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条“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裝水”的警告在网上疯狂转发:“有位朋友的母亲最近才被诊断出乳腺癌。医生告诉她:女性实在不应该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裝水。热能和塑胶瓶子两者遇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物质,而那些将会导致人们罹患乳腺癌。在此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小心并且千万不要喝留放在车子里头的瓶裝水。”
这条警告虽然说得有鼻子有眼,却经不起推敲。科学家们虽然已经确定了很多物质是致癌物,但这是指这些物质能够增加致癌的风险,并不是指摄入了这些致癌物就百分之百地致癌。另一方面,有很多因素能致癌。因此具体到某一个人患癌的时候,几乎无法肯定究竟是哪个因素导致了其患癌(只有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下才能建立明确的因果关系,例如曾经受到强烈的核辐射)。
瓶装水、软饮料的塑料瓶采用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有研究表明,PET塑料瓶有可能会释放出己二酸二辛酯(DEHA)和邻苯二甲酸盐DEHP。动物实验表明DEHP是一种致癌物质。不过,这些研究有争议。DEHA和DEHP通常用来作为塑料的塑化剂,但是并不用于PET制品,PET塑料瓶检测到的DEHA和DEHP可能是外源污染。
如果PET塑料瓶中含有DEHA和DEHP的话,受热或阳光照射能不能让它们更多地释放到水中呢?2003年瑞士科学家曾做过实验,让两组PET塑料瓶装水在阳光下照射17个小时,一组在空气中照射,一组半泡在60摄氏度的水浴中照射,然后与放在25摄氏度阴影处的对照组做比较。结果发现,放在空气中照射的那一组水中的DEHA、DEHP的含量和对照组没有区别,照射同时加热的那一组有的水中DEHA和DEHP的含量有所增加,最高的分别达到0.046微克/升和0.71微克/升。但是这仍然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中这两种物质的限量(分别是80微克/升和8微克/升)。如果长期持续地饮用这种水,根据其DEHA和DEHP的含量可以估算出,致癌的风险分别为十亿分之1.6和千万分之2.8,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台湾“毒饮料”事件非法添加的塑化剂就是DEHP。各种瓶装饮料会使用各种添加剂,增加了非法添加和造假的机会。即使是完全合法的饮料,也未必能够避免健康风险。例如果汁饮料通常会用到防腐剂苯甲酸,这是合法的添加剂,但是苯甲酸能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致癌物苯,特别是在受热和光照的条件下更容易反应。那么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是不是就比果汁之类的安全呢?它们也许没有致癌的风险,却有别的健康风险,例如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瓶装水又如何呢?如果喝的是瓶装矿泉水也未必安全,因为它可能含有致癌物溴酸盐。天然矿泉水中其实并不含溴酸盐,但是普遍含有溴化物。瓶装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用臭氧杀菌,而臭氧会与溴化物起化学反应,生成溴酸盐。加拿大卫生部的研究表明,用臭氧消毒的瓶装水中,每升含有4.3~37.3微克的溴酸盐,平均含量为18微克。自来水中也含有溴酸盐,但含量较低,每升含有0.55~4.42微克,平均含量为1.71微克。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溴酸盐能使实验动物致癌,但还未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也致癌,因此将溴酸盐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含量每升不要超过10微克,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推算,这个数值相当于在人的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高了不超过万分之一。
所以对瓶装饮料来说,最安全的是最简单的纯净水。但是长期只喝纯净水有可能导致身体对必需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从营养的角度说,如果是家庭日常的饮用水,最好还是喝自来水或简单过滤的水,应含一定量的钙、镁等必需矿物质,不宜太纯净。许多人以为水中的钙没法被人体吸收还会得结石,不敢喝硬的水。事实上,人体对水中的钙的吸收利用和对牛奶中的钙吸收利用一样。喝较硬的水同样能补钙,喝一升含300毫克钙的水相当于喝一杯牛奶。
但是即便是出厂时检验合格的自来水,也未必就是完全安全的。例如,尽管自来水出厂时水中铅的含量很低,但是流到你家里的时候,铅含量可能就变高了。这是因为自来水中的铅主要来自于自来水管道,是管道受到水的腐蚀引起的。即使是声称“无铅”的黄铜接头、水龙头实际上也含有少量的铅能泄露出来。所以应采取一些做法以尽量避免铅的摄入,例如如果某个水龙头已长时间没有用过(比如隔夜),在取饮用水之前,先让自来水冲流数秒到两分钟(时间长短取决于是否刚刚大量用过水,例如如果刚刚冲刷过马桶,那么流数秒钟可能就够了),再取饮用水。这是因为水在管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可能受到铅污染。如果房间里有热水设备,热水应只用来洗漱,不要取热水当饮用水。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溶解铅。
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饮料?从安全和营养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并没有一个明显的选择。 方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