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三位创始人:陈去病(左)、高旭(中)、柳亚子(右)。
22位南社人题字。
1909年第一次雅集合照。
南社纪念馆正门。陈婧 摄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把苏州的阊门、山塘街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商客流连于此。在辛亥革命爆发的两年前,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在山塘河畔、虎丘山下创立江南第一文社——南社,誓与同盟会成犄角之势而为革命桴鼓,鼎盛时有3000社友。南社引领的思想领域的革命使之赢得了“文有南社,武有黄埔”的赞誉,并被称为“辛亥革命的宣传部”。
特派记者 陈婧 苏州报道
文经武纬南社人
南社成立时,首批17位社员中14人是同盟会员。到辛亥革命前夕,南社共228人,其中过半为同盟会员。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南社多位社友被任为中央行政各部“次长”职位,其中吕天民任司法部次长、景秋陆任教育部次长、马君武任实业部次长,当时临时参议院“副议长”是南社陈陶怡。
出自南社的文化大家有李叔同、茅盾、苏曼殊、黄宾虹、沈尹默。
教育家有被周恩来称为一代宗师的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浙江名校春晖中学创办者经亨颐,同济大学首任华人校长沈体兰,清华大学算学系创立者郑桐荪。
三个年轻人的革命理想
“苟有热血人,安忍坐视祖国之沦亡”——高旭
在二十世纪初,南社曾经名动寰宇,而如今,在记者沿着苏州山塘街寻觅南社旧址的路上,就连老屋里的住户也多摇头不知南社为何物。几乎是在山塘街西边的尽头,一面白墙石板上,四个亮红的浮雕大字“南社雅集”跃入视线——这就是南社旧址纪念馆了。
苏州山塘街800号,明臣张国维祠——南社首次雅集地。它背靠“吴中第一山”虎丘山,门前流淌着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开凿的七里山塘河。
在第一进天井中有一块块浮雕嵌在墙上,上书“南社”二字,第二进的天井中矗立南社三位发起人铜像,陈去病坐,高旭、柳亚子分立左右。
陈去病,江苏吴江人,1903年赴日留学间痛心于国内广西巡抚王之春卖铁路、矿权以筹款镇压会党,以汉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自勉,改名“去病”;1906年加入同盟会,自此追随孙中山;3年后创立南社,是年35岁。
高旭,江苏金山人(今上海金山),小陈去病3岁,1903年震惊于“苏报”案中章太炎、邹容被捕,怒叹“苟有热血人,安忍坐视祖国之沦亡”;1905年成为首批同盟会员,任江苏省主盟人。
柳亚子,江苏吴江人,小陈去病13岁,16岁信仰天赋人权说,以亚洲卢梭自命,改名人权;3年后由高旭介绍加入同盟会,创南社时22岁。
1906年,三个具有相同革命理想的年轻人终得互识,南社呼之欲出。
文人结社,皆因革命起
“南者,对北而言,寓不向满清之意。”——陈去病
在探访以前,记者就得知在上海的南社纪念馆,进门赫然见秋瑾烈士遗像。而秋瑾早在南社成立前已经惨遭清廷公开斩首。在随后的采访中,南社文化研究院的安达副院长解了记者之惑。秋瑾就义,作为同盟会会员的陈、高、柳尤为痛心,“大家激愤这样的爱国女子都能被杀害!”正是秋瑾一个弱女子就义,成为结南社的导火索。
1909年11月6日,陈去病在后来的南社社友于右任创办的《民吁报》发表《南社雅集小启》,“微乎微乎,彼南枝乎,殆生机其来复乎?”在朦胧意识到南社之微力量可能吹动社会的苏醒,他有紧张激动,更有兴奋欣喜。
11月9日一早,柳亚子搭乘从吴江黎里到苏州的小火轮,中午到达苏州阊门石路码头,与陈去病会合。
11月13日,17位南社社友,2位来宾乘画舫沿山塘河至城外的虎丘。在南社人眼里,虎丘非名胜,而是极具反抗意识的政治符号。此地三百年前曾举行过政治文学社团复社的千人虎丘大会,又有明末清初张国维的抗清义举,自然成集会不二之选。当日柳亚子高兴地称“三百年来,未有此盛世也。”
陈去病称,“南”意“操南音不忘本”,他说“南者,对北而言,寓不向满清之意。”南社可谓在成立之初就目标明确,只是在政治寒冬不能明说罢了。只为一“南”字,无数南社人拼搏一生,赴汤蹈火而不辞。
这17个社友中,有14位为同盟会会员。柳亚子兴奋地称“足可证明这一次雅集革命空气的浓厚了。”南社“固以文字革命为职志,而意义实不在文字间也”,俨然同盟会的外围组织了。
