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王大珩先生追悼会29日上午将在八宝山举行

2011年07月28日 16:04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大珩先生追悼会29日上午将在八宝山举行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王大珩先生追悼会将于明天上午八时三十分在八宝山举行。当7月21日,得知王大珩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的噩耗时,我们的心情无比沉重。

   记得2006年1月,原市科协主席陈佳洱院士等领导来到王大珩先生家中,向王老恭贺新春。陈佳洱主席曾经是王老的学生,他祝老师和师母新春快乐、健康长寿。王老家客厅里摆满了鲜花,墙上挂着王老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与江泽民总书记握手的照片,室内最显眼的还要数摆在茶几上特制的放大器,这是王老阅读文件的工具。王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说:我现在的岁数是90.91岁。我之所以能活到今天,主要是因为基因好,我父母都长寿。

  说到自主创新,王老谈锋甚健,他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自主创新实质上是提倡人人动脑筋。刚刚闭幕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最主要的是要我们在思想境界上有所突破。过去老说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事实上淘气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淘气的孩子他自己动脑筋。现在学术界开讨论会时,年轻人很少发言,他不敢讲。在行政上,领导最喜欢听话的。改变这种思想境界需要长期努力。自主创新之所以有驱动力,主要是因为有竞争环境。马克思主义很重要一点是求生存、求发展,这个因素在马克思主义占有很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平均主义的教条。历史上,我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上有辉煌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科学技术太落后,所以人家有的,我们有了,就觉得了不起,叫做“填补空白”。在科技奖评审中,获奖的多是人家已经有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创新精神,现在要改变这种着重仿制的问题。从这点上说,我们理解这次科学技术大会有里程碑意义。1978年科学大会是拨乱反正,有人说这次科技大会是第二次春天,我说是又一次春天。

  王老对把握规律的认识极为深刻,很有见地。他说:过去我们搞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主要是认识世界。认识世界,最初总是挑环境关系比较简单的事物来认识,比如研究原子物理,就从氢原子开始,后来量子力学把它普遍化了。物理里面有一个复杂的问题,近来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它就是混沌理论。混沌理论实际上是从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环境下,找出它最基本的规律。在新世纪,最复杂又有发展前途的可能一个是生命科学,一个是社会科学。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可以研究政治、经济、贸易等,在各方面探求最优化的道路。

  王老还精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哲理。他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运动的结果。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应用于自然科学,而且还要应用到社会科学上。从政治上讲,右倾保守主义不是科学,左倾冒险主义也不是科学。科学发展观就是引导我们所有的事情都走在正确道路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是随着各方面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展。

  长期以来,王老既是我们的领导,又是我们的导师,还是我们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不但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求真务实的作风令我们每一个人钦佩,他巨大的人格魅力也令我们每一个人折服。他对祖国充满了爱,经常借助简单的学术语言阐述团结爱国的大道理。他说,激光不同于一般光源,普通光射向四面八方,而激光把光束聚集在一起,仅这一定向性能,就使光源集中度提高一千万倍以上。我们要用爱国主义精神把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在一起,走“激光”之路。他把满腔热血、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没有给自己留有一点私利。在看望肝病专家陶其敏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人,对社会应该多贡献、少索取。如果奉献的人多了,国家就会越来越富,社会就会向前发展;如果索取的人多了,国家就会越来越穷,社会就会停滞或倒退。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都应该很好地学习陶教授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待人谦和,从不居功自傲,无论是对领导、同事,还是对下级,都是一样诚恳。在获得“何梁何利基金”首届大奖后,市科协全委会向他献花时,他强调:“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获得“两弹一星功勋”称号后,市科协领导向他祝贺时,他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敲敲边鼓”……

  王老对工作认真严谨。每当有关文件送到他手上,他都字斟句酌,时而透过放大镜认真观看,时而挪开放大镜,在字里行间摸索着写下修改意见,对每一个问题、疑点都不放过。看到一个年近9旬的老人如此严谨地工作,无不令人肃然起敬。正是在王老领导下,高校科协从无到有,企业科协从18个发展到127个,新成立了计算机、预防医学、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等一批新学会。会员总数从18.36万人发展到30.5万人。

  王老担任名誉主席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北京市科协工作,对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等项工作继续作出了杰出贡献。

  敬爱的王老,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市科协供稿) 

  王大珩简介

  王大珩,1915年2月26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吴县。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应用光学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在镭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