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观察】
当中国的音乐剧关注者热烈讨论中文版《妈妈咪呀!》是否地道、是否像原版那样好看时,它的意义却在悄声无息、一天一天地彰显出来。这个意义表现在,它是否能久演不衰。
中文版《妈妈咪呀!》不是第一部引进中国的音乐剧,但至今为止,它已经成为第一部一口气连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这,便是它的里程碑意义。一部音乐剧可以比《妈妈咪呀!》更具思想内涵,也可以比它更有艺术性,但如果一轮只能演三五场,从商业的角度,那便不是能站稳脚跟的音乐剧。在英美等国,一部成功的音乐剧,通常一周八场连演数年,而他们的城市人口和国家人口均不如咱们。当然,中文版《妈妈咪呀!》离那个标准尚有距离,但它已经一个箭步超越了之前任何音乐剧的连演场数,在北京连续演出超过40场,朝着国际水准匍匐前进。它的成功,或许能帮助打开中国这个混沌初开的音乐剧市场。若能做到这点,《妈妈咪呀!》就不光是中演公司和它合作伙伴分享的战果,而是全国有志于音乐剧者的共同福音。
这有点像1994年《亡命天涯》进入中国,振兴了一个奄奄一息的文化娱乐形式。诚然,有人说音乐剧是外来艺术,其进军中国的年月连更高雅的歌剧都比不上。其实,音乐剧可做或宽或窄的定义,中国的地方戏曲本质上都可以算作音乐剧(我个人以为更像歌剧),而《洪湖赤卫队》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港台的黄梅调则神似西方的音乐剧。受西方影响而创作或引进音乐剧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虽然有张学友的《雪狼湖》以及笔者参与的《音乐之声》等成功案例,但所谓成功限于中国的语境,若拿来跟纽约百老汇或伦敦西区的运作模式相比,只能算聊备一格。
十多年来,不少有识之士都在探索中国的音乐剧之路,像三宝创作了《蝶》和《三毛流浪记》,东方松雷的李盾20年坚持做音乐剧,网络论坛爱音客的发烧友发挥出当年京剧票友的热情,积极推广音乐剧,甚至排练出极具水准的剧目……原创也好引进也好,中国音乐剧的水平在逐步提高,但市场却未见同步出现。1998年我在东方歌舞团做《音乐之声》时,大家预测中国音乐剧市场仍需五至十年;如今,三宝认为需要50年,不禁令人沮丧。没有观众,便意味着不会有投资人;即便有人敢投资,上了一两次当,便再也不敢碰这玩意儿了。
中国音乐剧要健康发展,必须让投资人看到它的“钱途”,仅仅乐评人剧评人叫好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是哪部戏开掘了这个市场,那都是功德无量的事。中国的演出市场有太多的非常规因素,从排一部戏只演一两场的自娱剧目,到财政买单的红色剧目,到每年拿出来演数场的经典剧目,连演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而只有长期连演才能降低单场的成本,保证高额投资的回收,才能超越作坊阶段,取得规模效应。这就意味着,音乐剧需要培养一大批中产阶级的观众群,而他们追捧的应该是好戏而非名角。这是音乐剧迥异于大型演唱会的区别之一,至于两者的相同之处,一是观众的数量,二是现场感远胜于影像版。
一个纽约百老汇能造就三四十部音乐剧同时上演,而偌大的北京,一口气连演一两个月的剧目能数出几个?无论你是否陶醉于《妈妈咪呀!》的开心热潮,都应该为之庆贺。它若成功,很可能标志着一种模式的成功。
□周黎明(北京 剧评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