虽然相同但绕成一圈,给人以连环不断的感受。到了汉代,连环画已成雏形,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的许多神怪人物便彼此内容相连。隋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让连环画以更为成熟的形式出现,增加了许多精神面貌方面的绘制和揭示。再之后,壁画上关于宗教人物生平的连环画便非常普遍和丰富了。

  建国后,虽然有一批从民国成长起来的连环画艺术家在不断地创新作品,但出版社为达到浓烈鲜艳的年画效果,印刷时将原作进行色彩调整,致使许多连环画封面过于浓艳,由此产生“俗气”之说。再加上当时的文化机构将连环画做为儿童读物的范畴,约束文本的发展,使得小人书的名称代替了连环画。

  “从前朝壁画手卷到后来只有64开大小的小人书,我们不得不说,连环画艺术被人们误解了,它的艺术涵盖应该更为广泛。”谈及至此,卢波显得颇为遗憾。

  连环画发展当与时俱进

  由于还做着工笔画和动漫插图等工作,卢波自认不是一个纯粹的连环画作者,但他对连环画的关注和创作一直没有中断。

  2000年,卢波为河北美术出版社创作和复制了36幅传统连环画《西游记》封面,一经发行便得到了全国连环画收藏者的肯定和支持,并不断再版。“现在看起来画得还是很潦草粗糙。”虽然外界评价不低,但卢波一直不太满意,“近年我又有复制这些封面的机会,这次进步了很多,甚至有人说已经可以以假乱真了。”

  然而,外界的种种赞誉却让卢波心情更为沉重。“由于找不到原作,我只能用粗糙难耐的印刷品来描摹追寻。即便这样,我还是被60年代连环画作者的精纯造诣所震撼。”卢波说,现在常见到某大家成名之后,多年如一画;而那些连环画作者却不断地在推翻前人模式化的艺术道路上开辟新径。文革前出现的连环画作品几乎都是巅峰之作,与这些作者10年前、5年前的其他作品往往判若两人。

  “自信前进之路不停,妙境不止;自谦于不计旧绩,翻然求新。”卢波告诉记者,他从老一辈连环画作者身上寻得了自信与谦逊,也悟出了图文当俱进的道理。

  “60年代连环画作者的作品就像海上的高峰,我们往往崇敬于那高峰,而忘记他们海平面下深厚广大的地基。”卢波认为,不懂文学的画家必有所失,不求文境的作者必有所患。连环画的低谷与作者不追求文本的进步也有关系。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国外的绘本往往是文字的高度托举起整本书的品质。

  如今,全国各地都涌现了一批自学成才的连环画新作者,他们大都是从临摹入法,勤奋不断。但卢波想借此告诫这些新作者,不可见的画外之功才是托起画内光芒的本质所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