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地铁出现“宣泄柱” 是“净化”还是“激化”

2011年08月29日 08:43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孙惠柱

  2500年的经典“宣泄/净化说”即便在西方也不是天经地义。要不要让人宣泄?如何才能达到净化?不同人群对冲突有哪些不同的心理特点?这绝不仅仅是文艺理论的问题,更和社会管理方法密切相关,关系到亿万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亟须深入研究

  上海一个地铁站里近来出现了一些“宣泄柱”,叫人拳打脚踢宣泄愤懑。电视记者称很多路人都表支持,一位被采访者说:“国外这样的很多,让我们也来宣泄一下挺好。”

  东西方人的心理需求一样吗?

  其实,只要是好玩意儿,管它国外有没有。但据我所知,欧美的公共场所并不鼓励任意宣泄。媒体一度经常说,国外有进去可以揍橡皮人的“出气室”之类,可我在北美呆过7所大学,送孩子上过多个中小学,还问过不少欧美同事和朋友,却都说没见过,至少学校里没有。那大概是日本人的发明,但“出气室”毕竟还是一个封闭空间,在讲公共秩序的地铁站里招呼大家对根柱子拳打脚踢,估计哪国人都会皱眉头。

  不过“宣泄”这个概念,倒确是来自西方。中国的一些媒体喜欢把它说成“普遍人性”的需要,是这样吗?请来看看欧亚两洲的经典。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出“宣泄/净化说”(Catharsis),以此解释希腊悲剧为何偏爱反人性的恶性情节;后来弗洛伊德说得更直白:你下意识里害怕哪天会弑父娶母吗?会杀孩子以惩罚不忠的丈夫吗?要使这些悲剧不发生,就把这些恐惧演出来,演《俄狄浦斯》、演《美狄亚》,宣泄出你内心深藏的情结,就能让心灵得到净化,你在现实生活中就安全了。

  这个说法在传统亚洲人听来匪夷所思,别说这种情节不能演,连有这种念头都太可怕。很多人每天祷告冥思,就为了控制心理,使之不生邪念,他们通过自省、自制来达到净化;舞台上只能推崇美德,如克制和忍让等等。中国的戏曲喜欢大团圆,再苦的戏最后也要“化蝶”,以抚慰哀伤的心灵。印度的古典更讲求“和谐”,在最著名的梵剧《沙恭达罗》中,女主角和下乡打猎的国王一夜情后生下了孩子,分离多年终得团圆,方知孩子他爹是国王,高高兴兴入了后宫,成为国王的众多妻子之一。东方戏剧往往编织出一个比现实美得多的童话,希望生活也能那样“好”;西方悲剧老是展示一个个比现实惨得多的噩梦,希望生活不至于那么坏。“希望”能不能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的心理满足。可是,东西方人的心理需求一样吗?

  “宣泄/净化说”即便在西方也不是天经地义

  有人说,那都是老皇历了,只能反映文化隔绝时代东西方人心理的差异,现在已经世界大同、人同此心了,是这样吗?

  我有个近期的例子。一次课堂上学生即兴表演一个师生冲突的情境,演学生那位的激烈表现让同学们很吃惊,后来她说是因为想起了和以前老师的冲突,越演越来气。这练习本来意在通过宣泄达到净化,结果却让死灰复燃还火上浇油,再现了那本已不想的不快往事,激发并放大了当时的情绪。这么说来,虚拟的表演并不一定“净化”,也有可能“激化”?我当即问在场学生,一大半人说用动作再现负面情绪导致“激化”的可能远大于“净化”。

  其实,2500年的经典“宣泄/净化说”即便在西方也不是天经地义,巴西导演兼社会活动家伯奥还专门著书批评了亚里士多德的“净化”理论;它更和太多中国人的心理相悖。要不要让人宣泄?如何才能达到净化?不同人群对冲突有哪些不同的心理特点?这绝不仅仅是文艺理论的问题,更和社会管理方法密切相关,关系到亿万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亟须深入研究。

  绝不要迷信西方理论,盲目以讹传讹,要做大量实验,积累数据进行分析,才可能得出可信的结论。我们开始做了一点点,还远远不够,希望有更多有心人参与其中。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