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夺先声
毛泽东事后回忆,他能成为马列主义者,和两个人密不可分,一个是陈独秀,一个是李大钊。同时还读了三本书,让他铭记一生,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他说,此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1920年11月,毛泽东受陈独秀委托,与何叔衡、彭璜等6人创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小组采纳“事须秘密”,“潜在运动”的建议,常以群众团体和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名义,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
次年7月,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他担任记录。会上,他介绍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情况。
一大后,毛泽东回湖南,发展工运。他安排李立三、刘少奇在安源组织罢工,自己去其他地方播撒革命种子。
毛泽东组织各种各样的工会,暗中发展党组织。他穿着粗布衣衫装扮成工人,吹着口哨指挥工人喊口号;他领着一批人冲进有钱的工头家,让工人看看两者在饭食上的差距;他发动了多达十几次的罢工。
两年后,湖南有了20多个工会组织、5万多名会员。1922年时,湖南的中共党员猛增至100多人。每一个工会成立,他都设法把党员安插进去任总干事。
湖南的劳工运动发展到中国的最前列。毛泽东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1923年中共三大,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
“农运”酬壮志
1923年,毛泽东开始从政治上考虑农民问题。他在中共三大上敦促,把农民作为革命的必要组成部分。
这一切中时弊的观点,将在日后对中国革命产生巨大影响,但在当时,未被注意。中共中央的注意力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在国共间合作;工作重心则在城市。
1925年初,毛泽东到韶山周边农村,尝试在山林田间、陋棚草舍,向农民谈共产主义。
毛泽东的主张一再遭到党中央反对。陈独秀说:“农民是小资产阶级……如何能做共产主义的运动?”
1927年1月,毛泽东花了32天考察湖南五县,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然而,陈独秀并不喜欢这份报告,整篇报告被加上他的否定性评价,发表在湖南一家刊物上。
1927年中共五大,毛泽东提出“建立农民武装”,但再次遭到强烈反对。他还被取消了投票表决权。事后,毛泽东徘徊长江边的黄鹤楼,独自作诗。
这一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毛泽东授命,组织农民发动秋收起义。
城市起义接连失败,党员被大量屠杀。毛泽东则凭着当年离开韶山的倔强,在大山里坚持自己的主张。
之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红军走完长征;在延安建立敌后根据地;发动农村包围城市。
经过千百万次的浴血奋战,共产党取得政权。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拖长了的湖南口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纪念馆
《湘江评论》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创刊号刊登了署名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在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
创刊号当天全部销完。重印2000多份,仍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从第二期起改印5000份。
创刊号上的宣言署名毛泽东,号召“由强权得自由”,主张以平民主义(德谟克拉西)来打倒强权。主张彻底研究学术,努力追求真理;群众联合,向强权者做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
□本报记者 吴伟 湖南韶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