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玄孙女宋丕兴:
过幸福平凡的生活
就是最好的纪念
辛亥革命之后,已是百年沧桑。98年前宋教仁携民主宪政之风雷北上,却在上海沪宁火车站被暗杀时,给身边的于右任留下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我本寒士,老母尚在,如我死后请克强(黄兴)与公及诸故人为我照料。”百年之后,这位伟大革命者的平凡母亲早已不在人世,宋家后人仍在华夏大地勤劳而平凡地生活着。“我是个普通的女孩子,做平凡的事,过平凡的日子。”宋教仁的玄孙女宋丕兴这样说道,让国人活得幸福而自由,这也是当年宋教仁及诸先烈革命的目的。
宋丕兴目前在湖南大学就读MBA,为自己在长沙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添砖加瓦。“之所以选择在湖南大学读书深造,不仅因为这是一所千年学府,还因为坐在教室里能一眼望到岳麓山,那里静静地安眠着许多与老太爷同一时代的革命先驱,如黄兴、蔡锷、陈天华等等,他们让我觉得老太爷就在自己的身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她这样说道。
说起自己的生活,宋丕兴一连用了三个“平凡”来形容。“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我都和别的女孩子一样,做平凡的事,过平凡的日子,与周围的人分享平凡但珍贵的种种情感。”至于这个革命先驱后人的身份,她从未跟班上的同学谈起。“只有我的闺密和蓝颜才知道,他们对我都很照顾,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份,而是因为我们都是比较单纯又爱玩的人,算是物以类聚吧。”
宋丕兴的奶奶是宋教仁先生独子宋振吕的独生女。一路求学的宋丕兴本来活得非常低调,并不常参加公开活动。但今年由于奶奶身体欠佳,她才开始参加一系列的活动,主要都是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大家问的最多的基本都是在我眼中老太公是什么样的人。”在今年3月9日,湖南辛亥革命先烈后人齐聚长沙,宋丕兴在活动上说,作为一个后人,在中学历史书里学到“宋教仁惨案”的章节时,有一种自豪感,老太爷是那么伟大。
作为一个后人,这份自豪当然也不止来自一页历史书。从她为记者展示的一份家谱上,也许可以找到这个低调后人自豪的来源。那份略微泛黄的家谱封面,是笔体苍劲有力的四字家训:“忠孝勤俭”。家中历经沧桑得以保留的这一份“宋氏遗产”,其包含的精神与力量,全在这四字之中。
“老太公毕生为了‘实行革命,推翻专制皇帝,建立一个民众做主之新国家’而奔走奋斗一生,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时也一直是我们家族的理念!”宋丕兴说道,“现在是和平年代,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会面对很多挫折和困难,这时老太爷的精神常常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带那么一点点革命乐观主义地去解决种种难题,微笑着活出平凡但真实的自我!”
本报记者 张遥
张謇之孙张绪武:
祖父常说要做些事业
超越短暂的生命
他是皇帝钦点的满清官员,也是清帝退位诏书的草拟人。他主张改良立宪,亦大力支持辛亥革命。他是末代封建王朝的状元,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开路先锋。他是文采斐然的饱学之士,亦是业绩卓著的实业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他开工厂、办教育,推行实业救国,将一个刚剪掉辫子的小城缔造成一座现代的城市。他是张謇。
在采访时,记者曾问起张謇之孙张绪武先生:“您的祖父张謇,有很多的名言,您觉得哪句最好”时,他沉吟片刻,说出下面一番话:“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鄙人之办事,亦本此意。”张绪武解释道,人像那些花草一样,生生死死,落红化为春泥,逝者化为灰烬。若做一些事业,便能够超越短暂的生命,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这一生也就超越了简单的生命存在形式,似乎有了一些意义和不同。
