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宋任穷在莘县杨庄:用耕牛套子化险为夷

2011年08月02日 14:22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宋任穷在莘县杨庄:用耕牛套子化险为夷
抗战时期,徐向前与符竹庭、宋任穷、肖华(自左至右)在山东。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 牛贵葆 马士祥 闫洪涛

  莘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冀南、冀鲁豫两大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许多老领导、老同志曾在这里工作、战斗和生活,其中级别最高的当属宋任穷同志。今年“七一”是建党90周年,也是宋任穷同志诞辰102周年。因此,在莘县大王寨乡杨庄村提起宋任穷,十几位90高龄的老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军民鱼水情

  宋任穷,湖南浏阳石拢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党代表,团、师政治委员。1936年起任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军长,援西军政治部副主任。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东进纵队政治委员。

  1942年至1943年,由于日军连续采取“治安强化”运动,实行“囚笼”政策,再加上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冀南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针对这一严峻的斗争形势,根据上级指示,莘县、朝北在杨庄召开会议,宣布两县合并为莘朝县,划归冀南区领导。以宋任穷为司令员的冀南军区司令部及部分行署机关,遂进驻杨庄村。冀南军区司令部就设在夏少增家中。

  大约是1942年,宋任穷的女儿宋丹出生在杨庄。当时的农村有很迷信的说法,外人不能在家里生孩子。出于尊重群众风俗的考虑,宋任穷扶着大腹便便的妻子准备搬到村东头的窑洞中生产。这时,村民郭文清的母亲拦住他们夫妻二人,让宋任穷的妻子去她家生产,并整整照顾了宋任穷夫人一个多月。宋任穷夫妻对郭母非常感谢,直接就认她为母。

  为了纪念女儿的出生,宋任穷还特意在夏少增家中栽了一棵红枣树。虽说岁月已流失了好多年,但这棵红枣树却是根深叶茂、长势喜人,每年果实累累。

  宋任穷的夫人钟月林,曾在延安学习无线电,她负责冀南军区司令部的无线电,就在宋任穷所住的院子外,有棵大槐树上缠满了电线,不少村民对此很是好奇,钟月林就解释说这是电鸟用的。

  宋任穷在杨庄住了近一年的时间。90岁高龄的夏高升回忆说:宋任穷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浓眉毛、高鼻梁、大眼睛,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部队生活非常困难,宋司令指挥所属部队以劣势装备,打一仗胜一仗。我和村里的儿童团自编了一首歌谣:

  宋司令的兵真难当,破袜子破鞋破军装;

  黑窝窝头小米汤,老萝卜咸菜辣椒酱。

  土枪土炮上战场,打一仗胜一仗,

  早晚把日本鬼子消灭光。

  在冀南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宋任穷率领机关干部经常深入群众,积极组织生产自救、战胜严重自然灾害,极大地鼓舞了冀南抗日军民的士气。夏高升老人还回忆道:我从小就爱好文艺,吹拉弹唱。宋司令在杨庄的那段日子里,就很重视抗日文化宣传,经常教我学唱一些抗战歌曲。冀南区在杨庄组建了文工团,定期搞文艺汇演。我作为杨庄村文艺演唱代表,多次登台演出。

  夏高升老人还说:宋司令工作之余,最大的一个嗜好就是踢足球。因杨庄缺少场地,他就改为踢毽子。他踢得既高又准,还次数多、时间长,我每次同他对踢毽子,都甘拜下风,赢他不过。

  “盖克炮”显神威

  宋任穷进驻到杨庄村后不久,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将冀南军区和冀鲁豫两军区合并,组建为新的冀鲁豫军区。宋任穷任司令员(后来接替黄敬兼任政治委员)。他在抓好军事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在杨庄村建立了党支部,夏少增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夏云龙、夏炳银、王景贤三名党员为党支部委员。村里成立了妇救会、儿童团和民兵连。在原有四名党员的基础上,又发展其他五名积极群众为党员,壮大了党组织的力量。在杨庄的影响下,武家河、余庄、尧头等十几个附近的村庄,也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20多名。

  在杨庄村西北角就是冀南军区兵工厂旧址。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军区部队装备非常简陋,一部分靠缴获,另一部分靠自制。在1939年潘溪渡战斗中缴获的一门日式九二步兵炮,因打扫战场时间仓促,无法及时搬运,干部战士们就只好将这门炮拆散后埋在黄河滩里。后来,这门炮被干部战士搬运到杨庄冀南军区兵工厂。在兵工厂里,当时有一位从山西来的叫盖克的技师,修炮技术堪称一流。在重新组装试射这门炮时,不慎被炸伤。宋司令亲自为盖克倒水喂饭喂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并鼓励他不要灰心丧气,继续大胆科学实验。盖技师终于不负厚望,将这门火炮试射成功。在朝南战役和临清战斗中,打碉堡、攻堡垒大显神威,极大地减少了部队伤亡。因此,军民都把这门炮称之为“盖克炮”。新中国成立后,这门九二步兵炮一直存放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平原地道战

