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孙子兵法全球行:“韩流”“汉风”话孙武

2011年06月29日 09: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孙子兵法全球行:“韩流”“汉风”话孙武
    图为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沈晓刚(左)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门前与中新社记者合影。韩胜宝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首尔6月29日电 题:“韩流”“汉风”话孙武——访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沈晓刚

  记者 韩胜宝

  “《孙子兵法》在韩国的普及率非常高,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并不奇怪”。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韩关系源远流长,自有文字记载起就有来往,包括《孙子兵法》传入朝鲜的时代。

  当记者问及在首尔街头随处都能看到用汉字醒目标出的景点、遗址、地名和各种招牌时,沈晓刚回答说,15世纪以前,朝鲜半岛并没有自己的文字,连王公贵族使用的都是中国汉字,官方的纪录如《朝鲜王朝实录》用的全是汉字,这也是《孙子兵法》很早传入朝鲜半岛的主要原因之一。

  沈晓刚说,与日本不同的是,朝鲜半岛历史上与中国和平相处时间很漫长,当时朝鲜王朝到中国参加科举考试,《孙子兵法》列入考试范围,这也是《孙子兵法》很早传入朝鲜半岛并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所以韩国在应用《孙子兵法》上也与日本不同,日本从战国时代开始一直到“二战”结束前,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涌现出一批军事研究家;而韩国主要应用于社会文化生活领域,涌现出一批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家。

  《孙子兵法》在日本、美国主要在精英阶层,而在韩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相当普及。沈晓刚认为,这是由于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文字相融,习俗相似的缘故。朝鲜半岛长期处在中华文化圈内,在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兵家文化,这是中韩文化长期交流的结晶。

  沈晓刚告诉记者,很多韩国人对中国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孙子兵法》都很熟悉。韩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韩国的现代文明交汇融通。中韩文化交流的显著特色是,“韩流”与“汉风”形成了兼收并融。

  沈晓刚称,《孙子兵法》在韩国的传播,古人已经做了。我们的使命是,如何让中国和世界的这一文化瑰宝更贴近韩国民众,直接指导韩国人的思想和生活。

  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工作七年的沈晓刚回忆,在他到使馆工作前的2001年,时任中国对外联络部长戴秉国来到首尔,把刻有《孙子兵法》并用丝绸扎成的竹简送给了当时的自由民主联盟总裁金钟泌。他到使馆工作后,中国政府官员到韩国访问赠送的《孙子兵法》至少有一、二百本。

  沈晓刚介绍说,2004年12月,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成立,这是中国政府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主要通过信息服务、教学培训及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向韩国民众推介包括孔子、孙子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先后接待了数以万计的韩国朋友,并拥有4900多名固定会员,为韩国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

  沈晓刚表示,目前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已发展成韩国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五大外国文化中心之一,随着文化中心认知度和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韩国政界、经济界高层人士前来参观访问,一些韩国文化团体也希望与中心合作,折射出中国文化影响力在韩国不断提高。我们将更好地利用这一品牌,让中华文化在韩国更具影响力。(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庄百万】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