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共和国脊梁”一词为何会变得如此轻薄?

2011年08月02日 14:07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共和国脊梁”一词为何会变得如此轻薄?
邱炯/插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泛滥的奖杯与虚荣的名利

  【编者按】

  前几日,最热闹的网络事件就是央视前名嘴倪萍获得“共和国脊梁奖”,而这个名号大得雷人的奖项后被揭出是“山寨的”,不仅评奖机构、评奖专家都是“江湖人士”,而且还涉嫌借颁奖敛财。

  事后,倪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心有余悸,她没有料到奖项还有真假之分,“这次事件给了我一个巨大的警醒,今后这类活动我得留个心眼儿,……如果有组织者利用文化界人士出名甚至敛财,利用人们的善良玷污公益和慈善的招牌,我绝不容许。”

  的确,当前我们的社会已是奖杯泛滥,评奖已成了不大不小的“产业链”,当中有人逐利,有人追名,各有所好,各有所得。

  需要反思的是,神圣的奖杯为何会如此沉沦?庄重的“共和国脊梁”一词为何会变得如此轻薄?答案是“神圣”与“庄重”的份量越来越被虚荣与名利给偷换。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 黄莹莹 发自北京

  时评人、作家 李承鹏

  “我怎么能是‘共和国的脊梁’呢?我最多只是‘共和国的盲肠’”

  ——如果有人说给我颁发个“共和国脊梁奖”,我的第一反应是怀疑,我会怀疑是不是搞错了,我怎么能是共和国的脊梁呢?我最多只是“共和国的盲肠”。我更愿意接受小说奖或者杂文奖吧,但是千万别带“共和国”这三个字,这个头衔太大了,我承受不起。

  ——有些人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喜欢那些虚华不实的东西;有些人是没有自知之明,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这些人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演技。演员分两种,一种是入戏不深,知道自己在演戏的;一种是入戏太深,忘了自己在演戏。我是那种入戏不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演戏的人。可有些人演过头了,入戏太深,以为自己真的就是戏里演的那个人。很多事情他们看不到,之前装作看不到,后来慢慢地就真的看不到了。

  ——(倪萍说保留对我起诉的权利)她要告也应该是去告主办方啊,就好像是她被人卖了,她不去责怪卖她的人,反而来责怪提醒她的人。她认为我对她恶言相向,我只能说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博大精深,要看读到我文字的人怎么理解了。我没有特别针对她。

  ——现阶段,我们不可能有一个有权威和公信力的奖项。如果非要给一个建议的话,我就建议行政力量退出所有奖项的评选过程,以便树立真正的权威和公信力。你能叫得出来名字的世界级的奖项,比如说奥斯卡之类的,是由这个行业的权威人士从专业的角度来评选的。

  文化批评家 葛红兵

  “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很傻,但是大家都愿意去做,希望有更傻的人去相信,这是文化圈内的‘博傻’现象”

  ——“共和国脊梁”这样的词,如果用在鲁迅这样的人身上,我们都会感觉很神圣,但是现在商业操作和文人的苟合心态进来以后,就亵渎了这个神圣的词语。我也收到过很多获奖的邀请函,什么“中华名人苑”、“世界名人词典”之类的,一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机构用这来挣钱,它们利用了文人爱面子的心理。各地各机构利用所谓“名人效应”来做文章,而名人自己也主动地跟这种商业评比苟合。这种歪风是文化与商业苟合造成的怪胎。

  ——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很傻,但是大家都愿意去做,希望有更傻的人去相信,这是文化圈内的“博傻”现象。博傻行为到最后,那个傻子突然就不见了。以前都是一些分类的奖,后来变成世界名人、共和国脊梁、大师,博傻也到了最后的阶段,已经彻底走样了。本来大家都蒙在鼓里,还能博傻,现在连博傻都进行不下去了,现在已经到了一些文人不要脸,一些商人更不要脸的程度了。

  ——我倒是觉得倪萍一定程度上是被欺骗的,她可能真的以为这个奖靠谱,但是有些人是完完全全心知肚明,明知是“皇帝的新衣”,还乐得去穿它。在商业领域,这是不良的商业操作,但是文人应该去抵御这种不良心态和诱惑。倪萍是无辜的,李承鹏的批评也是必要的。实际上这只是文人间的互相批判,李承鹏只不过是在提醒倪萍,以后碰到这种事的话,就不要去了。只是李承鹏的话说得难听了一点,但是忠言总是逆耳,尖锐的批评其实也是好事,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就学会三思了。

  ——我们要对各种各样的奖项有一定的警惕。有的是购买性的奖项,是买你的人格,它给你的不仅不是荣耀,相反是屈辱。不管是文化界,还是体育界,都要对这些奖项保持一定的冷观态度,不要被商业性或者其他的利益集团赎买。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夏学銮

  “奖项应该是社会或单位对自己奋斗的认可,而不是一个用来获取更多利益的跳板”

  ——现在我国的奖项名目繁多,头衔夸张,甚至评奖单位都没有资格评奖,网友和大众对这些奖项都不认可。这背后有金钱的动机,有些单位为了创收,利用人们的浮躁和虚荣心,收钱卖奖。其实国家一直也在三令五申地禁止乱颁奖。

