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王跃文不当官场小说第一人 称作家维权应大力提倡

2011年07月31日 10:36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跃文此次推出的新作《拍手笑沙鸥》,是一本随笔杂文集。其书名出自宋朝诗词大家辛弃疾的《菩萨蛮》—“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颇有自嘲的意思。书中包含了王跃文从未出版过的99篇随笔、散文及杂论。

  有介绍说,本书是王跃文深度思考社会时政、领悟官场文化的独到见解。也有评论称,“如果说王跃文的官场小说读后让人有种冷风拂过后的战栗,那么他的这些思想性文字就是匕首和投枪,能够刺入每一个成年人的灵魂深处。在这里,有你从未读过的王跃文。”评价不可谓不高。那王跃文自己怎么看待这本新作呢?

  对此,王跃文的态度很明确,也够坚决。在他看来,杂文“不可以写得温和、婉约,杂文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手术刀。”他的杂文,就要“犀利、真诚”,对历史及现实进行审视。记者 田东

 

  近日,“官场小说第一人”、湖南作家王跃文的最新作品、随笔杂文集《拍手笑沙鸥》由北京宏泰恒信出版上市。相比这本王跃文十年思想沉淀之作的出版,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有关于他的两个官司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日前,在接受重庆晨报记者的邮件采访时,王跃文感叹,打官司对他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事。

  两场官司

  一胜诉一和解

  今年初,也就是在众多作家抱团为自己的网络版权维权前,王跃文已经单枪匹马维了一次权。

  2009年9月,王跃文发现,龙源公司所属龙源期刊网未经许可,在该网提供自己两部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和两篇文章的阅读、复制,并收取费用。王跃文向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提起诉讼。一年多的时间里,初审、终审,王跃文于今年3月15日艰难获胜,获赔27100元。

  相比这个侵权官司,王跃文“一书两嫁”风波引发的诉讼则更加轰动。

  2008年,王跃文与新华先锋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约定新华先锋对王跃文的《处长》(后定名为《落木无边》)作品享有出版发行的专有使用权,该专有使用权期限为3年。合同在履行期间,双方发生了争议。新华先锋向北京市海淀法院对王跃文提起诉讼称,王跃文在向其交付了约16万字的稿件后,就不再交付剩余稿件,并已将约30万字的整部作品交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为《苍黄》。因此认为王跃文违约,要求赔偿损失。王跃文称,新华先锋违约在先,擅自将其交付的16万字的残本率先开印,书名为《落木无边》,要求驳回新华先锋的诉讼请求。

  海淀法院于2010年12月7日作出一审判决,认为王跃文违约,判决解除双方出版合同,并赔偿新华先锋损失167万元。王跃文随即上诉。

  上个月月底,在法官的调解下,这个曾经引发全国媒体关注的官司以和解告终。双方都撤回起诉,表示满意, 宣布将继续合作。

  一种心声  

  作家维权应提倡

  采访中,重庆晨报记者就维权官司追问王跃文,对审判结果是否觉得满意?对作家频频打官司又如何看待?王跃文的回答透露出几分无奈和息事宁人的味道。

  他说:“与人为善是我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打官司是迫不得已的事。最终和解,于两方都好。作家官司越来越多,不能说作家都有道理,但较多的体现为作家权益受到侵害。作家以个人面对机构,显得势单力薄。加上长期以来,保护作家权益的意识没有被有关方面重视,知识产权在有些人眼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最近我在网上说到作家维权问题,就有人强调所谓知识的共享性,似乎以为作家的劳动可以不被尊重,网上免费阅读是天经地义的事。”

  “目前社会上有种很不健康的声音,似乎作家维权就是眼睛朝钱看,就是不道理、不斯文的事。”王跃文表示,作家维护自己的著作权,包括其中的财产权,都是非常正当的行为,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保护某一个人的利益问题,往长远看是保护整个民族的知识创造能力。创造不被保护,创造力必然萎缩。”

  特约

  报道

  对话>

  大学生要看官场文学,不当官场小说第一人

  Q:你曾说过不想被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这是谦虚还是真实的心声?

  A:不是谦虚,这是我真实的心声。文学是需要时间检验的,同时代人未必就能看准。我自己没有写出很好的作品,但我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是可以传世的作品。

  Q:你说过“不要将官场文学当实战教科书”,又说“希望刚入世的大学毕业生看看官场文学,对生活有起码的认知。”在当下,官场文学的社会功用似乎已经超出了本身的文学范畴,对此你怎么评价?

  A:我希望刚走进社会的青年学生看看官场小说,是想让他们对社会有起码的认知,不至于碰到严酷的现实而手足无措。最早这是很多大学老师的观点,我听很多学生说过。我们的教育只教书本知识,不会把社会真相告诉学生们。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让学生认识社会,这种教育才是健全的教育。

  Q:冒昧问一句,你的家人对你从事官场文学创作怎么看?

  A:孩子还小,不太关心我写什么东西。我的家人,包括我的太太,对我的创作非常支持。我年过八旬的父母常看我的小说,很为自己儿子骄傲。当年因为《国画》的出版,父母听说我受了委屈,专程从老家赶到长沙看我,说:儿子,不要怕!城里呆不下去了,回老家去,家里有几亩地,饿不死的!记者 田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