做同盟会犄角,为辛亥革命桴鼓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之天下。”——柳亚子
柳亚子说过“我们发起南社是要和同盟会做犄角”。1906年,柳亚子在上海居住的“夏寓”,实际上就是同盟会员的秘密联络点。同年7月,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唯一一次到上海,秘密接见的正是后来的南社领导人——高旭、朱少屏、陈陶怡和柳亚子。
南社成立以后,他们的活动中心移到了上海。
在苏州南社旧址和吴江柳亚子纪念馆里,记者均看到为当时南社人创办的报刊专辟一栏。旧报林林总总,繁体竖排、字迹依稀可辨。冯自由、于右任、邵飘萍等众多后来耳熟能详的名字,当时都是南社新闻舞台上的骁将。
1909年5月15日,在上海租界的几间房子内,一位30岁的年轻人正在忙碌于他创办的一份报纸的首印。这位而立之年者就是于右任,黑髯飘于胸前,人称于胡子;该报即是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旨的《民呼报》。南社的创立者高旭、柳亚子及后来的社员苏曼殊、徐自华均为此报主稿人。
1910年,同盟会员戴季陶入主《天铎报》,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天铎报》亦成陈去病、柳亚子等南社人的舆论平台。
次年夏,报馆里来了位年轻人。这名刚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的22岁小青年,在上海南京路的第一行台旅社里,正为自己刚得到的《天铎报》记者这一职位而怡然自得。他就是南社早期社友,后来成为蒋介石“文胆”的陈布雷。孙中山先生在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撰发“告友邦人士书”,正是陈布雷最先从英文翻译为汉语,发在《天铎报》上。
39年后,陈布雷逝世的日期正是南社建立的纪念日,也算是他冥冥之中跟南社的缘分了。
在距武昌首义的23个月里,200多位南社人创办或者作为主笔的报纸有13份。如果从1905年同盟会创立算起,到1916年的护法运动,共47种,遍布全国。
他们之间又互联互通,被称为“辛亥革命的宣传部”实不为过。
南社人,为共和献谋略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开天辟地。胜利的消息传来,南社志士欢欣鼓舞,迎来了新的战斗。
首义9天后,柳亚子和南社“宣传部长”朱少屏在上海一个小印刷所里忙开了。他们刚创办的《警报》专刊登武昌起义的各种消息,所得新闻随到随刊,甚至每天出刊二到三期。据说销路还不错呢。
11月5日在苏州,陈去病与南社人办《大汉报》。陈去病紧盯革命形势。11月27日发《恢复金陵之借箸筹》,阐发南京形势,提出进攻方案——“拦截关津,断其饷道”,四面包抄击毙南京的张勋。
南北议和于上海,《大汉报》成反对议和、主张北伐的先锋。柳亚子配合陈去病在《天铎报》上连续发文24篇,激烈反对南北议和。
在陈去病外孙张夷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陈去病留下的政论手稿。这也是记者此行最意外的惊喜了。“他们文人以诗词为耀,认为政论文章是不值得收存的。”张夷说,这些手稿当年散见于报纸,后来由柳亚子整理成册。
从1904年到1908年,陈去病共发表了8篇文章论述疆域重置问题,这些政论文跨越的时间正是其策动革命、鼓吹思想的同时对建国、管理国家的思考。
记者在随后查阅孙中山1919年发表的《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中时发现,有关于建立内地、边疆铁路,整修全国的水道和运河、建海港等方面的论述,二者相似度如此之高。陈去病长期作为孙中山的智囊并且后来在二次北伐中做非常“国会秘书长”。孙中山曾有“从我游者二三子外,唯吴江陈去病与焉……以十年袍泽,患难同尝,知去病者,宜莫余若”之感慨。
从1906年起,他先后陪同孙中山考察了杭州湾、乍浦港,促进了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的形成,为孙中山治国方略和民国政府建立后的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建设性建议。
其先见和高瞻远瞩让一百多年后执卷阅读的记者感佩不已。
南社人早已忘了他们是文人,或许他们从来都没当自己只会为诗作赋,他们是斗士,如上海南社纪念馆发起人姚昆田说,他们“欲执干戈卫社稷”,与同盟会、革命军同进退,从准备革命到推翻帝制,从保卫共和到思考建国…… 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