所以即使到现在,大多数南通人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生涯还都是在张謇创办的学校里度过的;大多数南通人家都至少有一个亲戚在张謇创办的工厂里工作过;大多数南通人最常去的电影院是更俗剧场,张謇当年在这里接待欧阳予倩、梅兰芳、袁克文……大多数南通人都在濠河岸边的公园里散过步,晒过太阳,打过水漂,这个公园是张謇当年规划的5个城市公园之一,公园里有座叫“濠阳小筑”的宅院,是张謇晚年的家。这个城市里有个说法叫“一山一水一人”——山是狼山,水是濠河,人是张謇。
而张謇之孙、曾出任过南通市副市长和江苏省副省长的张绪武,在讲述自己的祖父时,钦佩之情依旧溢于言表。1911年12月25日,流亡海外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回到了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到南京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大局一定,即当退位。宣誓就职的地点,则是张謇一手规划建筑的咨议局新房。从这一天起,顺应潮流的张謇即把日记改用民国纪元。
做实业的张謇是一个务实之人,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坦率地认为孙中山很难收拾局面,政府虽然成立了,但是很难长久维持。“这种情况下,他更愿意和实力派人物袁世凯合作。”张绪武说。于是张謇离开了南京,北上加入了袁世凯的阵营。但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时,张謇愤然辞职,在袁世凯复辟称帝之前彻底与袁世凯斩断了联系。
父教育,母实业。在20世纪初的中国,南通仿佛是一个黄金城市。举国动荡之中,这个江苏一隅的小城,却在张謇的主持下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善的城市系统。
本报记者 徐媛园
张澜之孙张广华:
记忆中祖父
始终是很严肃的模样
时光荏苒60余年,张广华对于祖父张澜的记忆依然清晰。62年前的开国大典上,身着旧布长衫,头戴瓜皮帽的张澜站上了天安门城楼,这位辛亥革命“导火索”保路运动的领袖,后来民盟的发起者,一生追求民主,那一刻亲历并见证了新生共和国的诞生。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年近古稀的张广华回忆起了记忆中祖父张澜的模样,“个子挺高,大约1米8左右,终年穿着布长衫,蓄着白胡子,始终是很严肃的模样。”为了让记者进一步还原张澜的形象,张广华比喻说,张澜俨然历史上的包拯一般,目光炯炯,一脸正气,十分威严。
张广华和他的兄妹们对这位“包拯”一般的祖父一直敬畏有加,“祖父平时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用毛笔写东西。”张广华说,自己小时候和兄妹们玩耍时路过祖父的书房,总是会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搅了祖父。记者不禁感叹,作为保路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时的副主席,张澜之于后人的形象竟是如此严肃。
张广华兄弟姐妹5人的父亲是张澜长子张乔啬。虽然已近古稀,在身为中央民族大学数学系退休教授的张广华记忆里,祖父张澜有个专用的小冰箱,当时还是孩子的张广华玩饿了会偷偷去祖父的冰箱里找吃的。但打开冰箱却惊讶的发现,冰箱里空空如也,“只有半个广柑(四川人管桔柑叫广柑)和一个榨橙汁的工具。”张澜的俭朴程度可见一斑。
张澜一生崇尚民主,以人民利益至上,但却“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辛亥革命后他在川北任公职,后出任四川省长,南充军阀石青阳欲对其不利,曾派人乔装暗访其家,但“环堵萧然,一屋空空,家人庵居素食,无可窃物。”暗访者以实相告,石青阳唯有感慨“‘川北圣人’之誉,名不虚传也”。
张澜治家甚严,规定“结了婚的子女一律不得与他同住”,但在对待第三代时,却有不一样的温情。逢年过节,他会把张广华和一众小辈拉到跟前,要他们比赛唱歌。谁唱的声音大,谁就能得到一毛钱的奖励。张广华靠着大嗓门总能获得奖励,而颇有歌唱天赋的二哥张达华却因为嗓门小而总得不到爷爷的赏识。向记者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张广华还是难掩兴奋。而此时的张澜,却总是笑眯眯地欣赏着小辈承欢膝下的温馨。
这些往事和温馨都被记录进了一部名为《民主之澜》的电视剧中。作为“民主之澜”的后人,当被记者问及自己的人生是否受到张澜的影响时,张广华的回答毫不犹豫,“最大的影响便是穿得比别人差!”虽然是共和国副主席的孙子,但张广华的母亲从来没有给他们买过高价衬衫,直到上大学时,张广华还穿着有补丁的劳动布缝制的裤子。“我们上学时从来不说自己是张澜的孙子,”张广华说,他们兄弟姐妹填档案时,在“家庭出身”一栏上都填的是“职员”。
本报记者 杨甜子