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感悟中山先生民族复兴的梦想与现实

2011年10月10日 04:08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金秋十月,记者怀着崇敬之情来到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漫步市区,与孙中山有关的雕塑、公园、道路,不时映入眼帘。

  “放眼全国,以中山先生命名的道路、街巷有400多条,还有大大小小的‘中山公园’,这些道路、街巷、公园可以说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山市文联主席、孙中山研究会常务理事胡波自豪地说。

  位于中山市的翠亨村,是孙中山的出生地。如今,孙中山故居连带整个翠亨村已被保护起来,成为一个著名景点,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翠亨村的西南角,一座中西合璧的赭红色小楼静静矗立,这就是孙中山的故居。故居纪念馆工作人员张道有说,孙中山幼时家贫,居住的老屋比较简陋,后来哥哥孙眉赴檀香山谋生,事业有成后寄给家里一笔钱用来盖房子,这栋小楼便是1892年由孙中山亲自设计和主持建造的,风格外洋内中,被当地人称为“西装屋”。

  孙中山13岁离开翠亨村赴檀香山留学,5年后带回一株酸豆树种在前院。1931年,酸豆树被台风刮倒,幸好主根扎地较深,后来断枝又生新芽,撑起一片绿荫。与这棵执著而又顽强的酸豆树一样,孙中山一生的革命道路也是“屡败屡战、愈挫愈奋”,为了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国,他始终不懈地奋斗着。

  “从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算起,十几年时间里,孙中山不停地在海外演说、筹款,先后策划、发动了十多次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针对袁世凯的帝制复辟,他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由于实力不足,‘二次革命’不久失败,他又在广州建立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可以说,孙中山的一生,都在革命的道路上不停地奔波。”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杨海说。

  在1894年成立兴中会的时候,孙中山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此后,中华民族的复兴成为他一生的梦想。孙中山以广阔的世界眼光观察国际大势,亲手规划设计了中国现代化蓝图。他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构建了民主共和政体。他还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许多构想:修建10万英里铁路和100万英里公路,把铁路修到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建设北方、东方、南方三大港口,开发长江中上游水利资源,修建三峡大坝……

  “这些在当时堪称天方夜谭的梦想,如今都一一成为现实。”杨海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真正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带领全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阔步前行。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中国模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祖国今天的辉煌成就,是对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真理是逐步接近的

  孙中山的革命之路,起于1894年。这年底,他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开始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孙中山也曾是一名改良主义者。在赴檀香山之前,他上书晚清重臣李鸿章,陈述治国之大经、强国之大本,但遭到李鸿章的拒绝。上书失败,使孙中山“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遂得出结论:“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善,也决不会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进行改良。”

  孙中山的革命意志坚定,革命纲领也较为明确,但他的革命之路充满了坎坷。革命前期,孙中山主要依靠会党和华侨来发动起义,后来又“借力打力”发动反袁斗争,但效果都不是很好。直到后来,他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改组国民党,创立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遗憾的是,后来他因病逝世,革命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孙中山的革命之路告诉人们,任何真理都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逐步接近的。在实践中,甚至是在不断犯错误中,人们才苦苦寻觅到了真理。能否找到真理,关键是能否始终执著于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因一时挫折而退却,也不因诸多诱惑而动摇、放弃。

  记者 杨祖荣 通讯员 周建明 吴瑞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