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书香社会的少数坚持
他们分享图书,也分享对于阅读与自我的坚持
本刊记者/ 陈薇
一位杂志主编,相信阅读需要分享;一位在读博士,在群体中品读经典的甘醇;一位自由职业者,在网络上发出“书评人英雄帖”……他们是热爱读书的普通人,也是分享阅读的实践者。
尽管阅读是一项私人体验,然而,它更需要被组织与被激励。如学者熊培云所说,“历史的波澜壮阔,无不源于日常的积累与生长”,公民自发的阅读集合,是书香社会的民间救赎力量。分享阅读,不是一种姿态,而应是一种常态。
读书会上的经典
2011年7月的一个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方形会议桌旁,围坐着七八位年轻人。他们正进行着一场关于《大学》的讨论。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读到这句时,一位男生想起一句俗话:“现在有人说‘一个好的领导,不在于领导了多少好人,而在于驾驭了多少小人’,意思是相关的吧?”
有人笑起来。坐在男生对面的同学回应他说:“这句话与之前古代的观点完全是不同的出发点。现代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古代在说君子如何推己及人……”
这里是燕京读书会的活动现场。从2008年6月起,每两周的周六上午,来自北京各高校的学生教师、职场上的白领、有时甚至是退休的老人等聚集到一起,由多位教授、专家义务在场指导,精读、讨论儒释道经典文本。这是一个以国学爱好者为对象、以传承中华生命智慧为目标的共同修学团体。
“小时候读《论语》是学语文,现在是读生命的学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专业博士研究生张贵鑫从燕京读书会成立便参与至今。在大学宿舍时,他也拿起过《论语》,却发现一个人完全看不进去。而在读书会上,开始是五分钟的静默时间,继而将两周来的经历与心情揉碎了,裹进研读里去,才能真正感到群体与经典的力量。
他把读书会当成一种自我修炼,“在一个时间段坚持做一件事情,时间长了就有一种对自己要求的收获。”他在读书会上认识不少有所坚持的同道楷模,“似乎看见一条光明的道路,舒坦的、可以往上奋斗的路。”
最近,多日不见的朋友评价张贵鑫“文气了不少”。没有读博士前,他在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工作,每天说话多,喜欢和旁人辩论,还都是疯狂英语李阳那种激愤、高扬的调调。而现在,他觉得自己多了一些沉着与厚重。
这也是燕京读书会发起人、旅美学人陈达隆先生的初衷,让参与者“精神得自主,生活有意趣,身体更健康。不是在欣赏古董,而是感受到这种读书方式对自己生活带来新的意义,一起更深入地体会古人的人格境界。”
会场常常很热闹。参与者们为了一个字词的释义据理力争,以至于读书会发展出“每人发言不超过三分钟”的规则;有时候,会场却又静默,大家虽不说话,却在一霎那间感觉到微妙的共鸣。
张贵鑫始终记得研读《论语》结束的那一天——读书会不追求进度,计划一年读完的《论语》最后用了两年零三个月——坚持下来的会员们沉默了,眼里泛着泪光,而在心底,“就像是阳光直射进屋子般的亮堂”。
绿茶的私人书
7月8日又到了。《文史参考》主编绿茶不得不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声明,抱歉地通知一万五千多名粉丝,原本在当日发布的新一期阅读分享电子杂志《绿茶书情》又要延后了,肯定在本月内,但具体时间待定。声明中,绿茶调侃自己为“著名的拖拉机人士”。
“随你怎么拖,一直期待中。”“天热了,多喝水,慢慢干活。”宽容的粉丝们表示理解。
其实,这期的《绿茶书情》主题已定,推荐荷兰的文学、书店和绘本——绿茶不久前去了荷兰考察。可惜的是,在从《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转至现在的工作后,他的时间越来越不能保证了。
而《绿茶书情》的制作却越来越复杂。在2010年8月创刊初,他以为有报纸书评作底本,再加上一些书目,“堆吧堆吧就成了”。不料,为了某本书的选入与否,他常常纠结很久,反复增删。到了第五期,绿茶又推出了“2010年度私人阅读书单”特刊《晒书楼》,刊录了200多份私人书单,正式将书情从简单的书单推荐转为杂志化操作的主题阅读。
此后,他还陆续编出《世界书店风景》《我最念想的一本书》等特刊。“念想”一期的反应尤为热烈,几百份念想书单最后整理成57页,分门别类,“艰难而漫长”。
这还不包括这位“电脑盲”的排版与制作时间。他不懂PS,只能在纸上手写题名,用相机拍下后,传到电脑,再复制到WORD文档上。版式完成,最后另存为PDF格式。
绿茶没有助手。他天性低调木讷,自认为在人多的场合不太会说话,极少抛头露面。曾有一次,他在逛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被好友“逮”住,硬着头皮录了几期国内某视频网站的访谈节目,结果“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结结巴巴,后来自己都不敢看”。
于是,他用报纸和电子杂志,七八年间只做了一件事——分享阅读。《绿茶书情》标题下、他的微博介绍里,不变的一句话总是:阅读需要分享。这是他编缉电子杂志的初衷,也是他一贯的阅读主张。
这一主张成形于他的大学时代。彼时,他在北大南门的学术书店风入松兼职。从整理书籍的小店员做起,直到负责管理展台和接待来访出版商的店长。“看着读者认可我推荐的书,一本本拿着读,然后买下,心里非常高兴。”这是绿茶对阅读分享精神的最初感悟。
这样的场景,绿茶自己在逛书店里也常常回味:“当自己在书店展台前翻书看书时,是否也有店员在注视着我,像我当年一样带着分享的喜悦呢?”
