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6日电 香港中通社日前刊发特稿《辛亥百年看黄花岗建筑群演变》,文章说,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时,为纪念“打响革命第一枪”的“三‧二九”广州起义牺牲烈士而建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迎接着络绎不绝的祭拜参访者。几个主要的建筑物,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演变,用包容和新意不断“凝固”着历史,同时也成为世人游览的名胜景点。
对比不少参访者记忆中的昔日“乱葬岗”,黄花岗如今已成为错落有致的“整齐岗”,丰富多样的纪念性建筑,既保留着中国的传统特色,又包容着西方的古典风格。
陵园的正门呈现“仿凯旋门式”的三拱设计,孙中山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字醒目地刻于门上。走过陵园的笔直大道,两旁尽是青翠的树木,碑石林立于宽阔的墓道之间,传统陵墓格式中的祭台、墓圹、亭坊等亦样样齐全。
烈士陵墓位于黄花岗顶,方形墓基上有一座钟顶的碑亭,亭中树立写有“七十二烈士之墓”的石碑,几十年风雨未变。只是园区初建时栽下的细叶榕树,已成为两人才能合抱的粗厚巨树。
碑亭后面是一座用花岗石砌的纪功坊,被称为是“黄花岗陵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纪功坊金字塔形的塔形顶端,矗立着一座高举火炬的自由女神像。这别具特色的造型,多年来也伴着时代的步伐在逐渐演变。
据导览员介绍,最初修建的女神像面部呈西方女性容貌,头带七束光芒冠冕,一手高举钟锤,一手持临时约法。从1921年修缮,在两侧新增雄鹰造型,到“西安事变”后被令拆毁,改为“青天白日”的“党徽”,再到1949年的国民党兵败,“党徽”重新让位自由女神像,钟锤换成一杆枪。
史料显示,文革十年浩劫中,女神像也曾被砸烂而用“火炬”暂代,也经历过空白的“失踪”。直至1981年,政府拨款复建女神像,参照巴黎和纽约的女神模型,糅合进中国女性的特点气质,将设计稍加变化。一座左手持法律书、右手高擎火炬的自由女神像,以约3.4米的高度,再次巍然耸立在纪功坊上。
经过不断修缮改进的纪功坊,首层还设有休息亭功能。其二层前后各72块青石表面刻着80多个海外捐资建园的国民党支部铭名,而背面记录了86名烈士的名字和死因。石面质地光滑完好,碑文清晰可见。而墓区众多墓群,亦保持着洁凈和光泽。
走入园区深处,一座砖红色的巨型浮雕墙映入眼帘,这是陵园今年的新建筑《黄花岗革命历史浮雕墙》。长23米、高3米的浮雕墙以历史长卷的形式展开,分为“风起云涌”、“前赴后继”、“碧血黄花”和“浩气长存”四个篇章。采用花岗石雕刻的浮雕墙轴线,将“长卷”连成一本翻开的“书”,并以86位烈士名字贯穿墙面。
总设计者广州雕塑院院长俞畅向记者表示,雕塑片瓦很难涵盖革命的全部,希望用艺术手法再现历史亮点,给人以强烈的直观感受。而浮雕底座的块状造型,象征“基石”之意,而画面中的红色花杆和黄花图案,用于表达历史的沧桑感。浮雕墙自2007年起建,历时四年完成,预计年内向公众开放。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凝固着历史,待后人寻踪。持续修缮、开发的黄花岗史迹建筑群,正以新的时空观念和审美追求,正视着百年历史的轨迹。(记者 晓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