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
同样是马勒作品音乐会,我在美国费城欣赏时只花10美元,合人民币60多元。在国家大剧院,最便宜的也要180元,票价是那里的三倍。
国家大剧院为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特意组织的马勒第一到第十交响曲的演出季,从今年7月到11月,历时5个月,无论在世界的哪座城市,都堪称大手笔。特别是马勒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演出的并不多,机会实在难得。对于欣赏和了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浪漫派音乐尾声,作为衔接新的时代面临变革的古典音乐代表的庞然大物交响曲,马勒的交响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如今显得越发醒目。
我听了两场音乐会,一场是韩国指挥家郑明勋指挥亚洲爱乐乐团演奏的马勒第四交响曲,一场是爱森巴赫指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的马勒第一交响曲。无论指挥,还是演奏,都非常精彩。在马勒这十场演出中,郑明勋和爱森巴赫的号召力应该是很强的。只是,入门前,大剧院门外门内,都有兜售余票每张降价两三百元的票贩。开演后,两场音乐会观众席的座位都没有坐满,我粗略地看了一下,大约上座率三分之二,远不如我想象中好。
我在想,这样大规模的马勒演出季,对于国家大剧院,恐怕也是机会难得一遇。应该让更多熟悉或不熟悉的观众走进大剧院,了解并欣赏马勒,才是大剧院筹划此次演出季的初衷。再伟大的音乐,和普通百姓也应该是贴近的,而不能仅仅沦为少数人的专利或附庸风雅的点缀。
有意思的是,在郑明勋指挥的马勒这部第四交响曲演出中,最后有三段以孩子的眼光唱天堂情景的唱段,由一位我国旅德的女高音演唱,唱得是美轮美奂。其中第二段有这样的歌词:“我们载歌载舞尽情欢笑,这里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随意品尝的美酒,还有天使们烘烤的面包。”一个孩子眼中的天堂,要求并不高,其中只要有天使们烘烤的面包就可以了。我猜想那面包的价钱应该不会太贵,起码不应该比马勒音乐会的门票贵。
如今,大剧院马勒演出季的门票,最便宜的一张为180元,最贵的为800元。和我国目前一些相当一般水平的文艺演出的票价相比,应该说,这样的价格并不算是最贵,况且它们是高水平的音乐会。因此,除了呼吁我们所谓高雅音乐会门票的价格,进一步定位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别把很多渴望高雅的人们挡在了门外,我还想给国家大剧院提一点参考的意见。
去年春夏在美国,我正赶上费城音乐厅的演出季。他们处理门票的方式,或许能够给予我们一点借鉴或启示。那里每场演出的时间和我们这里一样,晚上7点半,下午5点半时,在音乐厅的售票处开始出售本场的特价票,每张只要10美元。这样价位的票,不见得就是座位最次的,而是根据本场音乐会剩余票的座位来出售。因此,每场所售的特价票不等,有时是100张,有时是几百张。这样的做法,不仅方便了那些爱乐者,也大大解决了音乐厅的空座位问题。我头一次去晚了,没有买到特价票,那一次是德彪西的《大海》。第二次,5点半前就到了,前面已经排了20多人。这一次,听的也是马勒,马勒的第三进行曲。同样的马勒,在费城只卖10美元,合人民币60多元。在我们这里,最便宜的也要180元,能买人家三张票了。
我想这样的做法,国家大剧院不妨可以尝试一下,这是对于提高上座率和鼓励爱乐者两全其美的好事。马勒在自己的音乐里都畅想天使给我们烘烤的面包,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把这面包卖得这样贵。况且,国家大剧院在开张伊始时也曾经做过10元一张站票的尝试,干嘛不把这样的尝试继续下去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