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王安忆:萧红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突然睁开眼睛

2011年07月07日 21:27 来源:文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那个时代的 知识分子 突然睁开眼睛

  □王安忆

  作家和评论家不太相像,评论家总是解释很多现象,而作家正好相反,总是喜欢提出问题,总是会对很多事情产生疑问。这里,我就谈谈我自己发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探访萧红故居时,我一直在想: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时代很奇怪,似乎所有的知识分子,受过教育的人,突然睁开眼睛,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意。比如萧红,其实在我看来她的生活也是很正常的,母亲去世,继母对她不够好,我想这个不够好恐怕也是有限的,但是她就非常愤怒。这种经历也曾在张爱玲身上发生过,母亲出走,父亲娶了一个继母,对她很不好。那个时代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人的命运忽然之间就都有一种觉醒,对现实的生活很不满意,就产生了一种“厌乡症”,直至出走。这时,正好发生那么多大事情,很合乎他们的愤怒。

  第二个问题,我感觉,当时的这些作家,他们在启蒙的时候,却有一种和启蒙的紧张关系。张爱玲自己绝对否认“五四”对她有影响。其实她自己是很受“五四”影响的。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本优美的书。在《呼兰河传》里面,我也感到一种紧张关系,她所描写的那些个人生活,都是不自觉的,都是没有自觉性的,都很悲惨。但是她里面又流露出一种乡愁,分明是一种眷恋。尤其是写祖父的时候,写她们那些乡人、乡党的时候,我就感觉里面有一种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有时候偶尔会在鲁迅的小说里面发生。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里面,这些人物都是他要去启蒙的人,可是就在这么一个瞬间,鲁迅变得很温存,他带着很温存的心情去写他们。鲁迅病得很重的时候,对现实生活,对日常生活是很批判的,但他却在病中,忽然让许广平把灯开开,说要东看看,西看看。我觉得像“五四”时候的作家,他们处在紧张的关系里面。在偶然的情况下,忽然之间她会发现这样一个事情:他(她)要启蒙的人,又反过来启蒙他(她)了。

  第三个问题,我想到女性在“五四”运动里面的命运。我感觉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革命总是和爱情联系在一起的,这在“男女关系”上面表现得非常突出。

  那个时代,这些男性都已经完成封建社会给他们的义务,他们都是娶过老婆的,包括鲁迅,但新时代的女性都愿意把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全都托付给他们。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说冰心、林徽因,她们是家境、家世比较好,背景比较好,所以受到家庭的保护。那么,这种“五四”女性的命运,肯定在她们的小说里面有不同的反映。

  第四个问题,我认为,现代作家写小说的时候,中国的现代小说并没有成形,萧红他们那一代作家可以说是现代小说的雏形。我不太建议大家去研究中国的现代小说、当代小说和古代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有什么渊源。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写得不太一样,现代写的小说,其实是从西方过来的那一派。“五四”这代人在写小说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摹本的,即使有摹本所依,也是比较差的。我的问题反过来,当时他们写这样的小说,怎么样走到今天,变成今天的成规的,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问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