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京华时报:故宫应直面问题勿再失信

2011年08月11日 09:37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报特约评论员 乔子鲲

  故宫代表了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水平和形象。是以,故宫频频卷入丑闻,绝非故宫的“家事”,也不是故宫所在地北京的事,实乃国家之事。

  数月间,故宫历经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哥窑门、瞒报门、私拍门之后,再遇“封口门”。可谓猛料不断,却多非捕风捉影,或为事实,或回应多有“遮掩”。如此这般,一个“文化圣殿”与“文物保护神”的传统故宫形象正在公众眼里受到严峻挑战。

  且说这瞒报门之“清宫旧藏木质屏风被水泡坏”,故宫应之“系文物正常修复和除尘”,却又语焉不详,反令公众疑窦丛生。

  媒体爆出故宫“封口门”后,最初,故宫有关负责人在面对记者时称,故宫方面目前无可回应,回答更令公众如坠云雾。昨天,故宫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传闻不实,正协同警方处理此案。

  故宫诸“门”洞开,虚虚实实,但表明故宫在文物保护方面失责,该做的事没做好,不该做的事却做了。面对如许问题,故宫方面不能不直接面对,不能不深刻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能不给公众一个彻底明白的答复。做不到,故宫就难以取信于社会公众。

  有人说故宫诸“门”,有其内部纠葛因素。然而,既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就必须回答有没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怎么做了。公众所以如此关心故宫,提出诸多质疑,原在于对文化瑰宝的精神寄寓,在于对国家深沉的爱。

  在公众心里,故宫是国家的故宫,不是某一两个人的故宫。无论其管理领导者,还是其具体工作人员,都只有那一份神圣的职责去为国家、为人民保管好文物,都必须有履行这份神圣责任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故宫代表了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水平和形象。故宫频频卷入丑闻,绝非故宫的“家事”,也不是故宫所在地北京的事,实乃国家之事。

  有鉴于此,故宫方面又岂能不站在国家的高度去直面自己出现的问题,岂能不拿出一点对国家负责任的精神,去建树文物保护方面的能力、形象和国民自信?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