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86集的电视连续剧新《水浒传》终于拉拉杂杂、虎头蛇尾地演完了。没有预期中的轰动,但也有亮点,尽管不是亮点频闪。
说它拉拉杂杂,是因为这戏基本是个武打片加言情片。
一遇男女之事,不论是宋江与阎婆惜、卢俊义与贾氏、林冲与林娘子、杨雄与潘巧云、张青与孙二娘、王矮虎与扈三娘、燕青与李师师、张清与琼英,都从不吝惜笔墨,更别说那武松与潘金莲了,花上N集的篇幅,恰是整个征方腊篇幅的N倍。此为言情剧的特征。还真别说,这戏里的女主角,除了演林娘子的袁咏仪有点人老珠黄以外,其余真的个个都花容月貌、风情万种,端的都“不是盖的”。
至于说武打片的特征,传统的舞枪弄棒、打打杀杀之外,更杂交了大量好莱坞的遗传基因——例如,始自《珍珠港》的镜头锁定炸弹,后来被中国导演人人滥用,到新《水浒传》这里便锁定了花荣和史文恭的箭镞、张清和琼英的石头子儿,而且使得不厌其烦。至于大的战争场面,更是屡见不鲜,让人乍一看以为是《指环王》。只是有人忘了一条:武戏也要注意表现人物性格,而不是为武打而武打。
某日看电视,见一电影导演模样的人在侃侃而谈,他的中心意思我听懂了,说是电影、电视就要以画面、以视觉刺激取胜,靠道白、台词取胜那叫“广播剧式的电影”,是下品。这种论调好像现在还占主流。然而,我们知道,电影是综合艺术,综合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成果,画面表现只是其中一项而已。其实再仔细想来,那些人所说的“画面取胜”,仅仅是好莱坞一家的审美趣味而已,而且基本上是视觉感官刺激,非常浮躁,大老粗的文化,不精致,也不耐咀嚼。欧洲电影就坚决不走这条路。更何况,我们模仿这一点还模仿不到家,不是照猫画虎,而是照虎画猫。好莱坞式的视觉刺激没学会,还把传统的戏剧表现力给丢失了,很有点邯郸学步的“杯具”色彩。
至于虎头蛇尾这一点,前边已然有所提示——武松与潘金莲的N集篇幅,恰是整个征方腊篇幅的N倍,整部电视剧头太重、脚太轻。一般认为小说《水浒传》的前71回是精华,这从塑造人物性格的角度来说当然没有错,但是,小说除了塑造典型人物的性格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揭示典型人物的命运。依我看,从揭示命运角度来说,施耐庵的神来之笔恰恰是在秋林渡燕青射雁之后,直到吴用、花荣自缢于宋江、李逵的墓前。《水浒传》本质上是一部大悲剧,主要人物的命运全是悲惨加悲壮的,次要人物多数也是悲剧(比如关胜训练中落马、呼延灼抗金战死等),其中掺杂少数几个带点喜剧色彩的(比如李俊和柴进通过假装风瘫而得以避开官场纷乱,李应和杜兴回庄搞经营而成富翁,甚至阮小七的因祸得福安享天年)。这些主次人物,犹如几朵大红花,由一大片的绿叶所簇拥,再加几支杂色小野花形成反衬,美学价值很是美不胜收。这一切,都得仰仗“征方腊”这个让起义者自相残杀的大阴谋,后来的害死宋江、卢俊义等,则是这个大阴谋之后的小阴谋。
很可惜,新版电视剧对这个大阴谋的表现太过单薄了,只有区区2集,而且完全抛开了原著,让梁山好汉中的一多半死得不明不白。方腊手下诸多大将,如石宝、邓元觉、庞万春、包道乙、郑魔君、王尚书、杜微,以及方腊的兄弟方貌、儿子方天定、侄子方杰等,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梁山好汉秦明、徐宁、董平、张清、雷横、刘唐、石秀、张顺、史进、阮氏和解氏兄弟等好几十位,都在与他们的惨烈厮杀中丧生。抛弃这些,另编一套,除了给人以“拍累了,不想玩了”的印象之外,剩下的便都是遗憾。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