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毕飞宇:中国庞大的“文学机器”里的原料跟不上

2011年08月18日 08:33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2011年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开幕。作为书展上率先亮相的重量级作家,被称为台湾小说界中流砥柱的骆以军携新书《遣悲怀》与香港著名作家董启章、大陆著名作家毕飞宇对谈。三人以“华语文学写作的未来”为主题,探讨自己多年写作中的所思所感。谈及当前的文学创作,毕飞宇表示,他感觉当今中国庞大的“文学机器”里的原料还跟不上,如果年轻一代的作家有足够的喜爱和专注去写,不用担心自己被埋没,唯一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定力、才华和耐心。

  大陆与港台作家

  一棵大树做成了不同的东西

  近两年港台图书内地引进成为出版界热潮,一批港台优秀作家对文学性的深度探索、作品中浓厚的人文关怀,引发一批文学爱好者的追捧。骆以军和董启章就是其中读者熟悉的两个名字。骆以军曾获得2010年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首奖。其长篇小说《西夏旅馆》近日在大陆出版,而此次的新作《遣悲怀》带着“用故事拦阻死亡”的写作意志,由写给邱妙津的九封信贯穿,讲述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香港重要的中生代作家董启章也因“自然史三部曲”之《天工开物·栩栩如真》等作品被内地读者熟悉。谈起不同地域、生活背景的作家的作品,毕飞宇用诗意性的表达说道:“打开你们两位的书的时候,我发现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有时候你甚至会陌生,陌生到这是汉语吗?这确确实实是汉语,所以我觉得汉语真的是奇特的,它的可塑性、包容性真的就像一棵大树,我觉得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一个部分,我可能做成了一个凳子,董启章可能做成了一个箱子,骆以军可能做成了一个柜子,另外一个作家可能会做成一双筷子,甚至有可能一个女孩拿最小的一个部分做成了一个戒指,它的外形完全不一样,但是它里面所含的密度尤其是纹理又是如此的相似,这非常吸引我。”

  同代作家间竞争

  一个队伍共同与“时间”比赛

  目前,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正以高票数在茅盾文学奖的竞争中排名前列。三位作家昨日也碰巧谈到了同代作家之间的“竞争”,董启章表示,比赛有一定的判断,就是谁赢、谁输。但是在文学家的世界里是没有的,不能说你卖多少书或者拿了文学奖就代表你做的比其他人好。评判是要时间做决定的,而且时间很长。可能几十年以后,才慢慢看得出来,而且是可以改变的,两百年以后可能再改变一次,所以没有一个绝对说谁赢谁输。“我反而觉得我跟作家特别是跟同代作家有一种共同感,如果是一个比赛,我们是在同一个队伍里面的,我们比赛的对象是另外一个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能是时间吧。我们都在跟时间比赛,从小的方面看就是个人的时间,在每个人有限的生命里能不能完成更多的东西。大的时间里面就是再往后,一百年以后我们这批人共同在这个文学里面做出了什么东西,所以我觉得是共同的。”

  而对于地域不同的作家面对的不同“压力”,毕飞宇表示,他特别想对现在更年轻的作家提一个建议,根本不用去考虑压力。因为中国的文学期刊很多,出版社也很多,随着市场化的进行,有许许多多的商人立志于从文学出版中做事业、挣钱或者是推广自己的文学。在许许多多的时候,在当今的中国,他的感觉是这个庞大的文学机器里的原料还跟不上,如果你现在有足够的喜爱和专注去写,不用担心自己被埋没,所以压力这个东西几乎不存在。你唯一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定力、才华和耐心。对于现在的年轻作家,机遇非常好。

  晨报记者 刘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