有关阅读的聊天会
因为这次有关阅读的聊天会,邵文静意外听到了邻座女孩的初恋故事。她们都是豆瓣小组“老电影沙龙”的成员,一起参加过活动,彼此面熟却叫不出名字。如果不是这样的场合,又正好遇上“让你想起初恋的书”这样的问题,她们大概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交流这样的经历。
邵文静爱死了这个故事。女孩上初中时,有一天,班上一位成绩极差的调皮男生突然开口,请她推荐一本书。她想了想,把自己钟爱的《呼啸山庄》给了他。男生从来不看书,却认真地看完且归还。
隔了些天,男生突然问她:“你没觉得我还给你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吗?”
“没有啊。除了多了点花露水的味道外,”女孩记得,那书里并没有纸片抑或……情书。
男孩委屈了:“什么花露水?那是我偷了姨妈的香水喷上去的!那香水很贵的……”
“现在都在说电子书纸质书,我就想问,电子书可以夹小情书么?”听完故事,邵文静笑道。围坐着的十多人,有的也在微笑点头。这里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南门附近的一处餐吧,老电影沙龙的成员常在这里聚会,组织讲座、讨论甚至是桌游活动。
邵文静喜欢阅读。她将世界图书日(4月23日)称为“读书人的情人节”。
之前,她组织过一场读诗会。每人带着触动己心的小诗,到大学草坪上朗读。今年4月,她也发起一次读书会,但因参与者日程冲突而没有成功。而这次的阅读聊天会,吸引到十多名学生、白领从北京各处赶来,其中一半左右是通过豆瓣得知活动信息的陌生面孔。
有人说,第一次让自己流泪的书是《活着》,当看到结尾时老汉福贵与他的耕牛“福贵”说话、慢慢走回家时。有人说,他推荐几米的《履历表》,因为“尽管人生漫长,但履历表应该尽量简短……”
邵文静则回忆起作家曹文轩笔下那些美丽的苦难。小说主人公幼时家贫,粥稀得很,“有一轮清淡的月亮映在碗里面”。她还想起自己小学时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天天放学后去图书馆里折腾的幸福。不过,这些关于阅读的大事小事,她很久没有如此郑重地与朋友讨论过了。
邵文静在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下的一个社会服务部门工作。她本不爱说话,只在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上担任主持人。以前她不乐意借书给人,但近些年,她慢慢对形式感没那么执著,愿意与“比书还重要的朋友”分享,因为身边读书的朋友已然不多了。
于是,她形容有关食物、电影与阅读的沙龙为“慰藉心灵的小站点”,因为“来的人形形色色……他们在这儿认识朋友,倾吐内心。然后又走了,不知道下次何时出现。”
爱书人的菜园子
贾勇查看了他的邮箱。只有四封新电邮。
他是“读书会.爱书人的菜园子”博客的博主。今年4月,他在博客上留下电邮地址,发布一则寻人启事,“希望有更多的爱书人加入,一起种好这块菜园子。”不料,应者寥寥。
虽然他是博主,但博客其实有着多位“主人”。2006年8月建立时,贾勇就将它定位为群体博客。他的一大部分工作,是为博客找到它的固定撰稿人。
一种方法是贾勇主动出击。比如,他在各类网站、论坛上看到写得好的书评,便联系作者,请对方加入,“我不会介绍自己。只说有这么个博客,如果有兴趣,欢迎你加入,分享读书心得。就是这么简单。”
他很少被拒绝。首先,书评作者也都有自己的博客,一稿多投没有什么难处。其次,也是贾勇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他们大多是大学教师、图书编辑、学生、写手,“对阅读感兴趣”。
也有人发来邮件,自荐为作者。如果写得不好,贾勇会直接拒绝他们。他之所以选择博客而不是论坛,正因为博客是一种可以保证质量的、受控的分享方式。
然而,博客又缺乏实时有效的交流。于是,在群博成立的五年间,先后有四五十位作者加入,又渐次离开。一位网名“意闲”的作者,在间隔8个月后重返群博后说:“读书后做记录也往往需要一点精神——我自己感觉,一个阶段过去,可能就顾及不到太多。”
贾勇深以为然。他随后发布了那则寻人启事。不过,四名毛遂自荐的作者中,他最终只接纳了一位网名ECHO的杭州女孩。
