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历史上的“沈阳之最”:“广生堂”比故宫早

2011年07月18日 10:30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填平护城河修筑的有轨车道。

城墙外早已不见护城河踪影。

护城河原址上开了一处菜行。

  沈阳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老沈阳”曾经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湛杰作。记者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在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史迹寻踪、掌故采珍和文化撷英中,选取了几个历史上的“沈阳之最”,以飨读者。

  沈阳最先的人工河

  已成东西南北顺城街路

  明代沈阳城墙的护城河,是沈阳最先的人工河。护城河外池宽三丈、深八尺,周长将近6公里。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拓宽沈阳城城墙、将城墙四门改筑八门之后,重新挖掘了沈阳城墙的护城河,使之宽十四丈五尺(40余米)、周长十里又二百四十步,城内的排水系统“七十二地煞”暗渠出口,均设在护城河周边。于是,清代沈阳城城墙的护城河,在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兼有排水功能。

  史料记载,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进关之后,盛京(沈阳)成为“陪都”。当年,由于护城河多年未疏通,导致部分地段淤积。清代康熙二年(1663年),沈城大旱,河道干涸,沈阳城城墙西北角外的护城河河段被填平,兴建了“太清宫”,成为沈阳城护城河上规模最大、建筑最早的建筑物。

  清代后期,沈阳城护城河长期失修,逐渐淤塞,名存实亡,最终被人们填土夯实,或相继建造房舍,或辟为集市,或成为通衢道路。如今的东、西顺城街,南、北顺城路,便是当年沈阳城护城河的原址。

  清代末年,沈阳城东部护城河,便成为“鱼市”、“瓜行”,以及“前锋营胡同”、“焦炸市胡同”。上世纪之初,该地段修筑了“大东电车路”,即如今的“东顺城街”。沈阳城南部护城河,“老沈阳”们称之为“南门脸儿”,说书的、卖唱的、打把式卖艺的、小商小贩等均云集于此,茶摊、酒肆、小吃摊床等比比皆是。后来。“南门脸儿”地段建造了平房民宅。沈阳城西部护城河,北至怀远门(护城河二段)一线,全部建造了平房,中间形成小道。1924年,修筑有轨电车路时,将平房拆迁,拓宽小道,在道路两旁建造了二层、三层楼房。1957年,这个路段与南端(护城河三段)一道,合称为“西顺城街”。沈阳城北部护城河(四段)为“秫秸市”,其中段建造了平房,分别称为“白塔寺胡同”、“九门外胡同”。1924年,改筑电车路,即如今的“北顺城路”。

  沈阳最老的中药铺

  未建沈阳故宫便有“广生堂”

  “老沈阳”们有句口头禅:“先有广生堂,后有沈阳城。”

  说的是沈阳中药行业的历史。因为,早在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前,沈阳的第一家中药铺“广生堂”,便已开业多年了。

  资料记载,“广生堂”创始人姓“卜”,由于他既不识字、口齿又不清,人们都误以为他姓“布”,直到他的后人上学读书有了文化,才把他的“布”姓改回“卜”姓。

  当年,卜掌柜的在中街路北盖了几间房子,用来存储药材、开设药铺,取名“广生堂”,意为“广济众生”。由于“广生堂”生意兴隆,卜掌柜的便雇用了几名店员,并派人到外地贩药,他自己则在店里坐堂买药,并在大南关、北市场等地开设了分店。皇太极改建沈阳城时,“广生堂”位于城内一个胡同的路东。于是,这条胡同便被命名为“广生堂胡同”。

  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年间,沈城的“万育堂”、“宝和堂”、“天益堂”等药店相继开张。当年,沈城的药铺多达五六十家。其中,“广生堂”、“万育堂”、“宝和堂”、“天益堂”规模最大、药品最全,被后人称之为沈阳中药业的“四大家”。

  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私合营”时,“广生堂”被合并迁移,其原址成为民宅。

  沈阳“最火”的制鞋铺

  东北军官兵都穿“安鞋铺”布鞋

  “老沈阳”们都记得,当年,沈阳“最火”的鞋铺叫“安鞋铺”,位于大东关户部府胡同一号(大东路一段吉民里一号)。

  “安鞋铺”掌柜的叫安固本,号显枝。1890年,安固本年仅16岁,便从河北来到沈阳,在一家鞋铺学徒。安固本18岁时满徒后,靠给鞋铺做“件子活”养家度日。后来,别人看到安固本做的布鞋,都赞不绝口,还时常有人向他买鞋。于是,他决定创办家庭鞋铺。

  1894年,“安鞋铺”开业,全家5口人一齐动手制作布鞋。他们制作的布鞋,用料讲究、制作精细,一律采用新白布铺底,用上等线麻绳纳鞋底,青色小帆布做鞋面,白斜纹布做衬里,使用手针纳鞋帮,采用机器扎鞋口。这种布鞋耐穿耐磨,穿着舒适,深受人们喜爱。上世纪初,“安鞋铺”每双布鞋价格为“奉票”一元八角;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每双布鞋价格涨到5元。由于布鞋畅销,安固本将制鞋作坊扩大为3处,共有房舍17间,并设有分号,两处卖鞋门市。兴盛时期,“安鞋铺”的工人多达30余人。在制作布鞋基础上,他们还制作“油靴”。