  老党员孙德明回忆说:在宋司令员进驻杨庄后,就全面担负起领导冀南区抗战的重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他积极贯彻落实一二九师首长提出的在平原建立“人山”的思想,广泛发动军民开展挖地道、挖道沟及改造村形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宋司令的精心组织指挥下,仅冀鲁豫和冀南两大战略中心区,就挖道沟25000余公里,有效迟滞了日军的汽车、坦克、骑兵的快速进攻。在杨庄,宋司令亲自带领群众挖地道,仅用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就挖成了从杨庄通向武家河、余庄、尧头等六七个村的地道,总长20多公里。在今天的杨庄西南角,还有一处隐约可见的地道口,但村里的部分地道现在已经找不到出口了。现任杨庄村支部书记夏祥印说,当年在宋任穷所住的房间里,八仙桌下就有一个地道口。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杨庄仅仅遇到了鬼子的两次“扫荡”,但是从未被占领。曾经有一次,敌情报人员将冀南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就是杨庄的消息,报告给当时的莘县翻译官康焕章,他带着鬼子来的时候,绕了个大弯,给军区的机关转移赢得了时间。

  是时,鬼子已经将杨庄附近的石固村包围,马上就要赶到杨庄。宋任穷指挥军区工作人员转移,兵工厂的机器以及制造子弹和枪支所用的清朝铜钱都被埋在了地里。宋任穷本人则从墙上拿着耕牛的套子,化装成了农民混在人群中,巧妙地化险为夷。

  从1942年至1944年春,宋任穷作为冀鲁豫军区、冀南区的主要领导,以卓越的组织才能、军事才能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指挥所属部队及当地民兵武装,粉碎了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一次次扫荡和进攻,先后进行了南宫、大营、朝南、临清、堂邑、威县等一系列战斗,总计歼灭日伪军26000多人,从而打破了敌人的“囚笼”政策,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彻底扭转了冀南抗日斗争的严峻形势,使冀南、冀中、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关链接· 红色遗址

  杨庄村是著名的抗日模范村,群众政治基础比较好。再则,有独特的地理环境,那时杨庄村有“三多”,即沙荒地多、树多、苇子多。全村500口人,3000亩地,其中大都是一人多高的苇子地。杨庄村四周全是三丈多高的土围子,设有东门和西门。这种环境非常有利于我党开展敌后抗日工作

  抗日战争末期,1942至1944年春,八路军冀南军区司令部就设在莘县大王寨乡杨庄村,当时任军区司令员的宋任穷就在这里生活、战斗。

  杨庄村里有一位年迈的老人叫夏保印,他说:宋任穷司令员进驻到杨庄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写下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邓小平主持召开的“温村会议”精神和冀南区党委、军区对敌斗争几年来的工作总结》,涉及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三大方面,这篇文稿后来刊登在《新华日报》上;二是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制定和出台了《冀南公平负担公粮征收暂行办法》,实行减租减息,公平合理负担公粮,优待抗属,改善民生等工作;三是进一步办好冀南银行和鲁西银行,发行冀南票,并在北王奉设立了鲁西银行第三印刷所,所发行的冀南票在太行、太岳和冀鲁豫地区流通。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杨庄村却始终保留着宋任穷旧居、军区司令部、军区礼堂、军区兵工厂、后方医院、冀南银行和鲁西银行、烈士墓群、抗战地道等一处处红色旧址。

  在村子中央,几处破旧的老房子,就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在夏少增家前的老房子是当时冀南军区司令部警卫连的所在地,宋任穷就曾住在这里。抗战时期房子是青砖土墙,因为年代已久,夏家重新盖了屋顶。当时夏家的大门上只有冀南军区的代号301,没有其他标记。至今,在夏少增家中依然保留着宋任穷及夫人使用过的办公桌椅、水壶、水缸、木橱等日常生活用具和行军用过的指南针等。

  夏祥印是杨庄的现任村支部书记,他的爷爷夏炳银是杨庄第一任村党支部委员,小时候,他经常在爷爷的怀里,听当时自卫队队长等几位老人讲当年的故事。

  在夏少增门口北侧30米处,就是冀南军区大礼堂,宋任穷在这里多次主持召开冀南区党政军会议,一到开会时,就有不少军人骑着高头大马赶来。至今,礼堂所使用的木制大门、长板凳、木桌子等都保存得完好无损。

  在今天的杨庄西南角,还有一处隐约可见的地道口,距地道口不远处有一烈士墓群。夏祥印说:这几十名烈士,都是从外地转送到后方医院来的,因当时缺医少药,不少伤员因伤重不治而牺牲,埋于此地。宋司令经常来后方医院看望伤员,询问伤情,关心伤员身体恢复状况。有的伤员牺牲后,他还亲自主持召开追悼会,鼓励军民化悲痛为力量,勇往直前,奋勇杀敌。

  新中国成立后,宋任穷曾携带女儿,先后两次来到杨庄看望全村群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