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片《英雄虎胆》
上映时间:1958年
访谈人物:于洋
“我们这代人最爱说活一天,做一天。尽我所能帮助青年人,做点补充性的工作,我就从心里高兴。”——于洋
《英雄虎胆》是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影响极大的惊险片,虽然影片在叙事模式上采取的仍然是“冒名顶替”的套路,但艺术上的虚构与想象却相当大胆。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于洋扮演的曾泰与扮演国民党女特务阿兰的王晓棠共舞了一段当时闻所未闻、热情激昂的伦巴。这段舞蹈不仅让两位明星迅速走红,更让人们记住了于洋那一身正义之气。如今于洋已经80多岁了,回忆起当年《英雄虎胆》的拍摄,他仍然觉得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
幕后故事 演“坏人”不能贴好人标签
《英雄虎胆》是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影响极大的惊险片,以解放初期广西南部山区三千顽匪垂死挣扎为故事背景。于洋饰演的曾泰是我军某部的侦察科长,他冒充刚从国外越境过来、现已被我军捕获的匪军副司令,根据其供词线索深入到匪巢之中。在接受层层考验之后,曾泰终于掌握了土匪兵权,送出情报,我军根据情报将匪徒一网打尽。
对于于洋来说,能够主演这样一部电影,在上世纪50年代末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那个年代拍的电影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概念化的东西比较多,正面人物都不能拍,反面人物则要用暗光来表现,特别是革命电影。《英雄虎胆》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我认为在某种情况下有一定的革命意义。严寄洲这位导演是很有革新精神的,他在拍摄的时候总是先考虑人物的个性和命运,跳出概念性的理解。 ”
因为于洋塑造的这个角色有两种身份,所以在把握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上,于洋做了很多准备:“我的哥哥就是地下党,他曾在敌人内部做过侦察员。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听他讲这些故事,所以我接这个剧本的时候,对侦察员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的。和导演、编剧讨论剧本的时候,我还提了一个想法:让我演国民党的副司令,我就得像国民党,不能在脸上贴一个条,说我是共产党,那就概念化了。因为在剧情当中,我不能有露马脚的地方。 ”抱着这种心态,于洋抛弃了概念化的表演方式,他扮演的假副司令、真侦察员惟妙惟肖,身份转换也恰到好处,以至于他还因为这次表演在文革中受到过批判,说他“比敌人还坏”。不过在观众看来,这正是演技的体现,因此这个角色让观众记了几十年。
经典片段 掀起当年跳伦巴舞热潮
虽然影片在叙事模式上采取的是“冒名顶替”的套路,但在艺术上的虚构与想象却相当大胆,对剧情的设计也别具匠心,不仅“敌中有我”,而且“我中有敌”,这在以往同类影片中是很少见的。导演打破常规,选用了在气质与形象方面属于正面型的演员王晓棠扮演敌女特阿兰一角,王晓棠反戏正演,使这一角色摆脱了脸谱化的积弊,深入细致地揭示了这一人物复杂的内心矛盾。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影片让身穿“奇装异服”的阿兰与曾泰一起跳“伦巴”舞——这独特的场面与情调,为处于长期封闭状态下的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听感知与体验机会,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私下里审美追捧的对象。据说,此片播出以后,当时的大街小巷就暗潮涌动,出现了许多偷偷学跳伦巴的青年男女。
而跳伦巴舞这一段,也确实让于洋犯了难。于洋回忆说自己在解放区曾跳过探戈,但都属于简单比划比划的水平,“那时候也没什么文艺生活,最多就是跳跳舞。 ”但说起难度较高的伦巴,于洋就没接触过了。当时八一厂有一位从香港回来的技术人员,他正好会跳伦巴,于是就被请来当于洋和王晓棠的“舞指”。于洋说:“王晓棠的感觉非常好,她一学就会了,我却总是找不着感觉。其实跳舞这场戏拍的很多,各种各样的姿势,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也是很酷的。但在当时,这样的镜头搞不好就是美化敌人了,所以后期剪掉了很多。 ”不过于洋评价说:“当时这部电影反映的东西,广大的群众还是很喜欢的,因为有悬念、细节、故事人物也特别,所以今天常说要拍观众愿意看的电影,像这种电影就是观众愿意看的,没有讲什么大道理。 ”