  据载,当年,东北军将士一律穿着“安鞋铺”制作的布鞋,以致“安鞋铺”驰名东北三省。

  1945年年初,日本侵略者控制棉布销售,导致“安鞋铺”原材料短缺,最终被迫关闭。

  沈阳最早的汽水厂

  “三箭”汽水获“巴拿马赛会”奖

  一提到汽水,人们肯定会想到“八王寺汽水厂”。然而,沈城最早的汽水厂,却是鲜为人知的“饮和汽水公司”。

  “饮和汽水公司”旧址,位于大东区大北街一段甜水楼子里八号,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1914年,交通银行职员徐季云、蔡蔚芳等5人集资两万元,创办了“饮和汽水公司”,由董焕清担任公司经理。开业伊始,“饮和汽水公司”只有10间平房。其中,7间正房为生产厂房;3间厢房为办公室。开业不久,产品畅销,生意兴隆,“饮和汽水公司”获利颇丰。于是,1935年,他们将公司小院北面“万胜车铺”的一趟平房买下,在原地建筑了一栋二层小楼。公司变成一个大院,房舍充足,扩大了生产。

  当年,“饮和汽水公司”生产的汽水,为上等饮用佳品。汽水瓶上贴有“三箭”、“单桃”、“小球”等品牌商标;商标旁,均印有“东北首创第一”字样。由于该公司生产的汽水质量优良,1935年之前,在“巴拿马赛会”上,“三箭”牌汽水获得“优质汽水”奖状。1936年,该公司安装了机械化流水线,旺季时,每天可生产200箱(每箱48瓶)汽水。

  新中国成立后,“饮和汽水公司”与当年的“克达制药厂”合并。

  沈阳“最棒”的名牌刀

  “东升”牌菜刀“削铁如泥”

  居家过日子,家家都离不开菜刀。可是,如果有人问起:哪种品牌的菜刀质量最好?恐怕人们难以答对。其实,当年“最棒”的菜刀,就出自沈阳菜刀厂,已有百余年历史的“东升”牌菜刀。

  提及“东升”牌菜刀,必须从“东升炉”说起。清代光绪初年,河北省青龙县人谢顺,经营了“东升炉”,其地址位于大东区大东街一段34号。谢顺打制菜刀精心选料,采用的钢条逐条用火试验,刀刃夹钢量大,劈口深约15毫米,刀背厚、刀刃薄;刀把扁方较大,经久耐用。谢顺白天打刀,夜间进行热处理,注意掌握火候,使之硬度均匀适度,刀口锋利。谢顺制作的菜刀上,均打印了“东升”印记。

  当年,一般铁匠炉每天能够打制10把菜刀。然而,“东升炉”每天却仅仅打制4把菜刀,足见加工过程精益求精。当时的“东升”菜刀,深受全国各地各大饭店、官府厨师喜爱,纷纷争相购买,以致“东升”菜刀不仅从不积压,并且时常供不应求。谢顺的后人谢占山曾介绍说:当年,一个军官的马具出了毛病,怎么也拿不下来。情急之中,军官用“东升”菜刀将马具砍断。马具终于拿下;菜刀刀刃却不崩不卷。谢顺之后,谢连品子承父业;1945年抗战胜利后,其孙谢占山继续经营。

  1964年7月,“东升炉”与“新工刀剪社”合并,成为“沈阳市东升菜刀厂”,之后,改为“沈阳市菜刀厂”,厂址迁建于大东区联合路老瓜堡96号。1979年、1982年,“东升”牌菜刀两次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因而驰名中外。

  沈城最早的“花茶馆”

  艺人避雨竟成茶馆舞台主角

  过去,茶馆是形形色色人物聚集的场所。人们到茶馆,名为品茶,实为各有所好:有的来此谈生意;有的来此听书曲;有的来此会朋友;有的来此消磨时间。沈阳籍清末翰林缪润绂,在1870年成书的著作《沈阳百咏》中,描述茶馆时写道:“楼南九月上新粮,籴(音笛,dí)粜(音跳,tiào)争论价短长。何事超闲人早起,也来茶馆坐听行。”

  史料记载,“宏泰轩”,是沈城最早的花茶馆,原址坐落在小西门里石头市,于1859年开业。当年,来到“宏泰轩”饮茶的,大多是官场上的人物。所以,人们又把“宏泰轩”称作“仕官茶馆”。那时,著名评书艺人李庆奎,长年在这里说书。该茶馆墙壁上,曾悬挂着张作霖题赠李庆奎的大字匾额“乐善不倦”。

  从上世纪20年代起,有的茶馆出现了杂耍演出。于是,人们将这样的茶馆称之为“花茶馆”。所谓“花”,并非鲜花的“花”,而是五花八门的“花”。“宏泰轩”,便是沈城最早的“花茶馆”。“宏泰轩”成为“花茶馆”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一天下雨,小西门外“杂八地”的各色艺人,来到“宏泰轩”避雨。当时,恰巧说书艺人李庆奎,因雨未能及时赶到。于是,有些茶客便提议,让这些“撂地摊”的杂耍艺人表演。于是,这些在“杂八地”说相声、唱小曲、变戏法、打把式卖艺等等各色艺人,一一上前表演。听惯了“说书”一种表演形式的茶客们,顿觉耳目一新,兴趣十足,彩声迭起。“宏泰轩”老板受到启发,立刻意识到,表演杂耍能吸引来更多的茶客。于是,他当下决定,邀请各色艺人到“宏泰轩”茶馆表演。“宏泰轩”茶馆上演杂耍的“海报”一经贴出,“宏泰轩”茶馆所在的石头市胡同顿时车马堵塞,“宏泰轩”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此后,其他茶馆也相继效仿“宏泰轩”,请杂耍艺人进茶馆表演。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