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新《水浒传》播出结束后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一些主要人物的塑造受到了观众的认可。
簪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新《水浒传》中西门庆、周通、柴进头上的簪花意义都不同。
86集的新《水浒传》历经近一个半月的播出终于结束。跟着收视率一路走高的,是新《水浒传》的口碑。如果算上浙版《西游记》,把没上星的张纪中版《西游记》暂且放到一边的话,目前四大名著翻拍版都已经亮相,之前最低调的新《水浒传》恰恰成为最受好评的作品。新《水浒传》在忠于原著基础上进行了更符合现代人口味的诠释,播出后不断引发收看与评议的热潮,更引发重读原著的热潮,笑谈水浒英雄,成为今夏的一个文化事件。新《水浒传》播出之
前,本报特刊诠释其“兄弟情义”,如今在英雄落幕之时,也来盘点剧集的亮点与争议。
亮点人物:张涵予版宋江立住了
对于导演鞠觉亮和编剧温豪杰等主创来说,要想拍新《水浒传》,就要塑造好宋江、林冲和鲁智深三个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是宋江,他是核心人物,新《水浒传》能否吸引观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宋江能否吸引观众。老版《水浒传》中,李雪健扮演的宋江和小说里的宋江非常相像:步子慢,说话温吞……编剧和导演以及扮演者张涵予都很难认可这样的宋江,他们更希望宋江有着英雄气概,重情重义,能博得多数观众的认同感。
于是才有了张涵予版的宋江,俊朗外形、深沉磁性的嗓音,张涵予版宋江刚一出场就吸引了无数目光。从开播初期到大结局,张涵予的表演都深受认可。晋松版鲁智深也大受观众欢迎。胡东版林冲最初在外形方面争议很大,但是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胡东的表演也深受认可。
改编:谨慎处理“杀人”戏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杀人劫舍,快意恩仇,但如今看来却未免过于暴力,因此新《水浒传》在“杀人”的戏份方面的处理十分谨慎,并且非常注重情节的来龙去脉。比如“宋江杀惜”,把原著中的“怒杀”改成“误杀”。
因为用今天的眼光去看,阎惜娇出轨当然应该谴责,但罪不至死。宋江一刀把她杀了,明显“量刑过重”。为了能让这一情节更加合理,不影响宋江的“大英雄”形象,编剧温豪杰细致描画了宋江和阎惜娇之间的感情:宋江金屋藏娇,和阎惜娇未婚同居……他这样解释:宋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与阎惜娇之间可能没有爱,但又想对她负责,所以很矛盾,虽然最终宋江失手杀死阎惜娇,但从他慌乱的神情中,可以看出这并非他的本意,所以将怒杀改为误杀。
细节:弱化暴力血腥添温情
在人们印象中,《水浒传》就是硬邦邦的男人戏,而且有很多血腥暴力的场面,但是新《水浒传》中,很明显,导演和编剧都考虑到了如何让创作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欣赏,他们在剧中也有意弱化了原著中的暴力与血腥场面,并营造更加柔和的意境,比如,去掉了母夜叉孙二娘黑店中做人肉包子的恐怖戏。
争议特效假穿帮多成为笑谈
新《水浒传》号称最实在、最拳拳到肉的武打场面,特效不到总体动作场面的5%,但就这5%偏偏成为最受观众诟病的败笔。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打虎”一段,很多网友都直言不讳地指出“老虎假得像毛绒玩具”、“像年画上的老虎”、“本来就假,还偏偏用慢镜头,太容易被人看出破绽”。另外,在水战打败高俅一段,船体倾斜,将士们纷纷从甲板上滑落,有观众指出“很明显就是动画片”、“这么大投资的一部戏,偏偏在电脑特效中不舍得花钱”。
另外,新《水浒传》中出现多处明显的穿帮,比如宋朝出现玉米地(玉米明朝才引入中国)、《法制日报》包肉等明显穿帮,也成为网友的笑谈。
潘金莲感情戏争议极大
百年来,潘金莲这个人物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成为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近年来很多文艺作品都致力于“人性化解读”潘金莲,在老版《水浒传》中,对潘金莲的塑造就曾引起很大争议;在新《水浒传》中,潘金莲竟然成为勤劳贤妻的典范,同西门庆之间也成了“纯真爱情”,如此改动引起极大争议。
最让观众和评论家反对的是,新《水浒传》中竟然也给武松和潘金莲之间安排了一些暧昧情思。武松本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化身,在新版中还原了英雄的七情六欲和俗世烦恼,但也被评论家认为,这是为了用女人来托举英雄,颠覆了这个形象的价值支点,反而让武松的形象没有原来高大。
记者 王琳娜
新《水浒传》终于落幕,不过众好汉的头戴花的造型却被众多网友所诟病。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做姑娘家行径,让现代人无法接受。这是故意雷人还是有的放矢?
