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叶心瑜:毛泽东对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2011年07月13日 17: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毛泽东在建党前后,是位博学、笃学、苦学、践学的知识分子。他广读书、比较学、实践行的读书精神,获人称道,也使他从非马克思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他从组织“新民学会”到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从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作了充分准备。

  1918年8月,毛泽东到达北京,10月,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在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直接领导下工作。李大钊的言论和行动直接影响着毛泽东。1920年11月间,毛泽东收到陈独秀、李达的来信,接受他们正式委托,积极筹备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毛泽东于11月左右邀请陈独秀来长沙,参加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会,陈独秀因工作未能到会。南陈北李的建党思想对毛泽东产生了直接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存在不是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决定的,而是要看它的指导思想、纲领、行动、宗旨、道路、战略、策略、政策等。在上述问题上,毛泽东都起到了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正如《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所表述的:毛泽东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由激进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在长沙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从事革命活动。同年,他在第一次北京之行期间,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五四运动后,他主编《湘江评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认为这个胜利“必将普及于全世界”,“我们应当起而仿效”。1919年12月他第二次到北京,热心阅读关于十月革命的书籍和马克思主义著作。1920年4月,他从北京到上海,一直逗留到7月,同陈独秀探讨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开展湖南的革命活动等问题。在北京和上海这段时间里,毛泽东的思想迅速发生变化。到1920年冬,他从理论到实践上已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积极从事建党的准备工作,使新民学会成为奉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信仰的革命团体。萧子升晚年回忆道:1920年,新民学会出现了分裂,在毛泽东领导下,那些热衷共产主义的人,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秘密组织。萧子升讲的这个秘密组织就是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上述记述和回忆充分说明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和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以及他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作用。

  中共成立后,毛泽东回湖南,1921年10月成立支部,发展党员,后来又成立湘区区委。1922年11月,成立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统一湖南省工人组织。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斗争中,毛泽东已成为老练的革命家。毛泽东不仅重视工人运动、重视党组织的巩固发展,而且重视农民运动,把农民作为中共可靠的同盟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共三大上由毛泽东和谭平山起草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如果中共也注重农民运动,把农民发动起来,就可形成革命局面。

  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农民参加革命的重要性,具体分析农民中各阶层的经济、政治地位来说明农民革命的动力和目标、说明中国革命同盟军这个重大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基石。瞿秋白当时曾称赞毛泽东和彭湃是领导农民运动之王,彭湃牺牲后,毛泽东已成为领导农民运动的极具权威的领导者。

  在中共三大前,他已具有统一战线的思想,这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

  革命道路的提出和逐渐成熟,也是毛泽东对党创立、巩固和发展的贡献之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毛泽东等拿起了枪,上山打游击,实行了“枪杆子”与“民众运动”的结合。毛泽东提出革命道路的理念,是中共巩固和发展的正确重大的战略决策。

  毛泽东建党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巩固和发展起到极大作用。建党前,他与蔡和森通信中提出建党的重要性。三湾改编、古田会议胜利召开,对中国共产党建设起到极大作用。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对它的贡献已载入史册。

  毛泽东创建中国共产党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毛泽东对党创建的贡献。一是重视理论学习,把共产党建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二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求共产党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永葆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四是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五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六是在学习、实践中探索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在胜利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等。

  叶心瑜(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