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张中江) 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16日表示,“大量的张爱玲传记需要重写”。学者止庵表示,目前出版的张爱玲传记,基本没有什么价值。以后有要写的,也比较难。
《张爱玲私语录》读者见面会16日举行。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著名学者止庵、青马文化总经理兼总编辑陈蕙慧等出席当天活动。
该书由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将其父母宋淇、宋邝文美与传奇作家张爱玲40年间的600多封通信内容加以整理编辑而成的,包括大量图片、张爱玲遗嘱手稿等珍贵资料,不仅呈现了张爱玲在海外的生活境况,也对其晚期创作心路历程有具体的描述。
宋以朗讲述出版缘起:三人友情不能用“3秒钟”代表
见面会上,宋以朗介绍说,本书解答了下面几个问题:张爱玲是不是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冷漠、孤独、荒凉”?她为什么会将遗产交由宋淇夫妇继承?
宋以朗说,自己的母亲是张爱玲最好的朋友,父亲差不多是她的经纪人。她的遗产金钱不多,主要是文学遗产,所以交给宋淇夫妇,一点也不奇怪。
谈到这本书的出版缘起时,宋以朗解释说,是为了纪念三人历时40年的友情。
他表示,自己曾看过讲述张爱玲人生经历的电视剧《上海往事》,但其中连自己母亲邝文美的名字都没提及,父亲宋淇也只是出现了3秒钟,而且没有对白。
宋以朗说:“这样的3秒钟,不足以代表他们一生的友情。如果大家了解的是负面假象,我就要补充资料。”
他还表示,并不怪《上海往事》的编剧,因为她手上只有张爱玲给赖雅的6封信。虽然她写作严谨,但材料不足。
至于将三人的私人交往信件公开发表,是否有侵犯隐私的嫌疑。宋以朗表示,首先,“他们从来没有说过要全部销毁。”
其次,“6封信”里的事情,未经授权下被公开,成为偏颇的负面材料,在三人死后成为一些专家学者攻击宋家的材料,“张爱玲如果知道6封信引起的不良影响,不知道会不会同意”。
“我只知道我看不过眼”,他说。
著名学者止庵表示,关于张爱玲的生平材料非常少,好多事大家都不知道。这本书是关于张爱玲研究的重要材料。其中,《张爱玲语录》增订本尤其珍贵。邝文美能如此记录张爱玲生活中的话语,非常不容易。
止庵认为,这本书能展现一个更丰富、更立体、更全面的张爱玲,是给“张迷”的好礼物。
真实张爱玲到底是怎样的? 止庵:一旦打开门,就会百分百信赖对方
止庵表示,“过去我们对张爱玲的理解,有时候比较偏于简单。”
他说,张爱玲确实不太爱和人交往。但读了《张爱玲私语录》,“感觉张爱玲好比这样一个人:好比一间房,关得很严。很多人敲门,但她不轻易放人进来。不愿意接待这些人。不愿意被人打扰。但张爱玲还有另外一面,一旦她决定开门放人进来,就会百分之百信赖这个人。在她生命的最后40年,宋淇夫妇就是这样的人。”
止庵认为,这是过去研究中不太被注意到的。
他还表示,《雷峰塔》、《易经》是小说,有真有假,不能直接用在张爱玲研究中。
宋以朗:大量张爱玲传记需重写 止庵:目前所有张爱玲传记基本没什么价值
谈到《张爱玲私语录》的影响时,宋以朗重申了自己以前表达过的观点:大量的张爱玲传记需要重写。
他同时表示,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关于张爱玲的传记,自己“有一买一”。但自己只会整理手上的资料,发表出去,写传记应该是其他人来做。
止庵认为,目前出版的张爱玲传记,基本没有什么价值。以后有要写的,也比较难。因为缺少材料,目前能看到的材料,不足以写一本张爱玲传记。包括被研究很多的鲁迅,其实也是缺少材料的。
《雷峰塔》、《易经》销量遇冷 陈蕙慧:只是不及《小团圆》
据媒体报道,《雷峰塔》、《易经》等书出版后销量不佳,有分析称原因是读者对《小团圆》之后的张爱玲作品比较失望,出现了“审美疲劳”。
在回答中新网记者关于此事的问题时,宋以朗表示,出这两本书的意义是填补张爱玲写作上的空白,“销量不是问题,只是想留住历史。”
陈蕙慧表示,自己读《雷峰塔》、《易经》,觉得弥补了《小团圆》里材料不清的东西,还是可以获得很多人的认同。
至于销量,“我觉得不是很差,销量不好只是相对的,不及《小团圆》这种书而已”,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