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身师:“我更希望被称为艺术家!”

2011年05月30日 16:5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文身师:“我更希望被称为艺术家!”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5月末的一天下午,天气稍有点儿凉,文身师李冬毅正躺在工作室的躺椅上休息。连续做了4个小时活儿,现在他已经累得连头都抬不起来。就在这里,他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和执业感悟。

  从小热爱美术的北京男孩

  1983年出生的北京男孩李冬毅从小喜欢漫画,但那会儿北京还没有专门学漫画的培训班,因此冬毅的家人便带着他从素描开始学起。

  几年后,李冬毅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在上中专时,正值青春期的李冬毅接触了一些在北京西单倒腾服装的朋友,正好那会儿“韩流”刚刚进入北京,于是李冬毅便组织整个年级的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美术功底将当年的最红组合H·O·T的LOGO手绘在服装上,然后再拿去让服装店代卖。

  没想到,这些服装被顾客一抢而空,几乎供不应求。由此,李冬毅赚到了他学生时期的第一桶金,也体会到了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2004年李冬毅从清华美院油画系毕业,这期间他早已经开始钻研文身。不过刚毕业的李冬毅也像大多数大学生一样,来到一家公司工作,拿着公司的企划书到处跑。

  “现在觉得那会儿真傻,什么也没学到不说吧,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比我想象得复杂多了。”于是乎李冬毅一赌气就不干了,“其实做手绘在2005年那会儿已然不是新生行业了。当时的我身无分文,心想反正自己手绘和文身都有基础,还不如直接就做文身。”

  “我的顾客就是我的人脉”

  6年的文身从业经历,对于一个28岁的年轻人来说不算短暂。在工作室刚起步的阶段,李冬毅在买文身设备上花了很多冤枉钱,也受过不少骗,看走眼很多不靠谱的朋友……

  李冬毅并没有正经拜师,他靠自己的美术功底以及朋友带朋友的模式,一直将文身工作室坚持到现在。用他自己的话讲,“我的顾客就是我的人脉。”

  顾客们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他和他的工作室,而李冬毅也清楚每一个顾客文身的目的:“有的顾客是为遮盖身上的疤痕,有的是为纪念什么而留点印记,当然最多的是因为爱美。”记者在工作室内看到,为防止感染,包括墨水,墨水容器、手套和针在内的许多文身材料都是一次性的,采用灭菌封装。

  因为文身的油墨不易褪色,因此每次开始之前冬毅都会给顾客两分钟做最后的决定,以免客人因一时冲动而留下遗憾。直到客人确定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冬毅才会拿起文身机开始操作。

  首先是画轮廓,即文线工作。下一步是阴影处理:用肥皂和水洗净文身区域后,文身师再使用厚墨和各种文身针来绘制平滑立体的线条。这一步骤如果技巧不当,可能会导致过度疼痛或延迟恢复。最后一步是上色,以及最后的清洗及包扎。

  一般情况下,一个文身图案最起码要做几个小时。“在文身过程中常常会出血,但是几分钟后就会停止。”李冬毅说。

  文身是一种活着的艺术

  有人说,文身是美丽、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征,是各式时装的完美配饰,也是独特个性和自我的体现。而李冬毅认为,文身就是在人的身体上绘画,它是一种活着的艺术。

  之前,有一位顾客来找他做文身,这位顾客出自风筝世家。“她找我来时,带着她爷爷当年设计的风筝手稿。在经过多次修改以及与顾客沟通后,最后做出来的图案我和顾客都非常满意。”李冬毅说,文身师的创作理念首先是满足顾客的要求,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自己原创的元素。

  在李冬毅看来,现代文身融合了“时尚”和“流行”,文身图案可以成为社会艺术品,优秀的文身师也应被视为艺术家。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每天早上起来,我的心态都直接影响着当天自己做出来的作品质量和创作灵感。”李冬毅告诉记者,一个好的文身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艺术素养,还要具有良好的心态。

  李冬毅说,他理解与深爱着文身师这个职业。当文身机在耳旁“吱吱”响起的那一刻,旁人可能会感到瘆人,而他的交响曲才刚刚开始。

  王紫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