事实上,这并不是为了雷人,反而是尊重原著的表现。《水浒传》原著中对此就有大量的直接描写:燕青“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大名府小押狱蔡庆偏偏“生来爱戴一枝花”,这位专管行刑的“职业杀手”,是条“眉浓眼大性刚强”的大汉,却打扮得花里胡哨;病关索杨雄绝对跟风流伶俐沾不上边,也“鬓边爱插翠芙蓉”;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如此种种插着一枝花的造型,都是有据可循的,只是现代人与古人的审美有异,古人觉得美的,现代人未必觉得。
为什么原著中会有如此的描写呢?这正是当时社会风气与现实的写照。男人戴花,唐已有之。到了北宋,这股风气自上而下流行起来。最具时尚标杆作用的当数风流君主宋徽宗。宋徽宗每次出游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
而且簪花虽小却不能乱戴。簪花的大小、形状、质地等都代表了佩戴人的阶级和地位。《宋史》记载,卿监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绫罗花(名贵丝织品做的花),低级官员只能戴绢花。《新水浒》中,杜淳饰演的西门庆常戴红、黄两色的绢花,除了表现他的风流倜傥,也暗示了他富二代背景。须知在那个年代,染红布不是一般百姓能承受的。有权有势的柴进、施恩头戴的银花簪和金花簪更是他们的身份象征,草根出身的周通则只能在成亲时佩戴帛花,质地相差甚远。
娱乐态度
重拍经典保守比激进更重要
就新《水浒传》本身而言,赞叹者有之,批评者亦众,而在这电视剧之外,关于经典作品改编的尺度到底何在,则有更多的讨论。
重拍经典热,不始于今年,如今的新《水浒传》未见得拔得头筹。继《三国》《红楼梦》《西游记》被重拍成电视连续剧,我国的四大名著,无一不被重拍热所染指。鲜花和板砖齐飞,自白与表白共舞,武林过招,自是难免的一番热闹。
创新从来不是重拍经典之敌,谁都不想走前车之老路。这里所说的创新,包括对艺术和制作的现代化技术的双重投入。但是,这些创新的出发点一定来自经典本身,而并非对经典的背离。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典不属于个人,里面不仅包含整个民族对于历史不同于官修史书的认知,也包含对于集体记忆的积淀,和对于民族情感的寄托,其中爱恨情仇民间化的表达,使得我国四大名著已经成为了大众集体的创作。因此,面对这样经典的重拍,很能够考验编剧导演,也能够考验观众:是对于经典艺术和电视现代艺术相互结合、彼此关照的考验;也是对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情感温故而知新的考验。
重拍经典时,保守主义也许比激进主义更需要;在与众相同之中拍出属于自己独有的那一份韵味,不见得比别出机杼的与众不同更容易。而坚持这样的艺术的保守主义,需要的是对艺术的真诚的坚守和洞见,而不是眼睛里瞥着过去的经典,心里想着近在咫尺的功利。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京报》、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