  ——我也收到过很多机构的授奖通知,也有一些头衔很大的奖项,不过我都拒绝了。之前说得天花乱坠,说我有什么什么成就,要给我一个什么什么奖,到最后跟我说让我交钱。只要是这样的,我都拒绝了。一方面主办机构的权威性不够,有没有评奖资格也值得怀疑,一方面让领奖人交钱的话,可想而知,它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肯定成绩,而是为了自己创收。

  ——我们的奖评得太滥,没有权威和说服力,大多数当事人本身估计都会觉得是一个玩笑,尤其是拿钱买的奖。其实,这是虚荣心的问题。很多中国人热衷于这种很表面的东西,这跟国人虚荣的国民性格有关系。要改变这种国民性格的劣根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奖项应该被看作是对社会或单位对自己奋斗的认可,应该是对个体表现有激励作用的。一个单位或者组织给你一个奖,说明的是这个单位和组织认同了你的工作和努力,而不是一个用来获取更多利益的跳板。如果一个奖项离开了你的工作和专业领域,是一个虚而大的奖项的话,不仅对你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反而会使别人看笑话。

  在华美籍人士 Nicholas Krippendort

  “一些中国人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包括表面上听起来很好听的奖项,这跟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我在体育和娱乐行业工作过,所以我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偶尔也见过这样的人,他们说自己获过很多奖,有很多头衔,说是什么博士,又是什么协会的领导,但这些都是写在纸上的很表面的东西,其实他可能根本没有经验,有没有真才实学。无论是体育行业,还是娱乐行业,大部分有经验和实力的人,都不会很在乎这些东西。

  ——在美国,有这样的人(花钱买奖),但是不多。很多人只要查你的名字,就知道你到底有没有这些经历,有没有这些实力。如果发现有造假或者不实的东西出现,就立刻被媒体和各个行业里的专家发现,并且立刻揭露出来。所以这种人、这种现象在美国无法长久地生存下去。

  ——我在中国经常看很多的电视节目,我太太也是主持人,所以了解一些节目制作方面的事情。一些歌手或者演员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假象,有些人假唱,照片也修到完全认不出本人的程度,采访也被包装得特别厉害。我觉得这些假的东西对中国、对中国的老百姓、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都是没有好处的。

  ——不少中国人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包括表面上听起来很好听的奖项,这跟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教育理念是“越多越好”。比如说,你背的单词越多,就等于你的英文越好;你学习的时间越长,就说明你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其实我觉得不一定,我们美国人有个说法是,聪明地准备、聪明地工作、聪明地学习,比认真地准备、认真地工作、认真地学习要好,我们讲求的是方法和效率。“越多越好”的这种教育理念会使人只注意量的累积,而忽视质的升华。

  网友微博参议

  本报“议事”版每周推出一个热点话题的讨论,在此诚邀广大读者参与讨论各抒自己见,欢迎您登陆本报官方新浪微博,留下您对该话题的个人感悟。您的精彩观点有可能被选用并刊登。

  本报微博:http://weibo.com/gjxqdb

  @蝈蝈大哥哥好棒:评奖本是严肃高尚的一件事,被坏人绑架了。成了牟利的工具!

  @周雄vv:因为价值体系崩塌,每个人都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然而,很显然某些方式很搞笑。

  @柴特贝壳:炒作自己,炒作别人,不变的是背后的利益;乱花渐欲迷人眼,掂不清自己的份量,辨不明别人的面目;社会浮躁,道德缺失,真价值沦为粪土,伪价值大行其道;这般“荣誉”那般“奖项”漫天飞舞,自有其诸多拥趸~

  @未来之后:一则,奖状这东西本来是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证明;二则,现在奖状满天飞,身上没几个奖项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说你不是文盲;三则,大伙看人,公司企业政府部门招人,看得都是现成的,成绩如何、奖状多少成了个重要指标。人事部门不是那种慧眼识精英的家伙了,与其伯乐识马,还不如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夜的窄缝:是否是自古以来国人就太过看重生前身后名,于是才会有许多荒诞虚伪的事发生?!

  @盗帅基德:有需要就会有产出。如果大家都不这么爱慕虚荣,自然就没有这些跳梁小丑了。有这么多的奖,是对公信力的伤害,也伤害了原本应该授奖的人,让他们应得的荣誉贬值。

  @走动着的秒针:花钱买名的太多了,十年前的《中国名人大辞典》,一个单位就能收到几十份征询单,给寄600元钱,就能收到厚厚的一大本,其中全是寄钱人的生平介绍,感觉中国的名人海了去了。主办人赚老鼻子了。这股风越刮越烈。

  @恒悫MY:过于浮躁的人心是其滋生的土壤。电视媒体为收视率,所谓的获奖者为名利。哪天全国评选“年度‘恶’人榜”,有谁会热衷吗?量的积累终将引起质变,泛滥之后,教育意义就减弱或消失了。

  @皮球一号:花钱买奖,在这一唯利是图、视名利如命根的中国社会,那是一种有效的投资,致富的捷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