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孙子兵法全球行:柔道深得《孙子兵法》之要义

2011年05月30日 1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孙子兵法全球行:柔道深得《孙子兵法》之要义
全日本柔道联盟讲道馆内,一对选手正在训练。韩胜宝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东京5月30日电 题:日本柔道与《孙子兵法》有着不解之缘

  记者 韩胜宝 孙冉

  记者来到位于东京的全日本柔道联盟讲道馆,馆内有八个楼层,设有老年部、青年部、女子部等,仅更衣室就占据一个楼层,严格按柔道的等级划分,住宿也占一个楼层,接待国内外的柔道运动员。资料馆展示了讲道馆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日本柔道发展史上最有名的19位选手的照片和生平,还特别展出了日本“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的遗迹。

  讲道馆创立于1882年,为嘉纳所创立,他在领悟出“以柔克刚”的奥妙后,逐渐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柔道技术和理论。工作人员赠送给记者嘉纳治五郎的挂历,他告诉记者,这里经常举行高级别的比赛和研讨会。

  楼内的第七层是柔道训练和赛场,八层则是观众台。记者看到,老年队和青年队正在训练,各占半个场面。队员时而“锁臂”,时而“扼颈”,借用对手的力量并尽量用到极致,使自己适应对手并制服对手。这中方法与行为被嘉纳概括为:“对手推你时你就顺势拉他,对手若拉你时你就顺势推他”。这是日本柔道的战术原则之一, 这种“借力使力”原则,与孙子在《作战篇》中提出“因粮于敌”、“务食于敌”的巧借敌力的观点十分相似。

  据介绍,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柔道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柔道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这种竞技运动,深得中国《孙子兵法》之要义。

  《孙子兵法》在日本的传播源远流长,柔道与《孙子兵法》有着不解之缘。在日本词汇中,柔道之“柔”,意味着文雅、温柔、柔顺或灵活的竞技方式,其内涵与《孙子兵法》的“柔胜”、“易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柔道“灵活即力量”的原则和舍身技的技法,展示出“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的奥妙,折射出“借力发力,借力发威”的深邃,演绎出了“始如处女,后如脱兔”的精彩。

  据日本历史记载,约在公元720年,日本流行一种类似相扑的角力赛,称为“体术”。后来由于日本深受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日本人便根据《易经》和《孙子兵法》中“以柔制刚”的学说,将“体术”改称为“柔术”。这种叫“柔术”的武术,是中国拳术的发展,而《孙子兵法》对中国武术的影响深远。

  自古拳势通兵法,不识兵书莫练拳。在东京古武道研究会曾立一碑,上书:“拳法之传流,自明人陈元赟而起。”陈元赟是中国的一位武林高手,是他将中国的传统武术传到扶桑,成为现代风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

  日本兵法专家称,柔道的这一战术,其原理与《孙子兵法》所说的“避锐击惰”、“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以及“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何其相似。《孙子兵法》提倡“易胜”,主张以智力用巧力克敌,反对蛮干和硬拼,表现出“柔胜”的特点,就是以柔克刚。《《孙子兵法》提出,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柔道的战术是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他,通过消耗敌军力气而获胜,也是通过待敌之变获胜。

  日本武术教头们认为,“被推时顺势拉他,被拉时顺势推他”的战术,体现了柔道“借力使力”的原则。柔道是建立在柔与刚的对立统一基础之上的,这种技术主张保持内在精力的旺盛并尽量放松身体状态,尽量少消耗自己的体力,而利用对手的力量去击败对手。(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