拍摄花絮 结局共设计了三个版本
因为要经过层层审查,所以《英雄虎胆》最后的成片和当初拍摄时有很多出入之处,于洋透露说,最后连女特务阿兰的死,就拍过好几个版本。
片中曾泰打入匪巢内部是经过了多次的考验的,有一次需要面对的是审讯自己的同志。侦察参谋耿浩冒充送烟土的狗腿前来接应曾泰,女匪首李月桂对这个新来的人产生了怀疑,耿浩暗中把新联络点的情报交给曾泰。李匪根据暗藏在我军内部49号特务的报告误以为耿浩就是曾泰,逮捕了耿浩,并让曾泰亲自审讯。耿浩为了帮助曾泰完成任务,一口咬定自己就是曾泰,帮助曾泰闯过了难关。于洋回忆说,在拍摄这场戏的时候他的精神高度集中:“我的打火机都在颤抖,但是我还得掩饰自己的紧张。所以拍完这场戏后感觉特别疲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
在片中,曾泰和阿兰产生了感情,有一场戏是阿兰幻想未来和曾泰在一起的场景:两人一起出国,一起开车,一起游泳,过各种各样上层社会的生活。在于洋看来,这样的设计是很有味道的,“但是拍完之后,导演还是担心美化了特务形象,就把这段戏做了一些处理。 ”而影片结尾关于阿兰的死,当时也还拍了另外两个版本:一个是虽然曾泰朝阿兰开了一枪,但她并没有死;二是阿兰为了救曾泰替他挡了一枪而死。但最终还是改成曾泰将阿兰击毙。
于洋认为总体来说《英雄虎胆》拍得还是比较顺利的:“这部片子拍的最好的一点,就是导演并没有给演员更多的约束。演员在理解剧本人物之后自己有所发挥,导演并没有加以限制,完全是按照演员自己的感受来演的。 ”
相关阅读
于洋一生甘为孺子牛
于洋是山东省黄县 (今龙口市)人,1930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42年,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一部儿童片挑选临时儿童演员,于洋抱着自己找活路以减轻母亲负担的心理去应试,结果被选中。于是,在半工半读生活中,他接触了电影表演。
1945年,他那在八路军中工作多年的哥哥随部队来到长春,找到了他,并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7年11月,于洋奉命来到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留下他打老蒋》的拍摄。从此,他正式开始了电影演员的生涯。1948年我国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桥》开始拍摄,在这部影片中,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国家的主人出现在银幕上。于洋在影片中饰演了青年工人吴一竹。之后,于洋还参加拍摄了 《中华女儿》、《卫国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摄这些影片的过程中,他接触到刘琼、谢添、陈强、张平等有经验的老演员,从他们身上学习了许多经验。他尤其不能忘怀自己的良师与益友——蓝马。于洋与蓝马是在1951年拍摄《走向新中国》时结识的。在影片中,蓝马饰工程师,于洋饰炼钢工人。从体验生活,到实地拍摄,他们一直在一起。1955年,于洋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毕业后不久,在影片《英雄虎胆》中塑造了我军侦察员曾泰的形象。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于洋演员生涯的黄金时代。他连续参加 《飞越天险》、《青春之歌》、《矿灯》、《水上春秋》、《暴风骤雨》等影片的拍摄。
如今已经年过八旬的于洋,看起来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习惯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他非常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做事:“看到年轻人哪一点做得好,我就很振奋,我看到了一种希望。 ”于洋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追求,他坚持的是孺子牛精神,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最大的愉快和安慰。他还说,自己一辈子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但这些形象代表的民族电影和民族文化,不属于他个人。 记者梁巍电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