ECHO发布的第一篇书评是关于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小说讲一位置身于废纸堆中的老打包工与纸质书的“LOVE STORY”。贾勇情不自禁就随口朗读出书评的其中一小节:“我们可以拥有安静的环境、明亮的灯光、醇厚的咖啡,而时间却已被一系列琐事分割完毕……只有真正可以沉下心来的人,才可以借着窗口领略到那片自由辽阔的土地上无与伦比、令人震慑的美丽,也带来心灵的自由、平和、富足、谦卑。”
这段话让他颇有共鸣。贾勇网名“天涯”,也在群博上发表过一些历史书评。他曾经为看《古拉格群岛》通宵熬夜,还为了《喇嘛王国的覆灭》在书店连续泡了三天。
然而,他最近一次发表书评,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这两年间,群博日益荒芜。博客文章,只要超过一千字,就有朋友向他“诉苦”说看不下去了。而且在这两年间,他转行成为一名金融领域的自由职业者,生存压力日益张狂。
他仍然不停地买书,但总是静不下心来。“其实我有很长时间看不进去书了。”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很长时间是多长?”记者问。
他怔怔地停住了,避而不答。
将沉没的图书漂流
最近,北京一家创意文具店的老板娘金舒计划着,要为图书漂流做些什么。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书友将自己读过的书贴上标签,放到公园长凳等公共场所里,无偿让捡到的人阅读。2001年4月,在美国首次创办的图书飘流网使这一活动迅速波及欧美。在国内,图书漂流直到2007年左右才因媒体报道为人所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金舒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图书漂流活动的第一批实践者。2008年夏天,她同时经营着一家淘宝网店。为了参与淘宝网的一次图书漂流活动,她将几本书放上网店首页“求漂”。她已从报纸上知道图书漂流,而漂流过的书将是什么模样,她非常好奇。
很快,一本《朗读者》被一位上海女孩相中了。女孩在网店下跟帖发地址,付清邮费,金舒便将书寄了出去。对这次飘流,金舒只有一个要求:最后让这本书回到她的手里。
时间一眨眼过去大半年。第二年农历春节前,她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那本风尘仆仆的书。细细查看书签,她发现,这本书辗转漂流了七八次,其中一段路是从福建回了北京,又从北京去了广州。不同书友们写在书签上的读后感各不相同,有人说很有意思,也有人直斥“有些无聊”。
漂流前,金舒特别为这本书选择了硬皮精装本;收到书后,她发现,这本书除了因为打包勒绳的痕迹而显得旧了一点外,并没有让她失望。至少,它没有丢失,甚至连附加的软书封都完好无缺。
有了这次还算圆满的经验,她还陆续漂过一两本小说。在创意文具实体店,她也组织过漂流读者活动。然而,响应者总在少数。
曾有一位作家做过一次试验,将一本畅销新书放在公园长椅上,注明“漂流图书”。不到两个小时里,坐长椅翻看这本书的人不少,却始终没有人带走它。作家询问后得知,尽管有兴趣,但人们更担心被看成“偷书贼”,或是掉进“免费午餐”的陷阱里去。
而在金舒的实体店里,一位老年人告诉她,不参加飘流的原因是,“看完了还要送回来,太麻烦。”
近两三年里数字阅读的兴起,对于图书飘流活动又是一次打击。“阅读变得越来越容易了,但是飘流这事儿吧,显得越来越附庸风雅,或者说,较那个劲儿?”这两年来,她也越来越少参与类似活动了。
金舒终于开始接受,这是极其小众的一种阅读分享方式。然而,她忘不了被漂图书的神秘旅程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惊喜。比如,那本《朗读者》漂流回家后,她强烈感觉到:“它变得比我更成熟。把它困在我的书柜里静静呆着,我似乎在扼杀它因旅行而得到的生命力一样。”
最终,乐于分享的她,决定让这本书继续漂流下去,而它再也没有回来。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贾勇、金舒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