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世界新闻报》的警示:媒体要成为社会的良心

2011年07月12日 14:14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后一期报纸的头版大字写着:谢谢,再见。

  7月10日,拥有168年历史、发行量达260万份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因陷入窃听丑闻而停刊,这条消息不但在英国掀起轩然大波,甚至于震惊了世界,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其背后扭曲的现代文化娱乐生态,则更加令人深思。传媒竟然成为丑闻主角,再次提醒作为“社会良心”的现代传媒,不但要遵守道德法律,而且应该为社会文化建设负起自己的责任。

  此次引发《世界新闻报》关门的窃听事件是该报雇用私家侦探窃听失踪女孩米莉·道勒的手机留言,并因此干扰警方调查。随后发现,《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业务相当惊人,不但涉及英国王室、名流,就连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和伊战阵亡士兵家属,也成为其窃听对象。警方透露,被其窃听的无辜民众可能多达4000人!《世界新闻报》以揭露名人隐私和追求独家新闻而闻名,在其历史上,曾经做出了显赫的成绩。然而,此次曝光的一连串窃听丑闻,严重违反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并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真相的穷追不舍,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择手段,采访行为本身同样不能违背道德、触犯法律,《世界新闻报》此次关门,可谓给全球同行敲响了警钟。

  舆论监督是新闻业安身立命的重要支柱之一,媒体常常以揭露丑闻为社会激浊扬清,从而赢得“社会良心”的赞誉。事实上,《世界新闻报》以揭露丑闻而闻名业界,曾多次获得各类新闻大奖。然而,此次窃听事件的曝光,《世界新闻报》则以丑闻的形式,将自己变成了新闻的主角。其被迫停刊,也充分说明了英国公众对新闻违规的“零容忍”。据专家介绍,英国新闻业比其他国家更注重媒体自律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约束,媒体内部有从业规范,新闻界还成立了新闻委员会、报刊投诉委员会、道德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机构。正是因为有成熟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才得以曝光,并引发英国政府、公众乃至世界舆论广泛关注,其停刊也就成为一个明智而必然的选择。

  《世界新闻报》停刊,是一个反面典型。联想我国新闻业,近年来种种违规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令人尴尬的是,这些事件处理起来常常“无章可循”。这是因为我国在相关道德完善和法律制定方面还比较缺乏。职业道德不够细化,缺乏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职业道德准则”,新闻立法还不够健全,一些具体行为缺乏法律约束。举例来说,“暗访”现在是新闻业常常采取的手段,那么,应该如何管理和规范?目前,国际上很多新闻自律中都有详细的规定,要遵守非常严格的批准程序。而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却比较随意甚至于“无法可依”,很多本可以通过正常采访获得的新闻,也用上了“暗访”手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钓鱼式”采访、“陷阱式”采访时时上演,严重侵犯了被采访者的正当权益。

  《世界新闻报》作为一份小报,“色情、犯罪、八卦”是其关注的主要对象,迎合并且塑造了读者的低级、庸俗的审美趣味。乃至于81岁的作家雅科布斯认为,“我们对它的消失感到很高兴,它是英国景色中的一个污点,是一份烂报纸,它一点儿价值都没有。”雅科布斯的话尽管有点偏激,却也道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泛娱乐化时代,很多报纸尤其是一些小报,在新媒体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正义无反顾地扎进娱乐化大潮中不可自拔。《世界新闻报》长期以来以“抓眼球”作为自己的重要诉求,为提高自己的发行量和商业价值用尽了手段,“窃听”可以说是采访手段“升级”的必然结果,只不过,这种手段不但触犯了道德、法律,而且,也是对社会文化审美的严重戕害。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一些媒体在这方面已经“毫不逊色”。由于数量众多,同质化严重,媒体之间的竞争常常陷入无序乃至恶性循环之中。为吸引眼球,一些媒体把隐私当催化剂,热衷于大大小小的花边新闻,对影视大腕、体育明星、社会名流、商贾大员不惜笔墨,抓到一点点隐私便如获至宝、浑水摸鱼,不惜捕风捉影、添油加醋,无所不用其极。一起吃个饭,就是暧昧;两个同性肢体接触一下,就是“断背”。这其中,婚恋情变更是焦点,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电台,娱乐版上充斥众多的“小三”、“劈腿”。一些媒体甚至于公开提倡“狗仔队精神”,营造低俗的文化氛围。近年来,在诸如“王菲生子”、“张柏芝离婚”等娱乐新闻中,不惜对明星盯梢、纠缠,甚至用非法手段追逐所谓的“独家新闻”、“爆炸新闻”。有的媒体热衷于“先发布、后纠正”,上演“连续剧”,引发全民“围观”。而获取这些所谓新闻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或者通过道听途说,或者通过盯梢窃听,甚至通过猜测臆想。为夺眼球,已全然无视媒体的公信力。

  因此,此次《世界新闻报》的停刊,事实上为新闻业敲响了警钟,那就是,作为现代传媒,不但应该遵守道德法律,还应该在文化审美上有所追求。因为,媒体不但是信息平台,更是文化载体,不但要传播知识,还应该塑造社会的精神价值。 本报记者 贾梦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