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什么?对谁打开?
—— 第二届“理想国文化沙龙”侧记
本报记者陈方
9月10日早,落雨的中秋,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的大门已被人们举着伞的长龙围得水泄不通。这些年轻人不是来追逐明星演唱会的,他们赶赴的是一场文化沙龙。连续三天,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的本年度重磅文化大戏“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2011”都在这里进行。
很多年轻人一手举着伞,一手拿着沙龙宣传册。宣传册封面上几行小字:"理想国"的理念是"想象另一种可能",它不是要提供一个乌托邦,而是希望唤醒对于理想本身的热情;对于它自身的可能性,我们亦在持续地想象与探寻。”读来让人心头一震。当商业化和技术大潮将出版业裹挟,这个行业正变得超级现实且缺乏梦想,在这样的境况里,还有出版机构能以公益沙龙的形式,开启我们对于现实的洞察以及对未来的想象,说感动,或许并不矫情。
属于文化与思想的节日
去年第一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汇集了中国与日本的25位作家、艺术家和创意人士。零距离接触心中景仰的学者、艺术家和偶像,让参与者热情高涨,一时间京城的年轻人齐聚“理想国”。
今年的“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在嘉宾人数上比去年增加十多人,有香港城市大学的前校长张信刚教授、文化评论人梁文道、跨界达人欧阳应霁和“香港嘻哈教父”MC仁;有来自台湾的舒国治、杨照、骆以军、马世芳、张铁志、聂永真等文化、艺术创意人;还有来自内地的资中筠、杨奎松、葛兆光、陈丹青、郭于华、小宝等知名文化人,熊培云、许知远、刘瑜、罗永浩、史航等活跃的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文化、创意、艺术各领域顶尖人士汇聚一堂,阵容异常强大。
与去年“主题论坛”+“沙龙”的基本形式相比,今年则加上了嘉宾“演讲”,以期给予观众更为扎实的内容。主论坛分别以“世界向中国开放还是中国向世界开放”、“时代的青年还是青年的时代”等为主题请文化大腕展开讨论,文化沙龙则以“改变教育现状的动力在哪里?”“底层关怀与中国乡村社会”“权力及其限制”等主题展开探讨。
三场大论坛、十二场沙龙、两场露天演出,汇集40余位作家、艺术家和创意人士畅谈理想。开放、参与、纯粹、公共关怀,这是一个属于文化与思想的节日。
稀缺时代彰显思想的珍贵
第一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的主题是“想象另一种可能”。在主办方看来,去年的主题其实算不得是主题,而是对于他们为何要举办理想国文化沙龙的一种自我阐释。而今年的主题比较明确,“打开”。“打开”,不一定有明确的指向,但的确又有所指向。活动策划人梁文道说,比起大家熟悉的“开放”二字,“打开”显然带着股受够了了无止境的坐言,然后干脆起而行之的姿态。
以“打开”为主题,事实上也强调了这场活动对于所有参与者的态度和期待 每个参与者,无论嘉宾还是观众,都被赋予“打开”的精神在这里,分享思想、传递能量,是最大的本分和荣耀。
9月10日上午的首场主论坛题目便是“世界向中国开放还是中国向世界开放”,白岩松、资中筠、熊培云等嘉宾都对此发言。白岩松在发言中称,他想首先要“破论坛的题”,他担忧的事情就是对事物形成对立的看法,世界与中国,这两个概念不能对立。白岩松话题一转称,其实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家才能知道物质的重要性,而现在大家如此渴望思想又说明另一种问题,在思想稀缺的时代,才能彰显思想的珍贵。
理想国沙龙组委会主席刘瑞琳也称,“打开”就是疏通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但它的含义是比较丰富的,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模式里。
“理想国文化沙龙”除了对“宏大叙事”的“想象”,自然也少不了对现实的具体洞察。如今一代代农民工如蚂蚁般涌进城市,城市空前繁荣而他们的故乡却在沦陷。而底层民众的历史一直都没有得到重视,如同水滴随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不下任何痕迹。在《底层关怀与中国乡村社会》沙龙上,嘉宾、清华大学教授郭于华说,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人的历史应该被铭记,哪怕是普通人的历史。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真的是不差的
事实上,本次沙龙95%的观众都是年轻人。观众的热情出乎主办方的意料。沙龙开幕当天,听说现场还有近千名观众领不到票无法入场,画家陈丹青感慨道:“年轻人可以去酒吧,可以去谈恋爱,办这样一个沙龙会有这么多人来,我觉得是因为对于那些比较有求知欲,对严肃问题感兴趣的青年来说,今天能去的场所还是太有限了。”
这应该是一场让年轻人彼此感动的节日。他们相信着每一个微小理想的力量,他们相信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理想,终将汇聚成“理想国”。沙龙现场,那些90后们即便稍显稚嫩的发问也难挡他们洋溢着的激情。而活动现场外,有人说,“我们所追求的也不一定是非要入场,有时越是进到场地里面,越是忘记了自己原本在想什么。”这也正是全程参与策划的梁文道所希望的,他喜欢活动中涉及的话题,能够让听者在回家之后,依然愿意和朋友们延续这一话题,可以愤怒也可以快乐。是的,重要的是延续性。"我会把这次系列讲座听到底。老师,直到下午一点,还有很多人在雨中排队。这场面看得人心痛心动。老师你们要加油!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真的是不差的!"学生短信,我相信,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真的是不差的。”这是论坛嘉宾熊培云在9月10日下午发的一条微博。微博的跟帖中,很多人都在说,“年轻人从来都是不差的。”
是的,有怎样的青年,就有怎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