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故宫哥窑瓷器损坏带出问题一串 公众疑问未解开

2011年08月01日 15:5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故宫称不存在瞒报情况 公众疑问却远没有解开

  哥窑瓷器损坏带出问题一串

  昨天上午,沉默26天的故宫博物院终于证实,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损坏,初步判定为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所致。但公众的疑问远没有解开,故宫沉厚的大门到底何时才能真正向公众敞开?

  谁损坏了一级文物?

  据网友“龙灿”称,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是在出库准备送往科研处的过程中被工作人员摔碎的。对此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检测仪器中有一个很大的样品台,把器物放在样品台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样品抬升到一定高度进行调焦。由于操作的科研人员输入数值出现问题,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被损坏。

  苗建民称,进行这种一级文物检测的设备是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我国至少有七八家机构都选购、采用了这台设备。事故当事人是一位理工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04年就来到这个实验室,进行过正规的培训。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她来操作这台设备。其专业技术职称是中级”。针对如此低级的操作失误,苗建民说:“有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仪器上也还有可根据故宫的特殊需求改进的地方。但我们还是认为,应该从主观上找原因,是我们自己操作失误造成的。当事人很痛心,这不只是个人要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这件文物是故宫收藏的一件珍贵瓷器,由于我们的失误造成永远的损失,这恐怕是无法弥补的,大家非常痛心。不光是当事人,我作为部门负责人,也非常自责。”

  为何没有及时通报?

  一起7月4日发生的文物损坏事故,故宫方面直到31日才出面证实,而且还发生在网友爆料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如果没有网友爆料,这一起文物损坏事故是不是会被瞒天过海?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解释称,文物法规定,文物被抢、被盗、丢失等等,应在第一时间立即报警,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在业务工作当中出现的损毁等情况,需要报国家有关文物主管部门审核处理,但没有规定时限。“我院鉴于事故原因的复杂性,规定了一个月的时限。我们这个处理应该是比较正常的处理方式。首先得摸清楚产生事故的原因,才能向上级和公众报告。如果没有搞清原因,将对厂家、对当事人都有可能造成伤害,引起其他相关问题。这是一个科学的严谨的态度,不存在瞒报情形。”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事故调查组组长陈丽华称,在事发第一时间便要求立即停止检测工作,要求对所有仪器进行检查、测试。“复杂性就在对机器的测试过程上。”陈丽华表示,单就目前这个事故来讲,耗时一个月进行调查完全是为了求得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回答。但这又不禁令人回想起前天面对质疑,故宫煞有介事地作出“已经看到了这条微博,是否属实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了解,一旦情况查明,会尽快向社会公布”的回应,多少有些滑稽和尴尬。

  需要吸取什么教训?

  苗建民态度恳切地说:“出事后,我们进行了深刻反思。故宫过去在文物安全上,一直考虑得非常周到。我们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平时都不直接接触文物,测量的时候,都是故宫古器物部的人和科研人员同时在场。但现在测量时,科研人员只有一个在现场。如果有两个科研人员在场,他们可以对每一个操作环节互相验证,这样的话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类似事故发生。这是以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

  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冯乃恩说:“我希望群众对故宫保持一份信任。一是故宫有多年文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故宫上上下下把自己收藏的文物当眼珠子般珍惜。这次事件对我们是非常沉痛的教训,我们将通过分析事故的原因,通过查找将来工作中需要弥补的地方,以保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保管工作中杜绝这种现象出现,至少在人的因素上杜绝。”冯乃恩称,“故宫本身就是公众文化单位,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文物收藏好、研究好,展示好。请相信我们会把工作做好,请相信故宫人对故宫的敬畏。”

  可一件珍稀的文物在瞬间就变成了碎片,让人们怎么能相信故宫的“敬畏”呢?哥窑瓷器的价值难以估量,从近些年的拍卖行情可知道,清代仿制哥窑的一把壶,就在2008年拍出300多万元,几年前一件哥窑瓷器的拍卖成交价就达到2000多万元,而如今一件真品哥窑至少价值数千万甚至上亿元。况且,这还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问题,它是国宝,是艺术珍品,不可再生。

  我们还没来得及忘记,就在今年5月份,一个小蟊贼单枪匹马,就把故宫9件展品给偷了出来,当时故宫的安保工作就备受质疑。但“失窃门”之后相关责任人并没有受到任何处理,没有对责任人严厉问责,怎么能指望相关管理制度完善改进呢?看起来,故宫不只是要分析事故原因、个别检查其文物保护的制度漏洞,更要系统地检视其文物保护理念、制度、管理、执行的积弊,建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专业的现代文物保护体系。

  驻京记者  孙佳音(本报北京今日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