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国产电影的当务之急:发现下一个类型?

2011年06月16日 14:35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新浪潮论坛聚焦绕不开的话题——

  类型片:工业和艺术同找新意

  “有人评价现在是电影产业最好的年代,也是成长最差的年代,中国的电影去年创造了历史新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创造性差,类型单一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这段话出现在昨天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新浪潮论坛上,折射出类型片在当今中国影坛所引发的高度关注。

  然而,发现下一个类型,是否就是国产电影的当务之急?各方的看法并不一致。

  电影工业的基石?

  从本质上说,类型片是电影工业标准化生产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电影工业的基石,所以资本都爱类型片。眼前的例子,就是在本届电影节上高调宣传的《白蛇传说》。该片由巨力影视投资过亿元拍摄,前缀包括古装、魔幻、爱情、动作,称得上是集各种类型之大成。在昨天的论坛上,以嘉宾身份出席的《白蛇传说》出品人杨子毫不讳言对于类型片的偏爱。而在所有类型片中,他尤其看好古装片和魔幻片,认为它们是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不仅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而且刚刚开始。在他看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注定了此类电影“永远不会过时”。

  同样看好古装类型片的还有《花木兰》的投资方、星光国际总裁宋光成。据他在昨天的论坛上透露,该公司投拍的新片《鸿门宴》将于今年11月下旬上映。在他看来,古装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国产商业大片的主要方向,原因很简单:“保险”。

  其实,一句“保险”,解释的不仅仅是古装片在当今国产影坛的流行,更是类型片在未来国产电影工业中的长盛不衰。来自香港的文化评论家马家辉一语道破天机: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的银幕数量大幅度提高,要想尽快制造出足够多的电影来投放市场,类型电影是一个很有效率的运作,从人物的设定、服装到整部电影的名字,全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批量生产。

  电影艺术的末路?

  对于类型片的质疑出现在论坛的互动环节。有听众提出问题:怎么看待类型片的一拥而上?对于那些我们曾经擅长的类型片,是不是也应该有所保护,而不是越拍越烂?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这正是电影工业与电影艺术的冲突所在。工业永远在寻找可以复制的成功模式,但艺术的特质恰恰是不能被复制;工业的大行其道往往就是艺术创意的末世。

  在二者间游走的各种纠结,几位出席论坛的导演都深有体会。贾樟柯现在烦的事情是“接到的十几个剧本都是穿越的”,而张一白也抱怨:“我们很多导演这几年真的跌跌撞撞,贾樟柯火的时候,拍贾樟柯,宁浩火的时候一堆宁浩。”伍仕贤直言:甚至在营销的时候,发行方为了把电影归到一个热卖的类型而不惜去忽悠观众。

  在电影工业大发展的今天,艺术的多样化特质已经无法阻挡类型电影的大潮。然而题材越拍越窄的市场并不会给所有导演一样的机会,张一白就不无调侃地说:“比如说我们要拍鸿门宴,两年前或者是去年的我,我估计宋老板肯定不会投给我,杨老板也不会投给我,他们觉得我拍一个千八百万的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也得生存,也得吃饭,也得给电影市场提供一个片子。”而宋老板给出的说法则是:“我们现在一方面找题材,一方面找导演,导演形成一个很独特的风格,市场能够接受的风格。在发现下个电影类型的同时,去发现下一个电影导演的类型,我觉得这是下一种做法。”

  这或许是电影工业能留给电影艺术的最大空间。导演能做的是为现有类型赋予新意。与其说这次论坛是为了发现下一个电影类型,不如说是工业和艺术共同在类型片的框子里找些新意思。

  本报记者 邵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