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谈京剧《画龙点睛》的精英意识

2011年09月08日 18:0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京剧院的《画龙点睛》(编剧:孙月霞,导演:宋捷)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该剧从山东吕剧改编而来,曾获得首届文华大奖;并且,这出戏得到张学津先生的精心加工,其塑造的“李世民”一角集“马派”老生表演艺术精华于一炉,已成为“马派”又一经典人物形象。而今,北京京剧院将该剧重新恢复演出,以剧院独特的 “传帮带”传承方式,在张学津、阎桂祥等老前辈的亲授之下,朱强、张馨月、陈俊杰、黄柏雪、黄彦忠等中青年演员担纲主演,保持着当年演出的原汁原味,让人们再度感动、震撼。

  与京剧传统戏普遍偏平民化视角相比较,《画龙点睛》无疑是一台具有精英意识的京剧。自1949年以来,文化部一直推行戏曲改进运动,扫除舞台上的色情、暴力、迷信成分,田汉、郭沫若等大知识分子加入到京剧创作中,大大提高了京剧的精英意识。《画龙点睛》无疑延续了田汉戏曲创作的批判精神,类似《谢瑶环》(京剧)、《关汉卿》(粤剧),单从孙月霞在1983年就已经创作出此剧来看,其“整治吏制”的主题已然具有前瞻性、永久性。

  《画龙点睛》的题材源自《新唐书·马周传》和《三言二拍》,剧中,秀才马周怀才不遇,路遇武将常何,被骗写下治国之策。识破常何伎俩后,马周画下无眼之龙,讽刺皇帝。李世民洞悉真相,微服私访,希望寻得马周相助,治理江山。马周流落民间,卖画为生,智斗贪官,并与失散多年的师妹张四娘重逢。县令赵元楷闻知马周被皇帝垂青后,想招他为婿,威逼利诱,力图拆散马周与张四娘。大殿上,赵元楷面圣,发现龙椅上的李世民竟然是自己欺辱过的一介平民,惊死过去。惨受重刑的张四娘用自己的血为龙画上眼睛……

  《画龙点睛》对官场的腐败有着深刻的揭示。赵元楷之所以敢胆大妄为,就是因为上头有人,他可以公然说,你告我也没用!官官相护、结党营私,几乎是中国几千年吏治无法解决的死结。赵元楷强拆民居、扩建私宅、贪污拆迁费、招募女婿党、传授官场经验等等官场乱相都在剧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与赵元楷这种卑劣的人格相映衬的,是马周这种清醒的独立知识分子人格,他说道:“不逐蝇利不担心”,“不伺候昏君”,这就是中国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的价值所在与道德承担。同样,张四娘代表了民间侠义的人格力量,一个弱女子,却是众街坊的精神领袖,虽是寡妇身,却勇敢追求爱情,宁死不屈,正是她的牺牲,使马周决心出仕,为民请命。

  导演宋捷以其对戏曲舞台的熟谙,使《画龙点睛》呈现出简洁、明快、灵动、朴实的美学风格。整出戏的节奏十分符合戏曲的规律,角色上场、亮相、唱、念,传统程式的运用、剪影的运用、行当的搭配,等等,安排得流畅巧妙,可以说,这出戏将中国传统戏曲的古典美与当代人的审美、当代知识分子的思考融合在了一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堪比昆曲《十五贯》。另外,该剧舞美设计简约,富有民族特色,演员不论在哪个角落,都能与景相衬,宛如一幅民俗画,这才是真正的舞美设计大家之笔。乔宗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