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略萨:诺奖让我成了一个受难者 想逃到岛上生活

2011年06月15日 09:46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果不喜欢我的书,也可以把结局给改了

  本报特派记者 王湛/文 王寅/摄 发自上海

  昨天的到来而成了全国文学圈关注的焦点。

  王安忆、叶兆言、孙甘露、陈村来了,这些名家也变成了粉丝,在暴雨中追随着略萨,跨越半个大上海,从上海外国语大学转战上海戏剧学院,听略萨的演讲,看略萨的朗诵,跟略萨对话;

  以“小清新”著称的上海文艺青年们更是蜂拥而上,纷纷托关系求入场券,更是有很多苦守在略萨的车边淋雨三四个小时要签名求合影;

  中外文化记者伺机而动苦求专访,出版商则仗着这枚“大牌”开始了奇货可居式的挑挑拣拣,记者们一一吃了闭门羹。

  15年后,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再次来沪,开启他为期9天的中国之行。

  “我从来没想到我写的故事能到达中国这样遥远的地方,亦即从我儿时起似乎就构成我梦境中一部分的国家,也是我心目中非现实景物组成部分的国家,就如同我在历险故事中读到的那许多奇异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国家一样。”望着上海的摩天大楼,略萨目光深情。

  略萨捧着一束花,十点钟,很准时地来到了上海外国语学院。“我觉得被花簇拥着总比被人簇拥着好。”这个面部线条很硬朗的75岁老帅哥在粉色百合的簇拥下确显青春柔和。

  他把百合放在桌上,戴上眼镜,很是入乡随俗地仔细聆听主办方上海外国语大学、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大使馆、上海九久书城轮番对他的介绍。“我觉得今天真高兴,你们都能这么赞美我。”略萨微笑,露出孩子般的纯净笑容。

  “75年前,我出生在秘鲁南方的一个城市,叫亚雷基帕市。诞生在这个城市,我非常喜欢,因为他有很多的故事。”早上的演讲,主题叫《略萨:一个作家的见证》,略萨很是严谨,把他从出生开始起的文学经历罗列了一遍。

  “5岁时,我就开始阅读了。这等于是我人生的一个跳跃,而且是非常棒的一种方式的跳跃。”说起阅读,略萨两眼放光,“我认为阅读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方式,你能够了解单词的意思,把这些句子变成形象,通过这些形象你能知道其他人的生活,在时空进行旅行,把我的生命融入到其他的令人惊奇的、非常棒的、神奇的生活中去。”

  略萨说他写的最早的东西,是对一些书的改写。“比如有些结局我不喜欢,我就把结局给改了。”看到这句话把台下的观众逗乐了,略萨趁机调侃,“你们也一定要多阅读,如果不喜欢我的书,也可以把结局给改了。不过,那恐怕就获不了诺贝尔奖了。”

  暴雨中浇成冰冷湿透的人们,进入到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院,从那些橘黄色的暖暖的光里,感受到了暖暖的温度。

  更让他们感到温暖的是,略萨带着暖暖的笑意看着每一个人,很有爱地跟每个走过他身前的人鞠躬、握手。这个眼神犀利的老帅哥,握着你的手时,软软的。

  上海戏剧学院红色小洋楼有着浓浓的文艺气质。这个擅长写“反独裁”的硬汉略萨也变得很“文艺范”。

  在舞台的左前方坐定,灯光暗下来,略萨在一束蓝色的聚光灯下,朗诵起他最爱的《酒吧长谈》。

  他的西班牙语念得很有乐感。偶尔,他会抬起头,瞪大眼睛看着你,转瞬间,他也会皱起眉,一脸疑惑地望着你。

  “今年3月的时候,我在墨西哥城重返舞台,亲自出演我自己所写的舞台剧《一千零一夜》。我以票友身份,担纲剧中男一号每夜与不同少女圆房的愤怒老王。”略萨很是调皮,“所以,我朗诵得应该不差吧?”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教授聪明地接过“话茬”,“我在略萨的作品中,看到了绝妙的结构,所以,我们要把您的作品改编成戏剧,下次请您再来中国,来观看您的作品首演。”略萨频频点头。“我希望有合适的角色我自己来上戏演。”

  除了快乐

  他还……

  消极:小说是谎言

  对于上海作家孙甘露和叶兆言来说,昨天和略萨的对话,就像来会一个老朋友。

  昨天的叶兆言显得有些紧张:“我准备好的话,在略萨朗诵的时候就忘得差不多了。”于是,孙甘露成了和略萨对谈的主角。“我希望自己就是略萨,不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而是略萨的自传体小说中那个‘胡莉亚姨妈’太迷人了。”

  让叶兆言印象最深刻的略萨作品,也是《胡利娅姨妈和作家》,他说自己当时看完这部作品之后,一直在想象美丽的胡利娅姨妈的样子。“可惜的是,翻开新版该书,还是见不到伊人倩影,多少有些失望。”

  “我不认为这是我的自传。我本来只是想记录下生命中的一个阶段。我试图写得客观,但事实上失败了,小说不是说真相的方式,小说是谎言。当时为了让小说看上去令人信服,我做了很多改动,书中编造的东西,比事实要多。”略萨说,“所以,胡利娅姨妈只能靠大家去幻想。”

  牢骚:诺奖让我成了一个受难者

  头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略萨如今逢人便说:“诺奖让我变成了一个受难者。”

  “我的生活还是发生变化了。因为现在很多人来采访我,我是受难者。新闻界根本没有休止地要来采访你,不让你好好地安静地生活,不让你好好地工作。有时候我想逃到岛上去生活。我也当过记者,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我开始讨厌这个行业了。”

  不过,略萨觉得,诺贝尔文学奖跟其他的奖项一样,也会有评错的时候。所以中国读者完全没有必要对诺贝尔文学奖如此狂热。

  “比如博尔赫斯没有得奖。第一个文学奖获得者是法国作家,你肯定不会看他的作品,我觉得也不值得念他的名字,当时和他竞争的,是托尔斯泰。”

  略萨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自己觉得有点难为情。“博尔赫斯没有得奖,现在给我奖了……评委会也是人,有时候确实会搞错。”

  凌厉:作家有政府补贴会很危险

  对于略萨来说,全职写作是不可想象的。“我曾经想过100%的时间都写作,但不可能。我觉得没有一个国家有专业写手,因为他不可能靠写作能吃饭。”

  略萨在最多的时候做7份工作挣钱。“我很年轻时就结婚了,19岁。那个时候大学还没有毕业,我必须要工作,要养家糊口。在大学图书馆工作,在广播电台也工作过。还有在殡仪馆登记死人的工作我也做过。”

  说起这份工作,略萨还心有余悸。“找到一个死人给我一份钱,那个钱很少。但我对文学的激情,哪怕做了7份工作,我还是找出了时间,工作完之后,星期天都写作。”

  “战胜困难,你和周围的恶劣环境进行斗争,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激励。一个作家总是被人夸赞,有奖金,有政府补贴的话,我觉得会很危险,他的创造性就会丧失一点。”

  略萨谈起这个问题很严肃,甚至语气变得有些凌厉。

  “很多好的作家,都是不断克服碰到的困难。特别是一些杰出的作品,都是从困难那里诞生出来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