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左为孟子)
古今多少事
文/曹苏宁
“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首诗,质疑的是孟子,提出质疑的人,是黄蓉的老爹黄药师。《射雕英雄传》里,黄蓉中了铁砂掌,郭靖带她去找段皇爷疗伤,受到“渔樵耕读”的阻挠。除了比文斗武,书生朱子柳还拿孟子的话对黄、郭施以世俗之讥——“男女授受不亲”。黄蓉的反驳也很要命,借用他老爹的名句,不说孟子说的话对不对,直指孟子的学术道德——“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
孟子拉先圣做大旗,来包装自己的“王道”,说“王道”就是尧、舜之道,文王之道。但尧、舜之道,文王之道是什么,全由得孟夫子信口开河了。他造的假,主要有三种类型。
爱捏造先进人物
第一种是为了推行自己设计的政治制度,穿凿甚至捏造上古遗制。
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为什么呢?文献不足。孟子比孔子生得晚了上百年,说起夏商周的制度来,却言之凿凿。“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这是说经济制度。“设为庠序学校以养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这是说教育制度。柏拉图写《理想国》,明说自己是在设计未来,孟夫子说夏商周,其实说的也是设想,却不明说,偏说是古代的制度,忽悠当时的诸侯王去“取法”。
第二种是为了评价当时的事件,凭空创造历史上没有的事情。
燕王哙想学尧、舜禅让,把王位让给了大臣子之,招来内忧外患,最后死于非命。孟子是反对燕王禅让的,认为天子不能把天下随便送人。但万章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问他舜的天下是哪来的。孟子没办法,只好捏造出一段故事来:舜给尧打了28年下手,尧死了,守完三年丧后,舜又避让到南河的南面。让尧的儿子继承天子之位。但诸侯不去朝觐尧的儿子,都来朝觐舜;打官司的也不找尧的儿子,都去找舜。所以说,舜的位置不是尧让给他的,而是天意。
第三种是为了劝谕当时的君主,随意曲解古代圣贤的“先进事迹”。
孟子游说齐宣王“学习古代先进人物”、实践他的“王道”。齐宣王不想干,找了很多托词。宣王说“寡人好勇”,孟子说“没关系,周文王、周武王都喜欢动武”;宣王说“寡人好货”,孟子说“公刘也很贪啊”;宣王说“寡人好色”,孟子说“古公亶父就很好色啊”……反正只要能说服人,“先进事迹”都是可以随便解释的。孟子口中的“先进人物”还不是“高大全”,“好勇”、“好货”、“好色”,有血有肉,形象挺丰满的啊。
孟子胡诌的东西,长时间被奉为真理。但到了近代,还有人这么做,就不如孟子那么好彩了。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就受到王国维的批评,认为康有为“之于学术,非有固有之兴味,不过以之为政治上之手段”。这样的评价,用在孟子身上,也是合适的。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尚书》记载的东西,他只取对自己有用的,其他不对胃口的,都不去管。孟子信口开河,更不能尽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