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文化怪物→思想者
记者 屠晨昕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给鲁迅排的位置,让鲁迅在20世纪走上了“神坛”。而近年伴随着对鲁迅的各种解读,人们也逐渐了解,严厉、高大、战斗,易生气的鲁迅,并不像一些照片上那么严肃,他其实是个很和蔼、很爱笑的人。他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大,身高只有1.61米。
本报专访北大教授、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梳理鲁迅去世75年时间里,他从一位享有国际声望的著名作家、一名有战斗力的左翼文人,怎样被圣人化,又如何一步步走下圣坛,以一个更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形象走向民间。
捧上圣坛——他成中国文化新圣人
鲁迅曾经留下遗言:“我死了,把我埋掉,忘掉我。”自有深意在其中。然而1936年刚一去世,鲁迅的躯体就被覆盖上一面以“民族魂”命名的旗帜。剩下的大半个世纪里,他成为一位“缺席的在场者”,尤其在后来孔夫子也遭到批判之后,他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新圣人。
钱理群对记者说,捧鲁迅为圣人的关键人物,是毛泽东。“1937年10月,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发表《论鲁迅》的演讲,第一次公开评价鲁迅,给了他两个评价,第一就是把他称为现代中国的圣人。”钱理群说,其实鲁迅曾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称孔子为摩登圣人,对其十分反感,根本不可能自己想做圣人。
而毛泽东对鲁迅的第二个评价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称鲁“在思想、行动上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将鲁称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这样,就将受五四精神感染的一批人都吸引了过来。”
“建国以后,毛泽东更是将鲁迅阐释为思想改造的鲁迅,这是对历史的重新书写。尤其是在文革时期,鲁迅遭到严重扭曲:一是将鲁迅的批判和战斗精神纳入毛泽东思想体系下,二是将鲁迅的怀疑和否定精神推到极端,三是将鲁迅思想权力化。”
受到政治改造后的鲁迅思想,得到了空前普及。当时官方将编写《鲁迅全集》作为一种国家行为,鲁迅的作品也被选入大学、中学课本,社会上除了《毛泽东选集》以外,《鲁迅全集》也得以畅通无阻。当时,文学领域里似乎只推举两位巨人——鲁迅和高尔基,他们被冠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等头衔,如同太阳一样照耀亿万中国人的童年。
不仅鲁迅的书带有红色经典的味道,他的人也被偶像化了,几乎成了文化的“高大全”。他的人格魅力得到了空前的突出与强调,譬如“吃的是草流的是奶”,譬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譬如“怒向刀丛觅小诗”……尤其是毛主席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也就给众生留下了“铁人”的印象。
“但是,因为鲁迅著作本身具有逻辑力量,一代人也因此从读鲁迅开始,心灵的迷失伴随着心灵的觉醒。”钱理群认为,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无数青年来到社会底层,和农民有了直接接触,有了深切体验,由此更加理解了鲁迅。人们开始探索,出现了许多民间思想群落。
“我当时在贵州也和身边一些朋友一起冒着风险组织读书讨论活动,讨论诸如‘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大问题。”钱理群回忆道,“此时鲁迅已经从毛泽东的鲁迅中走了出来。在当时的知青书信和日记中,就有人认为中国需要新的思想启蒙运动,要求重新认识鲁迅。这也是后来80年代思想启蒙的先声。”
走下圣坛——他是思想者,是好老师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鲁迅突然变得不合时宜起来。钱理群说,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鲁迅的“股票行情”严重下跌,简直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许多人将其视为文化怪物,敬而远之。未能被旧社会封杀的鲁迅,尝到了被抛弃的滋味。
“首先,是风行一时的新保守主义和反省激进主义,把‘五四’视为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罪恶源头,鲁迅的启蒙主义变成专制主义的同义词。然后,在悄然兴起的国学风里,一些民族主义者、新儒学、新国学的支持者们,以鲁迅为断裂传统的代表。再然后,号称后起之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者,用世俗消解理想,告别鲁迅是必然的结论。还有自称‘新生代’的作家,也迫不及待地要搬开鲁迅,以‘开创文学的新纪元’。”
在钱理群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文化现象。“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学界,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鼓吹者,而且几乎毫无例外地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这样的情况,在21世纪初仍在继续。在这种思想文化界的思潮下,就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要让青少年读鲁迅?”于是,鲁迅淡出中小学教材,似乎是“顺理成章”了。
不过,钱理群认为,鲁迅精神和思想在现代社会并没有失去价值,反而更加有意义,他说:“日本的权威鲁迅研究专家丸山升认为,21世纪初的中国、东方与世界,都面临着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面临着理想重建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式的‘信仰主义’就有其特殊的借鉴意义。”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事实上鲁迅并没有被所有人冷落,在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群中间,他们的精神生活一直与鲁迅相伴,把鲁迅当作一位好老师。其实,从各地新华书店你就能了解到,鲁迅的作品集一直是畅销书,细水长流,非常稳定。只不过,不再像以前那样由官方进行高分贝的宣传。”钱理群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之下,真正的鲁迅思想才会被准确地传播。
所以钱理群得出结论:现在是鲁迅精神传播的最好阶段,人们终于开始发自内心地去感悟鲁迅的心灵。“而当下有些人大声鼓噪,炒作孔子、炒作胡适,其实孔子、胡适才是大倒其霉,因为他们重蹈了鲁迅的覆辙,被曲解了。”
钱理群说,“我在北京和南京的几所中学,还有台湾的大学讲鲁迅,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很多学生的作业,水平之高,对鲁迅作品的理解之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真正影响鲁迅被年轻人理解的,是我们的社会文化思潮、教育方法等。”钱理群认为,应该选一些适合中学生的鲁迅文章;同时,不要把鲁迅作品作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鲁迅作品中的真义。“这也是鲁迅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